明代皇帝(中国明朝时期的皇帝)
明朝君主主要列出明朝(含南明)统治君主及追尊未实际统治的君主。明朝第一个皇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简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明朝有16个皇帝。南明皇帝:朱由崧安宗简皇帝弘待考、朱聿键绍宗襄皇帝隆武(1645年--1646年)隆武陵、朱聿鐭文宗节皇帝绍武(1646年)绍武陵、朱由榔昭宗匡皇帝永历(1646年——1662年)永历陵。
中文名明朝君主
The Ming dynasty emperor
1328年-1661年
4代
明太祖朱元璋
明昭宗朱由检
明朝君主
庙号 | 名 | 陵号 |
明德祖 | 朱百六 | 明祖陵 |
明懿祖 | 朱四九 | 明祖陵 |
明熙祖 | 朱初一 | 明祖陵 |
明仁祖 | 朱世珍 | 明皇陵 |
明太祖 | 朱元璋 | 明孝陵 |
明兴宗 | 朱标 | 明东陵 |
明惠宗 | 朱允炆 | (失踪) |
明太宗 明成祖 | 朱棣 | 明长陵 |
明仁宗 | 朱高炽 | 明献陵 |
明宣宗 | 朱瞻基 | 明景陵 |
明英宗 | 朱祁镇 | 明裕陵 |
明代宗 | 朱祁钰 | 景泰陵 |
明英宗 | 朱祁镇 | 明裕陵 |
明宪宗 | 朱见深 | 明茂陵 |
明孝宗 | 朱祐樘 | 明泰陵 |
明武宗 | 朱厚照 | 明康陵 |
明睿宗 | 朱祐杬 | 明显陵 |
明世宗 | 朱厚熜 | 明永陵 |
明穆宗 | 朱载垕 | 明昭陵 |
明神宗 | 朱翊钧 | 明定陵 |
明光宗 | 朱常洛 | 明庆陵 |
明熹宗 | 朱由校 | 明德陵 |
明思宗 明毅宗 明威宗 | 朱由检 | 明思陵 |
- | 朱慈烺 | - |
注:
明太祖朱元璋1、朱标为明太祖长子,皇太子,先于父皇去世,谥号懿文太子,其子朱允炆追尊庙号、谥号、陵号(朱允炆所上陵号已经无从查考),明成祖撤销,复称懿文太子,南明弘光元年恢复皇帝庙号、谥号,改陵号为东陵。
2、朱允炆为朱标长子,明太祖长孙,以皇太孙身份登基,年号建文,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无庙号、谥号,同年,明成祖取消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五年”,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上庙号惠宗,谥号让皇帝,清高宗为朱标父子彻底平反,恢复皇帝尊号,改谥为恭闵惠皇帝。靖难之役中,驸马梅殷(宁国公主之夫)在军中为建文帝上庙号神宗,谥号孝愍皇帝,但并未真正使用。
3、原庙号为太宗,明世宗改庙号为成祖,原庙号不再使用。
4、夺门之变又被称为南宫复辟。明英宗在“土木之变”被俘,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史称景帝。1450年8月英宗被瓦剌释放回来后,景帝只迎拜于东安门,为了阻止英宗复位,把他安置于南宫,实际上软禁起来。1457年正月,景帝病危,于谦等力谏立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在1453年11月景帝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死),景帝被迫同意。但在准备立皇太子的前一天,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已发动“夺门之变”。他们撞开南宫大门,用御车把英宗抬到奉先殿,高坐成床之上。天亮,百官入朝,始知上座已不是景帝而是英宗,徐有贞带头大呼“上皇帝复位矣!”景帝在病榻闻讯,只得连声说个“好”字。景帝不仅被废去帝位,连郕王之封也废了,不久便死了。[1]
明成祖朱棣5、朱祐杬为明宪宗与邵宸妃之子,明孝宗之异母弟,封为兴王,谥号“献”,称“兴献王”。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服丧中的兴王世子朱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明世宗为给生父母上尊号而与朝臣进行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最终在嘉靖三年(1524年)得以追尊生父为“本生父兴献帝”、“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王陵升格改建为皇陵,陵号“显陵”,但神位不祔太庙,嘉靖十七年,再加庙号、谥号,改祔太庙。
6、清军入关后,睿亲王多尔衮为朱由检上庙号为怀宗,后撤庙号,改谥庄烈闵皇帝。崇祯十七年六月,南明福王朱由崧上庙谥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庙号为毅宗,唐王朱聿键上庙号为威宗。
7、朱慈烺为明思宗与周皇后之子,皇太子,1644年甲申国难时被李自成俘获,封为宋王,李自成败退时被送给吴三桂,吴三桂欲立其为帝,年号义兴,实际“在位”不足一个月,清军进入北京,吴三桂恳求多尔衮立其为明朝皇帝却遭拒绝,携其西逃,其后下落不明,一说为大顺军所杀,一说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逃往金陵,却被弘光帝硬说成假太子而被处死,但大多数史书认为该太子为假,史称“南都太子案”。
南明君主
庙号 | 名 | 陵号 |
明恭宗 | 朱常洵 | 明熙陵 |
明安宗 | 朱由崧 | 弘光陵 |
- | 朱常淓 | - |
- | 朱以海 | 鲁王墓 |
明哲宗 | 朱宇温 | 四帝陵 |
明纯宗 | 朱宙栐 | 四帝陵 |
明定宗 | 朱硕熿 | 四帝陵 |
明裕宗 | 朱器墭 | 四帝陵 |
明绍宗 | 朱聿键 | 隆武陵 |
明文宗 | 朱聿鐭 | 绍武君臣冢 |
- | 朱本铉 | - |
明敬宗 | 朱常清 | 淮王墓 |
明礼宗 | 朱常瀛 | 明兴陵 |
明昭宗 | 朱由榔 | 永历衣冠冢 |
注:
1、此人是否存在至今存疑,一般认为是以讹传讹之虚构人物,野史说此人为明朝的韩王,被李自成部将郝摇旗(郝永忠)拥立为帝,长期在中南、西南一带与清军周旋,直到1664年才被剿灭,是南明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政权,但这种说法破绽太多,不足为信。
2、绍武帝死后,郑成功并不知道永历帝已经即位,便在南澳拥立淮王朱常清为监国,次年,永历帝使者抵达台湾,宣读诏书,朱常清主动辞去监国之位,同年去世,被郑成功追尊为敬宗。
3、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帝流亡缅甸,被缅甸国王莽达收留,同年,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甸王弟莽白弑君篡位,发动“咒水之难”,将永历帝的侍从和官员全部杀害,并将永历帝及其家眷献给吴三桂。次年,永历帝、哀愍太子朱慈煊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今逼死坡)被吴三桂手下缢死,女眷则被押往京师,台湾的延平郡王郑经为其尊上庙号、谥号。永历年号在台湾一直被使用到1683年郑克塽降清为止。
参考资料1.夺门之变·历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