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抚仙湖水下古城(云南玉溪澄江抚仙湖下古建筑群)
澄江抚仙湖水下古城,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位于云南玉溪。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水鬼的潜水爱好者———耿卫,在抚仙湖潜水时的一个惊人发现,让抚仙湖显得更加疑云重重。他发现在湖底有大量的人工建筑遗迹,遗迹的规模之大令人称奇。难道这里真有传说中的水下古城?如果是的话,它又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又是怎么沉到湖底的呢?
中文名
澄江抚仙湖水下古城
云南玉溪
2000年11月
耿卫、贺杰
为古滇国兴衰之迷提供重要依据
发现经过
耿卫是一名专业潜水员,因为天生水性极好被人称做“水鬼”。在一次潜水的过程中,抚仙湖东北岸的一大片水域下面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
耿卫告诉记者:“我第一次潜下去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垒积的大石料,包括石板、石条,上面有非常厚的青苔。”出于潜水员特有的敏感,这个现象令耿卫非常奇怪,因为通过多年的潜水观察,抚仙湖底的地貌主要是以淤积的泥沙为主,怎么会在这个区域突然出现大量的散落石块呢?再接下来的发现更是让耿卫惊讶不已。
耿卫说:“那些建筑都是高台式的,堆积都是一些非常大的石块,非常规整,一米二乘一米二,这种方方正正的石头,随处可见。”
这些石头是浑然天成,还是人工所建呢?耿卫在进行仔细的观察后他发现,这些石头人工痕迹非常明显。
在随后的几次探测中耿卫认为,从这些静躺在水底建筑石料上附着的厚厚的青苔来看,这些水下建筑的年代非常的久远,那么这些水下建筑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到水里来的呢?耿卫不由得想到了一个关于抚仙湖的神秘传说。
在云南澄江县,据当地人讲,平日天气晴好、风平浪静的时候,站在附近的山上,偶尔可以看到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墙基显影,但是由于湖水太深,始终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古城的存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水下古城吗?为了进一步探明真相,耿卫先后38次潜入该水域进行探测并拍摄了大量的水下录像,随后把相关的资料写成专题报告,向云南省有关部门和相关的专家做了通报。
澄江抚仙湖水下古城水下考古
一时间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水下建筑是码头、水坝,有的认为是祭祀台、庙宇,还有的则认为是古城……这一切又为烟波浩渺的抚仙湖披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那么湖底的“水下遗迹”到底是什么?如果是传说中的古城,它又是历史上哪一座城市呢?
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中国水下考古队正式进驻抚仙湖,一场声势浩大的水下考古就此拉开了帷幕……
2005年12月云南澄江抚仙湖下,通过进一步的探测发现,古城中有8座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其中一座高20多米、相于十层楼高的类似金字塔的建筑最引人注目。
据发现者介绍,这群古建筑除了这座“金字塔”型的建筑之外,还有一个底座宽为63米、高21米类似古罗马“斗兽场”的巨大建筑。在这些建筑群中间,还有一条300米长、7米宽的石板路,上面镌刻着精美的图案,另外的建筑很可能是当时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抚仙湖地形图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葫芦,水下遗址主要在湖的东北部区域,考古队重点要探测的位置也就是在这里。这次考古除了有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潜到湖底进行勘测之外,还动用了一个专门从事水下探测任务的潜水器“蓝鲸”号,对水位较深的区域进行探测。“蓝鲸”号潜水器里面可以乘载4个人,上面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最先进的声呐扫描仪,曾经多次执行深海目标的探测与定位的任务。那么这次考古能否解开抚仙湖下的重重谜团呢?
潜水器进入遗址所在的水域,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散落在湖底的形状规整的石块。随着潜水器的推进,专家们在声呐显示器上发现了一堵南北走向的石墙。与此同时,考古队的潜水员在遗址的浅水域发现了一条石板铺就的类似于街道的建筑物。潜水员在通过一段开阔的平地以后,一座气势雄伟的带有台阶的高台式建筑映入眼帘,踏着布满青苔的石板拾阶而上,这座建筑曾经散发出的那种庄严、神圣感依然历历在目。
澄江抚仙湖水下古城媒体报道
2000年11月13日,云南的权威报纸《春城晚报》发表了《抚仙湖里有古城?》,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二级潜水教练耿卫和职业摄影测量员贺杰的发现,使这个小城一时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世界从此知道了中国有个澄江、澄江有个抚仙湖、抚仙湖水下有一座古城,形成一股“水下古城”热!
谜一:水下“活人”
据乘坐潜水艇沉人湖底和潜入水下的潜水员透露,抚仙湖水下尸体数不胜数,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人体库,这些水下尸体都是斜站着的,男尸前倾,女尸后仰,还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游动,好像活人一般。
谜二:湖中大鱼
抚仙湖中的大鱼有多大……奶奶讲:有一次从省城回来,乘船过澄江海(抚仙湖),到了尖山时,海里大风大浪,船像树叶一样颠簸,不远处看到一个像船一样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大鱼的背脊……
谜三:桑田沧海
康熙《江川县志》载:“饮虹桥,在抚仙湖中。旧有大小两孤山,好事者冶铁为桥,跨两山之间,如虹饮然,故名,一夕风雨交作,桥与小孤山失所在,大孤山存。”
“明洪武十年,江川地震,明星湾子沟有独家村,因地震陷落入湖。”
“清乾隆十七年江川地震,秦家山抚仙湖边田荡入湖中者甚多,而最多者23户。”
民国《江川县志》载:“抚仙湖滨有村曰冯家湾,其村关圣宫门首原有石埂一路,所以防波浪之淘田禾。民国十三年(1924年)四月十二日午时,石埂间忽响,声大震,冲出黄烟一堵,向湖之东南而去。农人群往视之,石埂连田陷于湖内,旁边陷成大坑。”
谜四:航空禁飞区
抗日战争时期,一架国民党飞机,已经准备在呈贡机场降落,却突然偏离航向,神使鬼差地撞到抚仙湖畔的老虎山上,机毁人亡。
20世纪80年代,我军一架军用飞机飞临抚仙湖上空,突然仪表失灵,飞机失控,坠入湖中。
1992年11月9日抚仙湖发生特大风暴,千名渔民困于湖中……请求空军援助……飞机飞抵抚仙湖……围着抚仙湖飞了一圈,而且飞得很高,人们有些费解,这究竟为什么?原来,空指首长介绍说抚仙湖列为“航空禁飞区”……为什么列为禁飞区,它是否又是一个百慕大三角或大西洋中魔鬼地带一样的神秘地域?
谜五:夜见光环
1991年10月24日,旧历九月十七,正好是“霜降”日,夜间月明星稀,风平浪静,张玉祥等人驾船到湖中捕鱼,发现从湖中冒出一个发光的圆盘,像个光环,十分醒目耀眼……
谜六:水底建筑
盛传,抚仙湖古时候是一个很大的坝子,坝子里有一个繁华的城池,一场像水漫金山一样的大水淹没了这个坝子,那个热闹非凡的城池也在这场灾难中沉入水底。人们在湖上行船,风平浪静的时候还能看见城墙……
谜七:孤山鲛宫
民间传说,孤山下面是龙宫,孤山由十棵金柱子顶着。孤山下面有许多的洞,抚仙湖的鱼进去游玩,谁知身大洞口小,进去就出不来,就永远呆在里面。湖中的鱼经常到这里来朝见。
谜八:怪石界鱼
抚仙湖和星云湖中间的隔河上,有一块“界鱼石”,抚仙湖的抗浪鱼和星云湖的大头鱼,游到此处各自回头,形成了有名的“两湖相交,鱼不往来”的奇观。
这八大千古之谜,有一些是湖边人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说,本身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在人们口传耳听的过程中容易被加工和篡改,真实性值得怀疑。但有一些传说,突然之间就会变为现实。比如说抚仙湖里有一座城,风平浪静的时候还能看见城墙。现在果然在抚仙湖水下发现了一座古城,说明这些传说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保护价值
据初步考证,这是一座2000年前的古城,很可能是历史上记载的古滇国的国都。根据抚仙湖周围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研究表明,当时的古滇国青铜文化已经比较发达,这次通过对水下古城的考古研究,对揭开古滇国兴衰之迷将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资料1.人间仙境抚仙湖·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