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汉语汉字)

汉语汉字

吠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fèi,动词。常被解释为狗的叫声,出自《说文》中“吠,犬鸣也”;会意。从犬,从口。

中文名

名称

拼音

fèi

繁体

笔画

7

部首

释义

吠〈动〉 (会意。从犬,从口。本义:狗叫) 同本义 吠,犬鸣也。――《说文》 邑犬君吠兮所怪也。――《楚辞·九章》:

客家话

poi4

粤 语

fäi6

五笔86&98

KDY

仓颉

RIK

郑码

JGS

笔顺编号

2511344

四角号码

63084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 5420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扶废切《集韵》《韵会》房废切,?音茷。《说文》犬吠鸣也。《广韵》犬声。《诗·召南》无使尨也吠。《战国策》跖之狗吠尧。《楚辞·九章》邑犬羣吠兮,吠所怪也。

 狗叫称为「吠」。  【组词】:「蜀犬吠日」、「狂吠」。《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汉.王符《潜夫论.贤难》:「一犬吠形,百犬吠声。」[3]

又吠狗,地名。《齐语》以燕为主,反其侵地柴夫、吠狗。《注》燕之二邑。 《集韵》或作犻?。

参考资料

1.吠·900查询-新华字典

2.吠·汉典

3.吠·辞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