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SOHO(北京内城的大型地块)

银河SOHO北京内城的大型地块

SOHO中国旗下的银河SOHO位于北京内城罕有的大型地块。这是一个占地5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集商业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项目。银河SOHO使用了多项绿色建筑的先进技术,比如高性能的幕墙系统、日光采集、百分之百的地下停车、污水循环利用、高效率的采暖与空调系统、无氟氯化碳的制冷方式以及优质的建筑自动化体系。

中文名

银河SOHO

地址

东二环朝阳门桥西南角

总建筑面积

33万多平方米

商业区域

86,000平方米

写字楼面积

166,000平方米

开工时间

2009年年底

‍区位概况‍

银河SOHO位于东二环,西倚紫禁城,东邻CBD,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多条地铁公交线路相交,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而全楼又以D栋18层为最优,是不可多得的明星房源。3500平米独立房源,独享整层超大空间,私密性一流。室内带软装,目前空置,前期投入少,方便最快速度入驻使用。位于顶层,周边无遮挡,视野开阔,采光好。户外360°观景平台,往东可鸟瞰东二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正南面是古朴的智化寺,往西远眺景山公园、北海白塔,闹中取静,兼具办公休闲多功能。

建筑结构

这座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设计的一个主题是借鉴中国院落的思想,创造一个内在世界。而同时,这又是一个完全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不再是刚硬的矩形街区及街区之间的空间,而是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溶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运动。在建筑设计策略上,此项目通过单体的整合营造出一个壮观的整体。

每栋建筑个体均有它的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平台的相互错综位移,不同层面对彼此视角的介入,产生环绕着的、引人入胜的环境。建筑在从下至上的不同层面各个方向展开,所以它是一个360度的建筑世界,没有角落也没有不平滑的过度,源自自然的启迪,建筑的外观展示了连续流动的深空间。

数百米长的景观构成深远的、全角度的视野。访客可以仰望,也可以向前远眺,透过百米长的空间找到下一目标和方向。这里的关键策略是空间的流动性和导向性。当走近建筑的时候,访客会观察到光影的游戏,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转换。这个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将遵循美国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标准(LEED C&S standard),节能环保。

商业概况

每个建筑内部的中庭是交通的垂直轴线,为访客提供一个容易辨识的定位点,同时商业的主流线也围绕展开,既可由此前往下沉式商业部分,又可进入围绕着中庭的商业空间。这些优雅的室内空间,仍然基于连续流动的曲线逻辑,从视觉上联系了办公空间和商业娱乐空间,并籍由自然光线的引入沟通了室内外。银河SOHO作为一座地标性建筑,为所有在此工作和消费的市民带来了绚烂生活。

当我们最初构思这个项目时,北京宏大的城市规模成为我们面临的有趣难题,因为北京城的幅员广阔有时与身置其中的个人不是那么合拍。为了让这个建筑群富有吸引力,我们把它拆散成为四个塔状形体;但在二环路上观察它,依然能体验到“盛大恢弘”的气势。我们希望这四个塔状形体能够富有动感地相互连接,这个设想通过众多的联桥和诱人联想的外形得到了实现。我们希望人们最终能得到一种沉浸于360度建筑世界中的兴奋感受。

开发商感言

北京银河soho(Galay SOHO)恢宏壮观。由世界四大设计师之一扎哈眙蒂德设计,这是一个占地5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集商业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项目。大厦使用了多项绿色建筑的先进技术,比如高性能的幕墙系统、日光采集、百分之百的地下停车、污水循环利用、高效率的采援与空调系统、无氟氯化碳的制冷方式以及优质的建筑自动化体系。[1]

关于SOHO中国

SOHO中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领袖,国内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企业之一,主要在北京、上海城市中心最繁华地段开发高档商业地产。SOHO中国的品牌代表着前卫和有活力的建筑设计,同时它也是物业投资者值得信赖的投资品牌。公司与国际知名建筑师合作,结合本土客户的需求,把他们创新的设计理念转化成引领潮流的物业。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这是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IPO。2006年至2009年,SOHO中国连续四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最受赞赏的公司”。

参考资料

1.简介·银河soho

关键词:银河S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