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顺(现代企业集团)
恒顺,源自佛家《华严经》:恒顺众生;意为:永远顺随众生之善性所需。1840年,丹徒人朱兆怀秉承“恒顺众生”经营理念创立“朱恒顺糟坊”,由此开启“百年恒顺”发展征程。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恒顺集团从原先的传统作坊式酱醋生产企业,成长为一家跨行业、跨地区的涉足房地产、生物保健、光电子、商贸流通等领域的现代企业集团。
公司名称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
信用代码
913211007168689485
镇江市丹徒新城恒顺大道58号
恒顺
金山牌(金梅牌)镇江恒顺酱菜
1987年获中国国家银奖(行业内最高奖项)
1988年获第13届巴黎食品博览会金奖
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2年获中国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7年蝉联国家银奖
1999年被认定为绿色食品
1998年被认定为中国人民大会堂宴会用品
1992年至今连续多年被认定为江苏名牌产品
金山牌(金梅牌)镇江恒顺酱油
1925年获江苏省物产展览会三等奖
1930年获西湖博览会金奖
1998年至今连续多年被认定为江苏名牌产品
恒顺保健食品
2001年,恒顺胶囊被中国国家卫生部认定为保健食品
2001年,恒顺胶囊被认定为第二届中国国际保健节“十佳保健品”
2003年,恒顺胶囊被中食协会认定为中国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新产品
2004年,恒顺牌清棠胶囊被中国卫生部认定为保健食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中国国务院公布2006年公布的消息,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江苏省食品制造业中唯一入选的传统手工技艺。
据悉,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518项,涵盖了民俗、传统医药、手工技艺、美术、杂技与竞技、曲艺、戏剧、舞蹈、民间文学、音乐10个门类,其中,传统手工技艺类89项,江苏省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37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与故宫、长城等有形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主线的活遗产,更注重的是技能、技术、知识的传承,蕴含着民族民间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人所在的时空、周边环境和社会活动中,因而其消失和破坏更容易被忽略。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恒顺香醋生产所用固态分层发酵生产技艺在中国酿醋业独树一帜。这套制醋技艺分制酒、制醅、淋醋3大过程,大小40多道工序,从糯米原料到食醋成品前后历经60多天时间。固态分层发酵法酿醋技艺使镇江香醋独具“色、香、酸、醇、浓”五大特色,是我国古老酿醋技艺中的精华。
经过恒顺人上百年来的传承和弘扬,恒顺香醋生产技艺不仅创造出了享誉中外的恒顺香醋,丰富了地方饮食文化,也为人类制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保护这一生产技艺,恒顺在壮大食醋生产规模、推进食醋生产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采用传统的制醋方法,还专门辟出手工制醋的场地,保留手工做醋的原始风貌,通过建设醋文化陈列室展示镇江制醋技艺,通过编写食醋制作专业教材以及老技师制醋技艺传帮带培训,对食醋生产技术人才进行培养,使这一传统生产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据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恒顺除进一步发展好现有的固态分层发酵制醋技艺外,还将进一步扩建恒顺醋文化博物馆,并通过出版发行相关的书藉、影视作品等方法,进一步扩大对恒顺香醋传统酿制技艺的传播。
参考资料1.公司介绍·恒顺集团
2.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绿盾征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