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动物中药材)

秃鹫动物中药材

秃鹫,中药名。为鹰科秃鹫属动物秃鹫AegypiusmonachusL的肉。动物秃鹫,常见于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辽宁、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西藏、台湾。具有滋肺补肾,金水滋生之功效。主治肺肾两虚,阴虚盗汗,腰腿酸软。

药品名

秃鹫

别名

狗头鹫,座山雕

性味归经

味微咸,性温。入肺、肾经

药材分类

动物

药材基源

为鹰科动物秃鹫的肉或骨骼

化学成分

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类(lipid)等。

临床应用

1、治消化不良,胃溃疡,秃鹫肉阴干,研细,一次5~9g,一日2~3次,冲服。(《中国民族药志》)[1]

2、治甲状腺肿大,胃溃疡,胃痛,消化不良,3~9g。开水吞服。(《中国民族药志》)

加工炮制

捕获后,剖腹去内脏和羽毛,肉入药。

相关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滋补养阴的功效,主治肺结核。”

原形态

秃鹫,大型猛禽。通体大都乌褐色。头被以乌褐色绒羽;颈裸部分呈铅蓝色,皱领淡褐近白。背、肩、腰、尾上覆羽均暗褐;翼上覆羽以及次级和三级飞羽也均暗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尾羽暗褐色,羽轴黑褐色;胸前密被以毛状绒羽,两侧各有一明显的一束蓬松的矛状羽。胸腹各羽微具较淡色纵纹;肛周和尾下覆羽褐白色;覆腿羽黑褐色。嘴黑褐,蜡膜铅蓝色,脚和趾珠灰色,爪黑色。

参考资料

1.秃鹫·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关键词:秃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