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黄花(汉语成语)

明日黄花汉语成语

明日黄花,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g rì huáng huā,意思是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出自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拼音

míng rì huáng huā

近义词

时过境迁

反义词

当时得令

名称

明日黄花

用法

褒义,谓语

结构

联合式

成语解释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1]

典故出处

①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2]

②《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应用示例

①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过时之物,曰~。”

②郭沫若《<沸羹集>序》:“这里有些是应景的文章,不免早已有~之感。”

③冰心《寄小读者》二七:“再经过四次月圆,我又可在母亲怀里,便是小朋友也不必耐心的读我一月前,~的手书了!”

含义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迟暮不遇。

详解辨析

本来汉语中只有“明日黄花”这个成语,但不知从何日起又冒出一个“昨日黄花”来了。于是,这两个成语竟有了“竞争”之势,甚至有人提出依“从众”原则,立“昨日黄花”,废“明日黄花”之建议。这就不免引起一番讨论。 “明日黄花”这个成语来自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笔下。苏东坡在《九日次韵王巩》一诗中有云:“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此诗写于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中国古代习俗,重阳节是赏菊的日子。据说,过了重阳菊花即将凋谢,成了过时的东西了。因此,用“明日黄花”来比喻过时的事物。有些写作者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来源,以为“昨日”才是过去时,“昨日黄花”必然是比喻过了时的事物。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明日”“昨日”划定的标准—— “今日”何所指。如上所述,“今日”是指九月九日重阳节,赏花的正经日子。过了今日才是明日,花当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不鲜艳了(这里“明日”宜作宽泛的理解,不一定就是第二天)。既是如此,说成“昨日黄花”就缺乏理据了。细想,“昨日”菊花也许尚未盛开,也许尚在作蕾,怎么会成为“过了时的东西”呢? 由此可见,用“昨日黄花”来比喻过时之事物,不但不合此成语的原意,也有悖于逻辑,实在不可取。

参考资料

1.明日黄花的意思·汉语词典

2.明日黄花的解释 明日黄花的出处及用法·词典网

关键词:明日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