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内战(2011年初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冲突)

叙利亚内战2011年初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冲突

叙利亚内战,指从2011年年初持续至今的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组织、伊斯兰国之间的冲突。叙利亚的反政府示威活动于2011年1月26日开始并于3月15日升级,随后反政府示威活动演变成了武装冲突。

所谓的“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叙利亚反对派要求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下台,巴沙尔·阿萨德同意通过和谈解决叙利亚国内的矛盾,但遭到叙利亚反对派的拒绝。叙利亚反对派发动对叙利亚武装部队及亲政府的民兵组织的恐怖袭击,特别是在德拉、霍姆斯、伊德利卜和哈马等抗议的中心地区。

叙利亚国内冲突一直持续。联合国称叙利亚政府军及叙利亚反对派均犯下了包括谋杀、法外处决、酷刑等侵犯人权等行为在内的战争罪行。

名称

叙利亚内战

地点

叙利亚

参战方

叙利亚政府军、叙利亚反对派、圣战者

结果

未分胜负

参战方兵力

叙利亚军队:30万

伤亡情况

叙利亚军队:56,609–91,609政府军士兵死亡

主要指挥官

巴沙尔·阿萨德、马希尔·阿萨德、穆瓦兹·哈提卜、哈桑·苏海尔

发生时间

2011年3月15日---至今

外文名称

Syrian Civil War

自由军

也称作“叙利亚自由军”,2011年7月29日通过一个发布在YouTube上的视频宣告成立,由脱离政府军的变节官兵组成。原叙利亚空军上校利雅得·阿萨德担任自由军总指挥官,最初只有1000多名成员,截止2012年3月已有70000名成员,是目前主要的反对派军事武装。在创建声明中al-Asad表示:他们将与抗议者站在一起,以致力于同那些攻击平民的政府军作战,并最终推翻现政府。

解放军

叙利亚解放军是2012年2月在伊德利卜省成立的反抗叙当局的武装组织。其成员主要由曾参与过示威抗议活动的携带武器的平民组成。该组织宣称其拥有三万多名成员。

影响

反对向叙政府施压的国家

作为叙利亚政府的盟友,伊朗官方起初把示威运动称为“外国势力制造的阴谋”,后来总统内贾德于2011年10月23日表态强烈批评叙政府针对本国民众的“杀戮和屠杀”,有报道显示,伊朗政府提供军事和情报援助暗中协助叙利亚政府以加强对反对派的镇压。

俄罗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外国干预叙利亚内部事务,俄中两国还分别于2011年10月4日、2012年2月4日和2012年7月19日的安理会上三次否决了向叙政府施压的决议草案。

支持反对派的国家与组织

阿拉伯联盟、欧盟、伊斯兰会议组织、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以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都谴责叙政府的暴力行径并敦促叙当局进行符合民意的改革。

欧盟于2011年5月份开始对叙采取经济制裁。2011年8月18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以及欧盟等西方多国领导人发表声明一致要求巴沙尔下台。阿盟自2011年11月16日开始中止了叙利亚的代表资格;11月27日,阿盟开始经济制裁叙利亚政府。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调查委员会根据所收集的证据得出的报告称:叙安全部队在全国各地持续严重有系统地镇压和平示威者的行为已构成危害人类罪。2011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以133个国家投票赞成,中国、俄罗斯、朝鲜和古巴等11个国家投票反对,43个国家弃权的结果通过了谴责叙利亚政府持续使用武力镇压示威民众的决议。2012年7月23日,阿盟宣布断绝与叙利亚当局的一切外交联系,并呼吁叙境内外反对派、自由军及各有影响力政治派别立即组建过渡政府。

2012年2月12日,基地组织(已故最为知名的领导人为奥萨玛·宾·拉登),首领艾曼·扎瓦希里(基地组织信仰基于沙特王室崇奉的逊尼派瓦哈比教派推行的原教旨主义)发布录象视频表示:他谴责阿萨德政府迫害人民,他声援叙反对派,支持他们推翻阿萨德政权,并且所有的穆斯林都应该支持叙反对派,他呼吁叙利亚人要靠自己而不是借助西方或阿拉伯国家政府的力量来实现他们的目标。约旦的穆斯林兄弟会呼吁所有穆斯林支持反抗阿萨德政权的圣战。2月24日,哈马斯领导人表示他们不再继续支持叙利亚政府,他们支持武装反抗叙当局。

圣战分子

叙利亚已有约7000名世界各地圣战者加入胜利阵线和其他反对派,另有6000多人被打死。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也参加过利比亚、突尼斯和埃及等国的战事,这支“外来军团”中,来自也门、索马里、伊拉克、约旦、土耳其、俄罗斯、阿富汗的穆斯林成为主要力量。在赴叙利亚参战的发达国家公民中,澳大利亚人数量最多。

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在多次举行的“叙利亚之友”国际会议上被部分欧美国家与部分阿拉伯国家承认为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

叙当局得到了伊朗、俄罗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援助。而反对派则获得了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卡塔尔、科威特等大多穆斯林国家,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支持。

2015年3月15日,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务卿克里就叙利亚危机表态称,美国愿意与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进行谈判,并称军事手段无法解决当前危机。

联合国:2011年3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描述自己对叙利亚当局对示威者采取的致命武力攻击行为是难以接受的。

欧盟:2011年3月22日,欧盟对外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艾希顿表态说,欧盟强烈谴责叙利亚发生的针对和平示威者使用武器进行的暴力镇压行动。

阿拉伯联盟:2011年8月7日,阿盟秘书长纳比勒·阿拉比呼吁叙利亚结束暴力。2013年3月6日,在开罗举行的阿盟外长会议上,全国联盟获准代表叙利亚人民拥有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

伊斯兰会议组织:2011年8月13日,拥有57个成员国的伊斯兰会议组织要求叙利亚政府立即停止镇压抗议者。

海合会:2011年8月6日,该组织发表声明表示“过度使用暴力和武力的行为导致了大量的死亡和伤者”,“对于持续的死伤事件感到悲伤”。该组织支持叙利亚在“安全,稳定,团结”方面的重要性。12月20日,海合会敦促叙政府“立即停止血腥杀戮终止流血事件,释放所有被捕者,以此来作为贯彻阿盟协议的第一步”。012年3月15日,该组织宣布关闭所有成员国设于大马士革的大使馆。

国外政府

美国:2011年3月18日,总统奥巴马谴责使用暴力,他强调美国支持民众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权利,他认为包括叙利亚在内的各国政府,应该倾听本国人民合法的诉求和心声。

英国:2011年3月24日,英国外长夏伟林说:“我们呼吁叙利亚政府尊重自己人民和平示威的权利,并采取切实的行动以解决民众的不满”。

德国:2011年3月24日,德国外长基多·威斯特威勒说:“暴力必须立即停止,叙利亚政府须确保民众享有的基本人权和民权,就如法律里明文规定的一样”。8月8日,联邦政府委员会外交委员会发生声明:为向叙当局施加压力,全球应该抵制叙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以实现叙停止暴力镇压抗议者。同日,联邦政府发言人宣布,如果阿萨德继续拒绝对话和使用武力,叙当局将失去执政的合法性。

法国:2011年法国外交部谴责针对示威者的暴力措施,并呼吁释放政治犯。3月23日外长Bernard Valero呼吁叙利亚应立即进行政治改革。2012年8月27日,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呼吁全国委员会等反对派组织立即组建叙过渡政府,法国将在过渡政府成立后立即给予承认。

俄罗斯:2011年4月6日,总统梅德韦杰夫与阿萨德通了电话,他表示支持阿萨德所做的要进行改革的决定。

土耳其:2011年3月21日,外长艾哈迈德·达武特奥卢说:“叙利亚是一个重要的邻国,我们希望政府与国民之间的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

沙特阿拉伯:2011年8月8日凌晨,沙特国王阿普杜拉谴责叙政府的暴力镇压,成为第一个公开谴责叙利亚政府的阿拉伯国家的元首。他还呼吁阿萨德立即进行大的改革以避免叙“陷入混乱的深渊”,并召回了沙特驻叙大使

埃及:2011年8月9日,埃及过渡政府打破先前的沉默状态,埃及外长Mohamed Kamel Amr批评叙政府一边承诺改革一边持续使用武力镇压的做法,称如此的改革是“没有用的”。

西班牙:2011年8月8日,西班牙外长Trinidad Jiménez表示,他个人“严重关切”以及西班牙政府谴责叙政府施加在自己人民身上的暴力。

芬兰:2011年7月18日,芬兰外长Erkki Tuomioja说,如果想获得统治权,阿萨德总统“应该至少获得民主选举赋予的权力,而这正是他目前缺乏的”。

墨西哥:2011年墨西哥外交部表态谴责暴力事件,呼吁叙当局应克制使用武力并应当多多与自己的国民展开对话。

南非:2011年南非驻联合国安理会代表表态谴责叙发生的暴力事件,但反对国际力量干预叙局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叙利亚有关各方停止一切暴力,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推动局势尽快走向缓和。中方考虑近期派员访问地区有关国家,继续为推动叙问题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2011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表示尊重人权及追求民主普世价值的立场,支持联合国相关决议,呼吁叙利亚政府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内政治纷争,同时反对暴力、侵害人权及动用武力镇压和平示威行动。

韩国:2013年9月1日,韩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韩国政府强烈谴责叙利亚政权恶劣的犯罪行为,叙利亚动用化学武器的涉案人员应付出相应的代价。。

马尔代夫:马尔代夫外交部长艾哈迈德在2011年8月9日说,“无辜的穆斯林男子、妇女和儿童被叙利亚国家安全部队滥杀,尤其是在斋月,对马尔代夫而言完全不可接受。”总统纳西姆也明确表示支持最近阿拉伯联盟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对叙利亚谴责。

墨西哥:墨西哥政府通过外交秘书处发表声明谴责暴力事件,呼吁叙利亚当局禁止使用武力和促进政治对话。

博茨瓦纳:2011年5月11日,博茨瓦纳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叙利亚正发生可怕和暴力的事。总统卡马在向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中表示联合国应立即采取行动制止叙利亚政府的镇压。

巴西:2012年7月26日,巴西驻联合国大使维奥蒂·玛丽亚·路易莎表示政府“关注”在叙利亚的暴力。大使指出,巴西担心冲突升级和化学武器被使用的可能性。维奥蒂还说,叙利亚应该通过政府官员和那些反对派之间的对话追求政府和平转型。最后维奥蒂说,巴西反对针对叙利亚进行任何军事干预。

日本:日本外务大臣松本刚明于2011年4月24日发表声明谴责叙利亚政府使用武力,声明说叙利亚死亡人数在不断增加。政府需要改革紧急状态法和停止暴力。

印度: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哈迪普里在8月3日发表总统声明同意由联合国安理会谴责叙利亚政府使用武力和“广泛侵犯人权的行为”。此外,印度弃权不投票反对叙利亚政府的暴力行为。

印尼:针对8月1日在叙利亚的暴力事件,印度尼西亚外交部发言人说,“使用武力不会解决问题。我们希望有关各方在解决叙利亚问题上能为叙利亚人民通过和平手段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希腊:2011年3月24日,外交部长德鲁察斯说:“绝对谴责暴力镇压公民抗议的行为。我们呼吁叙利亚政府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

非政府性国际组织

大赦国际:谴责针对和平示威者的暴力镇压,并呼吁释放政治犯。

人权观察:表态说采取致命射击的方法以打死那些敢于说出心声的国民证明叙利亚政府并没感到不安。也说叙利亚人在敢于反抗该地区最专制的政权的行为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但是没必要一定要牺牲自己的生命。

内战停火

当地时间2016年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核可美国和俄罗斯此前达成的协议,要求叙利亚冲突各方于当地时间27日开始停火。多方观察人士证实,叙全国大部分地区零时后恢复平静,尚未发现冲突双方严重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如果这一协议得到有效执行,这将是国际社会5年来首次推动叙利亚冲突各方实现有效停火。27日零时过后战火平息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斯塔凡·德米斯图拉27日说,大马士革时间27日零时过后,叙利亚大部分地区的战火已经“平息”。

2016年9月10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日内瓦就叙利亚冲突各方实施新的停火协议达成一致,为推动叙问题尽快回到政治解决轨道带来希望。

战争过程

2011年3月:学生涂鸦反政府内容被逮捕引发骚乱;

2011年4月:民众大规模游行要求扩大民主;

2011年5月:叙利亚军队进入抗议城市坦克镇压;

2012年2月:叙利亚颁新宪法,2014年巴沙尔将结束任期;

2012年5月:包括49名儿童在内108人遭屠杀,多国驱逐叙利亚外交官;

2012年7月:叙利亚政府正副防长被炸死;

2012年8月:叙利亚前总理叛逃加入反对派。

2013年2月:以色列空袭叙利亚;

2013年3月: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分子扣押20多名联合国维和人员;

2013年3月:叙利亚战场出现毒气攻击;

2013年4月:英美指叙利亚政府使用化武叙利亚部长批英美指责系“无耻谎言”;

2013年8月:英国媒体报道叙利亚政府军使用神经毒气杀死1300人;

2013年9月:联合国派出专家赴叙利亚调查毒气事件;

2013年9月:美参议院外交委授权军事打击叙利亚;

2013年9月:叙利亚政府同意交出化武;

2013年9月:奥巴马同意叙化武换和平;

2014年5月:叙利亚政府军收复霍姆斯。

2015年1月23日:叙利亚大马士革郊区,当地协调委员会称叙利亚政府军在民众参加完周五祈祷后空袭当地,造成至少35名平民死亡。

2015年9月30日,俄上院批准普京对叙利亚空袭打击IS武装,之后俄罗斯马上展开空袭了。

2015年10月7日,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空军掩护下对哈马省首府哈马市和伊德利卜省南部展开反击。

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参加叙利亚空袭的苏—24战机在土叙边境被土耳其击落。土耳其总统称飞机侵犯了土耳其领空,俄国防部则表示战斗机并没有侵犯土耳其领空。

2016年3月,叙利亚政府军收复被极端武装伊斯兰国占领的巴尔米拉古城。

2016年12月14日,叙利亚政府军宣布在盟军帮助下收复被叙利亚叛军占领的叙利亚第一大城市阿勒颇。

2017年1月14日,极端组织向叙利亚东部政府控制的代尔祖尔市发动了近一年来最大规模的袭击。

2017年3月2日,叙利亚政府军重新收复去年12月11日沦陷极端组织之手的巴尔米拉古城。

2017年4月5日,叙利亚西北部反对派控制的城镇疑似毒气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00人死亡,约400人受伤。

2017年10月16日,以色列空军与叙利亚防空部队交火,以方摧毁叙利亚一个防空炮兵连,以回应以色列飞机遭到炮击。[1]

2017年11月8日,叙利亚政府军、黎巴嫩真主党及其盟友武装当天攻下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最后一座主要据点——阿布卡迈勒。

2017年12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撤走俄罗斯驻叙利亚部队。

2017年12月12日,“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用汽车炸弹、自杀式袭击者及自动炸弹装置在叙利亚东部省份Dair as-Saur攻击了叙利亚政府军,叙军因此从此地撤军。

2018年2月22日,叙利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在东古塔地区的冲突已造成至少346人身亡,878人受伤。

参考资料

1.以色列空军激战叙利亚部队 摧毁叙防空炮兵连·中国青年网

关键词:叙利亚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