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中药药丸)
左金丸的功用是清泻肝火,降逆止呕。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音,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属肝火犯胃者;本方治证为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以及肝火犯胃所致。方中重用黄连苦寒泻火为君,佐以辛热之吴茱萸,既能降逆止呕,制酸止痛,又能制约黄连之过于寒凉;二味配合,一清一温,苦降辛开,以收相反相成之效。
药品名左金丸
国药准字Z33020618
30个月
18g
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黄褐色的水丸;气特异,味苦、辛
注意事项
1. 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 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
3. 脾胃虚寒者不适用。
4.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 胃痛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7. 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2]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非腺毛1~9细胞,有的充满红棕色物;腺毛头部多细胞,椭圆形,含棕黄色至棕红色物,柄2~5细胞。
2、取本品1g,研碎,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吴茱萸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6:3:1.5:1.5:0.5) 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通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盐酸-甲醇(1:100) 适量,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
将提取液(必要时浓缩)移至50ml量瓶中,加盐酸-甲醇(1:100) 稀释至刻度,摇匀。
照柱色谱法(附录Ⅵ C)试验,精密量取5ml,置已处理好的中性氧化铝柱(内径约0.9cm,中性氧化铝5g,湿法装柱,并先用乙醇约30ml预洗)上,用乙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50ml量瓶中,加硫酸液(0.05mol/L) 稀释至刻度,摇匀。 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在345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20H18ClNO4 的吸收系数(E1cm 1%)为728 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计,不得少于6.0%。
吴茱萸次碱的测定方法
方法名称: 左金丸—吴茱萸次碱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金丸中吴茱萸次碱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中成药制剂左金丸。
方法原理: 供试品于锥形瓶中,加乙醇溶解,超声提取。提取液过滤后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345nm处检测吴茱萸次碱的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
参考资料1.左金丸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健客网
2.左金丸清泻肝火 降逆止呕·中药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