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虚传(汉语成语)

名不虚传汉语成语

名不虚传(míng bù xū chuán),虚:不真实。名:名声。意思是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真实。出自于《史记·游侠列传》:“然其私意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言,士不虚附。”

中文名

名不虚传

外文名

deserve the reputations one enjoys

拼音

míng bù xū chuán

近义词

名符其实、名副其实

反义词

名存实亡、名不副实

出处

《史记·游侠列传》

释义

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真实

注音

ㄇㄧㄥˊ ㄅㄨˋ ㄒㄩ ㄔㄨㄢˊ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1]

例句

1、晋·陈寿《三国志·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2、宋 华岳《白面渡》诗:“双舡 白面 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 3、元 任昱《折桂令·咏西域吉诚甫》曲:“名不虚传, 三峡 飞泉,万籁号天。” 4、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莱驹见其神勇,不觉赞叹一声道:‘好孟明,名不虚传!’” 5、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足证众言天王才学透天人,博而约,正而严,名不虚传也。” 6、郁达夫《南游日记》:“立在瀑布下流的溪旁,向上一看,果然是名不虚传的一个奇景。”

词目

辨析

“名不虚传”和“名副其实”。两者都指名实相符。名不虚传用于证实听来的名声不是假的。名副其实指名称或名声同实际一致。

歇后语

华佗行医;王麻子的剪刀。

参考资料

1.名不虚传·成语大全

关键词: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