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冬生(中共将领)

卢冬生中共将领

卢冬生(1908年4月16日-1945年11月16日),湖南湘潭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

历任红四军司令部手枪连连长、手枪大队队长、红二军团警卫营营长、红三军第七师二十团团长、湘鄂西独立师政委、红二军团第四师师长、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东北人民自治军松江军区司令员。历经北伐战争、反围剿战争、长征、苏联留学。

1945年12月14日因在哈尔滨制止苏联红军抢劫而被苏军士兵杀害。

中文名

卢冬生

籍贯

湖南湘潭

性别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908年

去世年月

1945年11月

职业

抗日英雄

毕业院校

苏联伏龙芝陆军大

政党

中国共产党

革命军中喜相逢

卢冬生是陈赓儿时的小伙伴,比陈赓小五岁,出生在一户佃农家里,刚满七岁时,就来到陈赓家里当牧童。陈赓没有把冬生看作是仆人,而是待冬生亲如兄弟。1916年,陈赓离家投军,第二年,冬生就离开了陈家,到湘谭一家工厂当徒工,在那里经历了8年牛马不如的困苦生活,使他明白改变这受苦的命运,只有像陈赓大哥那样,去参加革命。

1925年农历正月,卢冬生效法陈赓的行动,悄悄跑到衡阳,投入唐生智的湘军第四师当兵。这个部队在第二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卢冬生随部队作战到达武汉时,竟意外地碰到了被派到唐生智军特务营当营长的陈赓,成为同一条战壕里生死与共的战友。

患难与共见真情

南昌起义枪声打响后,卢冬生跟着在贺龙部队当营长的陈赓,一路向广东进发。在会昌附近,陈赓带领第一营与敌人正面激战,接连攻下敌人三个山头,但是,担任两翼攻击的部队因走错了路,没有按时到达指定阵地,使陈赓的部队孤军奋战,伤亡较重。

陈赓为掩护部队撤退,走在队伍的最后,疯狂的敌人,用机枪扫射,一梭子子弹打在陈赓的左腿上,膝盖筋和脚腕骨两处断裂,鲜血染红了草地和田沟里的水,陈赓昏死过去。这时,一直跟随陈赓左右的卢冬生非常焦急,他轻轻地摇动着陈赓说:“营长,我扶你走。”陈赓说,不行,敌人马上就要追上来了,我走不动,你快跑吧,冬生坚决不走,执意搀扶陈赓,被陈赓狠狠地推了一把;“快走”敌人越来越近,卢冬生便躲进附近的一堆草丛中。

敌人为了不放过一个活人,就用枪翻动着每一具尸体,陈赓佯装死人,被敌人狠狠地踹上一脚。几个小时过去,又一批人马来了,陈赓的腰上又挨了一枪托子,他偷偷睁眼一看,是起义部队的人,赶快喊:“我是自己人”!这时,卢冬生从草堆里站出来,说:“我来证明,他是我们的营长”。于是,这些士兵,带着他们俩人,来到了会昌指挥部,见到了他们最想见的周恩来同志。

因陈赓的伤势过重,不能随部队一同行动,就由卢冬生一直陪伴他,途经福建汀州、广东汕头、香港,一路历尽艰辛,躲过了敌人无数次的盘问、搜捕,卢冬生就这样,机智、勇敢、忠心耿耿地带着陈赓这个随时都能被敌人发现而又不能动弹的枪伤患者,由香港乘船安全地回到了上海。

屡建功勋身先死

在卢冬生精心看护下,陈赓回到了上海的家。一天,周恩来来到了陈赓的住处,陈赓夫妇和卢冬生都非常兴奋和激动,周恩来简要分析了我党面临的严峻形势,指示卢冬生护送贺龙和周逸群回湘鄂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卢冬生执行新的任务要离开朝夕相处的陈赓大哥,有些难过和依依不舍。陈赓说,从感情上说,我真不愿意你走。可要留你,我怕会耽误你。

你跟着贺军长、逸群去闯吧。只要咱俩不翘辫子,还会有见面的一天。将来你要带兵,有机会,你要争取补习文化,上上学。尤其要锻炼说话,口才是成大事必备的条件。这也算是我临别对你说的话。受周恩来的委托,陈赓和妻子王根英作了卢冬生的入党介绍人,实现了他多年的美好愿望。

卢冬生牢记陈赓的嘱托,在革命斗争中注意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领导才能和工作能力,在红军中担任过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和师政治委员,转战湘鄂边和洪湖地区,成为开辟湘鄂西苏区先驱者之一。

红军长征时,他担任了红军第四师师长;抗战初期,任三五八旅旅长即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3月,被党组织选派赴苏留学,进入伏龙芝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1945年9月回国,任东北松东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成为我军优秀的军事将领。不幸于同年12月14日牺牲,年仅37岁,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主要影响

长征途中,卢冬生率部或作前锋,或当后卫,时而攻坚,时而阻击,屡担重任,屡建奇功。

参考资料

1.卢冬生·全历史网

2.卢冬生-中共将领-卢冬生被杀·历史记网

关键词:卢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