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猫(猫科动物)

虎猫猫科动物

虎猫(学名:Leopardus pardalis)共有10个亚种,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具显著花纹。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善攀缘及跳跃。喜独居。视觉十分灵敏,具有夜视能力。其食物包括猴类、蛇、啮齿类、鱼、两栖类和鸟,有时也捕食家养的小猪和禽类。是独居动物,只在交配的时候聚集。虎猫的孕期为70天,每胎可产2-4仔,在每年秋天产仔。分布于美洲,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到阿根廷。

中文名

虎猫

拉丁学名

Leopardus pardalis

别名

普通虎猫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食肉目

亚目

裂脚亚目

猫科

亚科

猫亚科

虎猫属

虎猫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英文名

Ocelot

分布

亚利桑那州、德克萨斯州南部至阿根廷北部。

动物概述

虎猫

虎猫,猫科动物的一员。虎猫生活在亚利桑那州(Arizona)和德克萨斯州(Texas)南部至阿根廷(Argentina)北部的广阔区域。

虎猫的毛很短,呈浅黄色或灰色,周身点缀着黑点,以及黑边环绕的暗褐色长方形斑块。尾巴上有黑色的条纹。雄性虎猫和雌性虎猫的颜色相同,但是会因栖息地不同,颜色而有所区别。成年虎猫身长可达90至120厘米包括33至38厘米长的尾巴。体重9至18千克。

虎猫栖息于茂密的热带雨林、高山山林、浓密的灌木丛、植被稀疏的半沙漠地区、沿海的红树林等等,不过在开阔地带却难以觅见它们的足迹。[1]它们夜间捕食小型的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一般来说,虎猫会在夏季交配,秋季会有两只虎猫幼仔出生。由于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和为了获取虎猫皮而对虎猫展开的猎杀活动导致虎猫陷入濒临灭绝的边缘。

外形特征

虎猫

虎猫共有10个亚种,体长55~101.5厘米,尾长27~45厘米,体重6.6~18.6千克,雌虎猫体型比雄的小,雌虎猫只有雄虎猫的三分之一。虎猫身体呈茶色、黄色和灰色多种,周身点缀着黑点,以及黑边环绕的暗褐色长方形斑块。背上有4、5条纵向的黑色条纹,身上有连续的环形黑色斑纹。雄性虎猫和雌性虎猫的颜色相同,但是会因栖息地不同,颜色而有所区别。

生活习性

虎猫大多在夜晚活动,具有领地性。与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它们是独居动物,只在交配的时候聚集。虚猫栖息在森林、草原和丛林之中,善于爬树。虎猫较易接受人的饲养,但成年的虎猫脾气较急躁,不易控制。

捕食

虎猫生活在森林和灌木丛林地。它们夜间捕食小型的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虎猫的视觉十分灵敏,具有夜视能力,其食物包括猴类、蛇、啮齿类、鱼、两栖类和鸟,有时也捕食家养的小猪和禽类。这些动物基本都比它自身的身体小很多。

繁殖

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妊娠期普70天。一窝可产下2~4只,在每年秋天产仔。

小虎猫生下来的时虽然很黑,但身上已经有像大虎猫一样的条纹。

亚种

动物园里的虎猫

包括以下一些已知亚种:

•Leopardus pardalis pardalis:亚马逊雨林

•Leopardus pardalis aequatorialis:安第斯山北部和中美

•Leopardus pardalis albescens:墨西哥、得克萨斯西南部

•Leopardus pardalis melanurus:委内瑞拉、圭亚那、特立尼达、巴巴多斯、格林纳达

•Leopardus pardalis mitis:阿根廷、巴拉圭

•Leopardus pardalis nelsoni:墨西哥

•Leopardus pardalis pseudopardalis:哥伦比亚

•Leopardus pardalis puseaus:厄瓜多尔

•Leopardus pardalis sonoriensis:墨西哥

•Leopardus pardalis steinbachi:玻利维亚

种群现状

由于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和为了获取虎猫皮而对虎猫展开的猎杀活动导致虎猫陷入濒临灭绝的边缘。虎猫是人类毛皮贸易的牺牲品,在美国曾有一年进口14万张虎猫皮毛的记录。虎猫的数量在不断减少,美国得克萨斯虎猫的处境已经十分危急。

美国和大多数出产虎猫的国家已经宣布捕杀和买卖虎猫皮为非法。皮毛贸易、栖息地丧失、宠物交易这三大因素使虎猫数量骤降至危险水平,而在它们的分布国家内,除了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及圭亚那以外,其他国家均颁布了保护虎猫的法律。

保护级别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虎猫新物种

新发现的虎猫新物种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大学研究人员日前(2013年11月)发现巴西东北部的小型虎猫与其他地区虎猫有所不同,研究认为其属于虎猫里的新物种。

虎猫基本生活在南美洲,也被称为小型虎猫或小斑虎猫。但不是所有虎猫都相同,尽管看上去差不多,但他们之间存在非常细小的差别。

研究人员分析了巴西东北部的虎猫基因样本,并与南部其他地区的虎猫基因对比,发现两者上千年间都没有发生基因交流现象。

在族群遗传学中,基因交流(英文:Gene Flow)是从一个种群到另一个种群的基因转移,其基本作用是消弱了种群间的遗传差异。

基于这个发现和其他基因相异的结果,研究人员认为两个种群之间没有发生过杂交现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种。

研究人员称,事实证明自然界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猫科动物是原本应该被严格分类的物种,人们依然不够了解。比如关于野猫的一些基本特性,从他们的确切地理分布、饮食方式到物种界限。对于新发现的虎猫物种,他们表示急需做更多研究了解其稀有性,以决定是否需要立法保护他们。

参考资料

1.动物世界-野生猫科动物虎猫·网易网

关键词:虎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