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丹阳(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

小丹阳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

小丹阳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南京市江宁区小丹阳地理位置街口靠北,马鞍山市博望新区小丹阳地理位置靠南,因此当地人称江宁区小丹阳为“北镇”,博望新区小丹阳为“南镇”。据说曾经两镇原为一个镇,也不知在什么时候两镇分开了,但时至今日两镇的联系还是相当紧密的。

现如今,南镇和北镇早已连为一体,政府也在不久前修筑了两个牌坊,可惜的是南镇的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损坏了,而北镇的依然伫立在七仙女像那儿,上书“江苏南京小丹阳”。一到晚上,灯火通明,牌坊上也亮起了五颜六色的灯,十分美丽。

别名

丹阳镇

中文名称

小丹阳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南京市江宁区

方言

丹阳话

著名景点

七仙女像

历史沿革

小丹阳镇有2200多年的历史,传说当年吴太伯南奔的第一站就是此地。后来吴太伯向东北方向迁徙,来到了今丹徒附近,建立都城朱方城。历史上最早称“丹阳”的就是这里。后来有了丹阳县,这里才被称为“小丹阳”。其实“小丹阳”比大丹阳的历史要悠久。小丹阳自秦至唐均为郡县治所,唐贞观元年废县。历史的丹阳镇是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商贾云集的江东商贸重镇。丹阳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一脚踏两地,鸡鸣闻两省”的皖东南边陲商贸重镇。

素有“江东重镇”“金陵门户”之美称;如今是安徽省面向苏、沪、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窗口。丹阳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人文景观,境内现存古迹有横山石门、“青阶砚”古驿道、炼丹老炉、灵光禅寺、龙泉禅寺、灵墟遗址、“当涂第一桥”叶家桥。黄梅戏名剧《天仙配》就取材于丹阳,董山村即是传说中董永的故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曾经丹阳到钱塘江。唐代大诗人李太白在此留下足迹和诗作,“周子横山陷,开门临城隅”佳句就是对丹阳古城的描述。新四军名将粟裕、黄火青、彭冲曾在这里开辟根据地。

2006年横溪镇、(江宁区)丹阳镇、陶吴镇合并,在横溪设立新的横溪镇,辖以上三镇。

2010年南京市市长出巡丹阳镇,发现丹阳大街破旧不堪,于是下达指令要求改造丹阳这易历史名镇,经过改造丹阳镇焕然一新,找回了它应有的风采,然丹阳人民十分开心,今日古镇小丹阳,正以它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八方客人,迎接着它更加辉煌的明天。[1]

地方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俗称“小丹阳”。该镇地处苏皖交界处,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西南端,东西南三面分别与安徽当涂区、马鞍山市接壤。距南京市四十五公里、禄口国际机场十二公里,全镇面积约六十四平方公里,辖十二个村委会,一个自然集镇。现有人口2.5余万,耕地2.7万亩,山林3万亩(其中杉木1万亩、毛竹1万亩、茶叶等经济林果1万亩)。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盛产茶叶、木材、毛竹、食用竹、瓜果、蔬菜、板栗、蚕桑、药材等。已形成1个万亩、4个千亩的农林资源开发基地,有万亩中药材开发基地,千亩无公害茶园基地,千亩速生杉木林基地,千亩早园竹、桃园基地,千亩板栗基地,波尔山羊养殖基地。名茶品种有七仙银芽、七仙碧螺春等。同时,每年向国家和市场提供大量的粮、油、猪、禽、蛋、鱼及特种水产品,自古以来享有“米市”之誉。

参考资料

1.小丹阳简介·江宁政协

关键词:小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