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戒(中文词语)
嗔,又名嗔恚、嗔怒、恚、怒。愤怒,生气。违己情有情生,起憎恚,有怨恨情。与贪、痴两者因荼毒众生身心甚剧,违己情有情生,起憎恚,有怨恨情。与贪、痴两者因荼毒众生身心甚剧,妨害修道,共为三毒。就是说因为别人的言行违背自己的想法,而嗔怒他人,内心有怨恨、或加深到仇恨、报复的心思,便会产生争斗,轻则言语上的不合,破坏家庭或团体的和睦,重则导致发生武力斗争、流血事件,危害社会安顿。《大智度论》载:“嗔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观罪福,不知利害,不自忆念,当堕恶道。偶尔大家都有不顺心的事,不高兴也不算什么,但在修行来讲,对人对事有一点不高兴,就已经犯了嗔戒。
中文名嗔戒
I quit
chēn jiè
以此戒律来控制自己的嗔恨心
释义
就是说,嗔指对违背自己心愿或想法的人或事物,产生怨恨的情绪;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众生身心感逼迫热恼,犹如火烧。
就是说嗔会使人身心感到燥热、烦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
嗔,病恼有情,坏出世善心,令众生长劫受苦不得出离。
就是说因为别人的言行违背自己的想法,而嗔怒他人,内心有怨恨、或加深到仇恨、报复的心思,便会产生争斗,轻则言语上的不合,破坏家庭或团体的和睦,重则导致发生武力斗争、流血事件,危害社会安顿。
明 张三光 《蒋石原先生传》:“先生佯为嗔恚也者,孺人便寂然停羹纳笔墨故处而已。”[1]
记载
《大智度论》亦载:“当观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观罪福,不知利害,不自忆念,当堕恶道。”[2]
看来犯嗔戒的人是不分是非、利害的,只是追寻着恼怒的情绪。偶尔大家都有不顺心的事,不高兴也不算什么,但在修行来讲,对人对事有一点不高兴,就已经犯了嗔戒。这不能说有多大的过错,但不高兴的心理通常绝对是厌恶、怨恨的心情。在佛教看来,这就不符合修行的要求。
佛对异己的观点是怜悯的、慈悲的,等于看到自己的儿女言行有误,只有对他/她的惋惜和疼爱,内心没有厌恶或憎恶。
是非太明,善恶太清,难容忍和自己不同的人和事,就会容易有嗔心。(这样看是不是愤青们经常犯嗔戒呢?)
而我对别人给自己的评语不同意时就犯嗔戒了……
嗔这么不好,怎样才能戒掉呢?佛法也有教。
嗔心的起因
据《俱舍论》、《成唯识论》载,对违背己情的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热恼,不得平安的精神作用,名为嗔。又忿、恨、恼、嫉、害等随烦恼,都是以嗔的部分为体,是六根本烦恼、十随眠、五盖、五钝使之一。
嗔有三种相,即:
一、非理嗔:他不来恼,而自生嗔。
二、顺理嗔:他人来恼,尔乃生嗔。
三、诤论嗔:己法言是,他法言非。
嗔唯属欲界所系之烦恼,于色界、无色界则无。贪,乃从喜爱的对境所生起;相反地,嗔则从不顺心,即逆己的对境而产生。
除
《摄论》载,观五义可以去除嗔恚:
一、观一切众生无始已来于我有恩。(所有的众生都对我是有恩的)
二、观一切众生常念念灭,何人能损?何人被损?(所有的众生会化为灰烬,谁又能怎样他人,或被他人怎样自己)
三、观唯法无众生,有何能损及所损?(只有这个众生都会化为灰烬的法则不会改变)
四、观一切众生皆自受苦,云何复欲加之以苦?(众生来到世界上都是受苦,又何必加深他/她的苦)
五、观一切众生皆是我子,云何于中欲生损害?(佛把众生看做自己的孩子,面对他/她是有不会怨恨)
六、谓不应生忿怒之心也。经云。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悲心教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波罗夷罪。(前人即被打之人也。)
我的悟性不高,还有很多地方它没提我就知道自己做不到的。但是大概理解一下,能自我安慰、勉励一下的是这些:
人迟早都是化为灰烬,还有必要这么争执嘛?等到临终的那一刻,想想自己居然花那么多时间吵架,还那么伤神、伤身,真是浪费。而且大家活着,都不容易,打个工都很累、很辛苦,就更没必要相互折磨、较劲了。
参考资料1.嗔恚·词典网
2.瞋恚——修行的大敌·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