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德堂(圆明园内的一组建筑)

慎德堂圆明园内的一组建筑

“慎德堂”为圆明园内的一组建筑,它位于圆明园九洲清晏的西面,修建于道光十年(1830年),次年落成,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内的一处生活行宫,晚年主要生活在此。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皇帝驾崩于“慎德堂”内,在传世的一幅“喜溢秋庭”画轴上,曾详细描绘过道光皇帝在慎德堂内的生活场景,画卷左上角钤“慎德堂宝”印一枚,道光皇帝曾专门写一篇《慎德堂记》文(收录在道光《御制文余集》)。

中文名

慎德堂

外文名

Hall of Mirroring Morality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性气候

所在地

圆明园九洲清晏的西面

建造时间

1830年

相关文物

慎德堂款瓷器

出于对慎德堂的偏爱,道光皇帝要求慎德堂的日用品上,均带有“慎德堂制”的标志。道光皇帝统治时期,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特别是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半殖民地时期,加之天灾人祸,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日趋贫困。由于国家财政的拮据,使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每况愈下。在清宫旧藏品中,道光朝的瓷器库藏数量较之乾隆、嘉庆朝有了大幅减少,在数量不多的道光朝瓷器中,绝大部分又是沿袭前朝的传统品种,并无创新之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部门”景德镇御窑厂却倾全国之力,为慎德堂烧造了一大批能够代表当时制瓷最高水平的慎德堂款瓷器,作为道光皇帝的私人御用瓷器,威风八面。

慎德堂款瓷器不仅代表了道光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制瓷的工艺水平,同时也承载了道光皇帝“崇俭去奢,慎惰思永”的执政理念。[1]

“慎德堂宝”玉玺

交龙钮宝玺,印钮圆雕双龙,一龙身雕两龙首,两首向背而吼状,龙须上卷,四龙角向后呈相连式,伏在其印背上,四爪粗大有力,紧抓印台顶面,雕工精细,立体感强。印台采用加诗文的高级制式,四周浅刻填金道光御制《慎德堂记》,落款为“道光十一年岁次辛卯季春月御制”,可知此玺制作正为慎德堂建成是年。钤“道”“光”连珠印,此道光连珠玺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可为印证。

印文为阳文玉箸篆“慎德堂宝”四字。因宝玺印用新疆和阗玉,其质地致密坚硬,不易雕琢,因而采用乾隆时期大盛的“平刀直下”的特殊篆刻技法,用短程碎刀连续切成文字,一步一个脚印,犹如书法中的涩笔,表现出遒劲凝炼、厚实稳健的气象。钮系黄色丝绶,绶穗头部的纹饰及固定打结的方法也与清代大型皇帝宝玺的做法一致。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道光帝行乐图》和《喜溢秋庭图》,描绘了道光皇帝在慎德堂内微澜不惊的闲逸生活场景,均钤此“慎德堂宝”印,由此更可见此宝玺与道光皇帝之息息相关和地位之重要。

相关记载

崇俭去奢,慎修思永,孰不知其所当然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在士大夫犹患其位不期骄而骄、禄不期侈而侈,膺天命绍大统者,可不兢兢焉、惴惴焉?懔夫皇天无亲,惟无是辅,念夫祖功宗德创垂不易,后世子孙坐享承平之福,纵不尚奢华、无所加增,自问已觉不安矣!若败度败礼,视富贵为己所应有,是直不可与言者也,又奚能常保厥位耶?况我大清龙兴东土,首重朴实,列圣丕承,凡心法治法,无非以勤俭训后,诚以世变风移,敝化放心。

有不期然而然之势,苟非操之固。审之精朴素自甘,慎终如始难与言俭也。至于饮食勿尚珍异,冠裳勿求华美,耳目勿为物欲所诱,居处勿为淫巧所惑,此犹俭德之小者。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一丝一粟皆出于民脂民膏,思及此,又岂容逞欲妄为哉?所谓无为而治,俾天下阴受其福而民不知者,是也。然行俭责在一人,不以天下自奉非概从悭悋也,若救饥拯溺、去暴安良,国用之常经、民生之休戚,正措施之不遑,又何可稍存吝惜于其辨也!是以修身务存俭约之心,以期永久图治之道,可不加慎而切记之乎?

道光十一年岁次辛卯季春月御制

慎乃俭德,惟怀永固

参考资料

1.《故宫博物院藏慎德堂款瓷器》·故宫博物院

关键词:慎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