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十中学(广州市一级学校)
广州市第十中学,始于1906年,怀有109年历史,校园占地面积10545平方米,学校于2013年由一所完全中学转型为初级中学,向着建设越秀区优质初中的目标进发。
中文名广州市第十中学
穗十中
爱·敬·诚·勤
《爱·敬·诚·勤》
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区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
The 10th middle school of Guangzhou
1906
公立
初级中学
张智辉
广州市,越秀区
市一级公立中学
10545平方米
廣州市第十中學
校园环境
进入十中校园,可以看见操场旁一幢红砖结构的两层楼房静静矗立。这里就是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可以称为广东地区第一个宣讲员养成所。名为“小红楼”。它还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建立的第一个中共广东支部。中共一大精神的传达、中国共青团一大的讨论会,也是在“小红楼”进行,1922年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小红楼”就是联络站。
学校简介
广州市第十中学创办于1906年,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学府,创办至今已有114年历史。学校前身是由兴华教会创办的私立兴华小学及中学。曾用名包括:“东山培正分校”、“兴华培正分校”、“兴华初级中学”、“兴华中学”等。抗战期间,学校曾用名“省二中”。1953年9月由政府把私立兴华中学和私立继昌中学合并,并命名为"广州市第十中学",是建国以来第一批私立中学改制为公立中学的学校之一。2004年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布局调整的原因,广州市第十中学与广州市第四十六中学合并,继续沿用“广州市第十中学”校名办学至今。
校园内的小红楼,是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即是中共广东省第一所党校雏形),也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校风优良,教风严谨,学风端正;校园文化颇具特色,校内氛围既严肃又温馨。
广州市第十中学是一所具有24个教学班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广州市一级学校。现有学生865人,在职教职工98人,专任教师86人。师资力量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学校占地面积共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220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3596平方米。具备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1]
学校历史
广州市第十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私立兴华小学及中学、私立继昌中学。原址是盐务缉私统领旧衙门署、原日酒楼茶室总工会会所。
私立兴华中学
1906年,由中国人自办的基督教兴华教会自立浸信会教友们在现十中的所在区域内创立兴华小学。
1916年,因经费不足而停办,至次年再复办。
1919年,又因经费不足停办。
1921年,因东山培正中学(后改名私立培正中学)入学人数过多,而且培正校长和董事大多数都是兴华浸信会教友,所以就开办一所分校,称“私立东山培正分校”,校址在三府前福建会馆(今海珠南路三府前街一带)。
1922年,兴华中学迁校于木排头(今泰康路木排头街一带)。在一些基督教徒和热心办学人士的捐资基础上,再变卖部分旧校房地产,并以兴华教会的名义向银行贷款筹得办学款,校董叶芳圃等人购入位于素波巷东面的前清盐务缉私统领部衙门旧署(即今十中的学校篮球场、兴华楼所在地),改建为永久校址。
1923年秋,迁入素波巷新校舍。
1925和1926年,学校分别增设初中一、二年级。
1929年,“私立东山培正分校”改名为“私立兴华培正分校”,翻新了校舍、调整了教学用地,添置了教学仪器设备等。此时,全校共有15个班,学生已达520多人。
1931年9月,庆祝学校成立10周年的纪念堂落成(即今兴华楼所在地)。兴华向国民政府广东省教育厅呈交立案,教育厅以该校与培正中学有别不能称“分校”,所以改名为“私立兴华初级中学”。是年,学校改名为“私立兴华初级中学”。这年的秋天,学校购得素波巷西面的原日酒楼茶室总工会会所,改建为小学校舍。随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先后增设了高中年级,重新制定了校歌、校徽、校旗等,设置了26个班,学生人数逐渐增至1000多人,再改名为“私立兴华中学”。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兴华中学迁至广东开平市赤坎镇。
1938年,开平赤坎沦陷后迁校于香港九龙青山道以及深水埗。
1940年,汪兆铭伪国民政府成立,次年伪广东省教育厅在旧兴华中学校址成立“广东省省立第二中学”,校长是李国梁。抗战期间,省二中学生继承了积极参与反日宣传活动,爱国热情高涨,为十中校史留下光辉一笔。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兴华中学被迫停办。
日本投降后,省立二中解散,校址归还予兴华中学,兴华中学在广州素波巷原址复办,翌年再由曾经是培正中学创办元老杨元勋任校长。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由校董夏楚章(曾任培正同学会会长)担任校长一职。
私立继昌中学
1913年,由番禺县美洲华侨团体(继善堂、昌后堂),在水母湾(今十中的继昌楼、求真楼)开办“继昌学堂”,首任校长是陈钜同。
1918年,改名为“继昌中学”,设有高、初中班,再分设师资班、中医班等具有职业意义的班级,当时十分受人尊敬,而且学生们还做了抗日骨干。
1938年,广州沦陷停办。
1946年春,美洲、香港、广州继善堂、昌后堂理事联席会议,选出曾达观、苏择三、陈仲衡、陈湛銮、黎吉逵、黎本朴、黄迪、钟道炯等重组继昌学堂董事会。苏择三为,负责重建校舍复校事宜。由继善堂、昌后堂两团体拨款在原址重建校舍。
1947年春,复校上课,共有高初中六个班。
1948年,钟道炯为校长,莫激奋为总务主任兼教师。
1949年春,陈湛銮为校长,莫激奋为教导主任兼代校长。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广州,市文教局接管学校。
1949年11月,整顿学校后,陈湛銮因出身成份问题文教局不同意他再任校长,校董会遵照市文教局批示改聘莫激奋为校长,谭瑞廉为副校长。
1949年后
1953年10月由原来的私立兴华中学与私立继昌中学合并,改名为“广州市第十中学”,是建国以来第一批私立中学改制为公立中学的学校。
2003年,广州市第十中学与广州市第四十六中学合并,沿用“广州市第十中学”校名办学,原四十六中学校区为南校区。
2011年9月,停招高中,2013年,最后一届高三毕业,成为初级中学。
2013年8月,十中南校区(原四十六中校区)移交给广州市第三中学新开办的广州市越秀区明德实验学校。2014年下旬归还,十中南校区恢复。
校园建设
学校校园规划布局合理,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室宽敞明亮,前有走廊。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空调、配有独立阳台。各个实验室、功能室设有高标准电教平台,校园教学网、视频网的网点进入各课室、功能室、办公室及教学场室,达到先进的水平。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10个,高标准电脑室4个,多媒体语言实验教室1个,综合电教室2个,外文打字室1个,劳技教室一个,图书馆一个,所有课室都可使用手提电脑进入校园网络和因特网。有教师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学生食堂是广东省食品安全A级单位。
学校运动场地充足,拥有两个室外塑胶篮球场、环形跑道、100米直跑道。学校已建成一栋体育楼---继兴楼,内有室内篮球场一个、室内羽毛球场两个、室内排球场一个、乒乓球室一个。
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设备设施超过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
学校共占地10545平方米,分为校本部和南校区两个校区,校本部占地面积8930平方米,南校区占地1615平方米。所有年级的教学都安排在校本部。南校区作社团活动、交流、会议等用途。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14人,高级教师35人,中级职称50人。其中在读研究生及研究生课程毕业或结业的8人,本科103人,研究生1人。教师学历达标100%。
办学成绩
学校近年在中考取得的成绩稳中提升。在2014年中考中我校成绩辉煌,成绩在同生源组学校中居前列。在全区公办学校中处中等水平,超过了三所省一级学校,同时获得区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和区初中毕业班工作进步奖,被认定为越秀区第一批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
越秀区公布了2014年全区初三中考体育成绩,我校97.9分,全区排名第六,超越了7中、培正、16中、执信,广附、侨中等学校。
目前学校三个年级在区统考中均取得良好成绩,可以与多所更高等级的学校相比较。
学校先后被评为市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市"绿色学校"、区校园建设文明单位、区素质教育实验点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十五"教育规划科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广州市校本培训示范基地、广州市科技特色--航海模型项目学校。自2000年以来,获得省、市、区集体荣誉称号、先进单位称号共26项,教师获个人荣誉称号共71项,学生获个人荣誉称号40项。
初中方面,初中毕业班的升学率年年超市的平均标准,多次获得区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高中方面高中毕业班,7次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参加省市会考合格率99.99%,优良率达74.74%,高考上线人数比预测数超210%.。在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科普活动以及学科比赛中,多次获得市、省、国家和国际的金牌和大奖。2003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上获得了铜牌;2004年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分别获金奖、银奖、铜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教学模式
学校于2013年完成了初级中学的转型,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改革。2014年招收的初一级实行小班教学的模式,教学方式有了很大创新,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十中学生从初二开始进行体育中考相关训练,初二级和初三级利用广播体操时间进行长跑或选考项目。每两个月一次安排初三级到400米正规场地进行长跑训练和测试。
学校一向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学校每月定期检查学生仪容仪表,要求学生仪容仪表大方整洁。男生刘海不得超过眉毛,女生头发超过肩膀的必须束起,另外,指甲长度也纳入检查范围,检查不过关的学生会被通知整改,严重者或屡教不改者给予相应处分。
校园环境
进入十中校园,可以看见操场旁一幢红砖结构的两层楼房静静矗立。这里就是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可以称为广东地区第一个宣讲员养成所。名为“小红楼”。它还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建立的第一个中共广东支部。中共一大精神的传达、中国共青团一大的讨论会,也是在“小红楼”进行,1922年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小红楼”就是联络站。
展望未来
规划广州市第十中学为一所具有42个教学班的全日制初级中学。根据广州市城市规划中轴线改造规划用地,学校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学校将努力创建为一所更高等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学校。新一届的学校领导提出了“传承百年文化,打造百年名校”、“文化立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等办学目标,挖掘并传承百年校史中长期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神,形成校本文化体系,并继续发挥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打造百年特色教育品牌,努力把十中办成:人文底蕴深厚、教风严谨、学风淳朴、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百年名校。
参考资料1.学校简介·广州市第十中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