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构型(氢弹最关键的基本构型设计)
于敏构型氢弹最关键的基本构型设计
于敏院士完成了氢弹最关键的基本构型设计,外媒称中国的氢弹构型为“于敏构型”,认为它是与美国提出的“泰勒·乌拉姆”构型各自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这种构型至今仍是世界上保密程度最高的机密之一。
已知能够控制核聚变并可以武器化的,只有美国的t-u构型和于敏构型两种,后者在小型化上甚至还要超出前者。
中文名于敏构型
世界上保密程度最高的机密之一
于敏
泰勒乌拉姆构型TU构型
当年许多物理大师在这样的物理直觉上栽了跟头。比如在前苏联,恰恰是由于有很多极为优秀的力学专家,因此反而在氢弹研制初期直觉认为“此路不通”。美国的“氢弹之父”泰勒则稍好一些——他计算后发现次级变形限度要求太高,需要加个保护套,然而保护套又会强烈吸收能量,导致无法点火,所以他最初也放弃了这一思路。直到后来乌拉姆又重提此事,泰勒忽然发现自己可能算错了其中一个关键细节,于是两人重新计算,才有了后来所谓的“泰勒-乌拉姆构型”。
网友观点
一种说法是,于敏构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构型;同时也有一些网友认为,于敏构型这种特殊的构型,虽然使我们氢弹的研发很快完成,但是在我们后期的氢弹的小型化,乃至更新一代的效应剪裁的核武器研发当中反而滞后了,其实这些问题回答起来相当的简单。
另一种说法是,在现实技术条件下真正行得通的氢弹构型广为人知的就只有T-U构型一种,但“于敏构型”则很可能与T-U构型不同,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可行氢弹构型之一。
但上述哪种说法更为准确,由于高度涉密的原因也不得而知,但于敏先生对于中国氢弹乃至核事业的贡献则值得每一位中国人纪念和仰慕。
参考资料1.于敏构型是否迟滞新核武研发:中国中子弹世界领先·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