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古代兵器)
宝剑,是用优质的材料和独特的铸造方法锻造出的剑,剑刃锋利。原来指罕见而贵重的剑,后泛指普通剑。
中文名宝剑
treasured sword
bǎo jiàn
短兵器
百兵之君
铸剑师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宝剑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
据记载:楚王命令风胡子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水,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水慢慢磨制宝剑。
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
文言文
原文
作者:沈括
钱塘有闻人绍者,尝宝一剑。以十大钉陷柱中,挥剑一削,十钉皆截,隐如秤衡,而剑锋无纤迹。用力屈之如钩,纵之铿然有声,复直如弦。关中种谔亦畜一剑,可以屈置盒中,纵之复直。张景阳《七命》论剑曰:“若其灵宝,则舒屈无方。”盖自古有此一类,非常铁能为也。
译文
钱塘有位叫闻人绍的人,曾经珍藏一把宝剑。把十个大钉子钉在柱上,挥剑砍去,十个钉子都被截断了,留有残钉的柱子平整得像秤杆一样,而剑刃没有丝毫痕迹。如果用力使它弯曲,能弯成钩一样,放开它,剑就发出铿锵的声音,又直得像弓弦一般。关中的种谔也收藏了一把剑,可以盘屈放在盒子里面,拿出来又能伸直。张景阳的《七命》论剑时说:“要是它像‘灵宝’剑,那就可以随意屈伸,不受限制。”大概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类宝剑,不是普通的铁所能制成(这样的宝剑)。
参考资料1.宝剑·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