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新(国家一级工程师)
茅以新,铁道机械工程专家。长期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的运用、维修、制造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了柳江机器厂,支援湘桂铁路运输。抗日战争胜利后组织了善后救济总署援华物资器材的接收和选用。主持推行车辆车钩标准化,解决列车车辆混编难题。建国后,主持机车车辆技术工作,在制订铁道技术政策,促进铁道科技发展和提高装备水平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中文名茅以新
中国
民族汉族
工程专家
男
创办柳江机器厂
抗战初期,中国的机械制造能力极弱,铁路所用配件多半依靠进口。由于日军的包围,进口日益困难,加之战争的破坏,使铁路机车车辆损坏严重,沦陷区的机车车辆纷纷朝后方撤退,配件供应越发艰难,当时交通部决定自建机器工厂。茅以新受命于危难之中,在柳州建厂,他亲自选址,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先生产,后生活;边建厂,边生产。随着工厂的建成,生产产品有力支援了战时铁道运输。在此期间,他言传身教,提倡学习,带领创业者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断设计开发新产品。
柳江机器厂的产品针对市场的需求,从起初生产老虎台钳,到以后大批量生产机车车辆配件和修理汽车用的配件,以及工厂的工作母机,增强了后方的机械制造能力。他在20世纪40年代初创制了全齿轮箱牛头刨床,当时,从皮带传动到齿轮传动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工厂还为重庆中国桥梁公司生产桥梁钢梁,为后方公路的畅通作出了贡献。建厂的成功引起日寇的注意,日军不断派飞机轰炸,使工厂遭受严重的损失,但由于部分关键设备迁入山洞中,掩护工作做得好,基本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设备的破坏也因抢救及时,很快就能恢复生产。1944年夏,日军大举入侵湘黔,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近百万军民及湘黔铁路被迫撤退。茅以新不顾个人安危,全力组织工厂人员撤退,身先士卒,走在职工的最后。在这种危急时刻,表现了茅以新对日寇的仇视,对人民群众的关爱,以及对事业的忠诚。
组织研制新型车钩为通用标准奠定基础
1947年,茅以新任粤汉铁路局副局长,负责机务、车辆工作。旧中国铁路的机车车辆均由外国制造进口,加之战争使铁路分割得四分五裂,车辆类型繁杂,技术标准各异,造成车辆在全国铁路周转运行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是车钩不统一,致使不同车钩联挂运行,出现了列车编挂作业难度大、效率低、易出事故等弊端。
针对这些问题,茅以新考虑到早期引进的“詹氏钩”(即Jauney钩)尾部细薄,不能多拉快跑,而当时较先进的D型钩和美制E型钩又不能适应我国铁路车辆。于是,他从我国铁路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美国较先进的E型钩的钩舌、钩头,选用合适的钢材和工艺,制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车钩,并以之逐步淘汰旧车钩;另一方面组织成立改钩队,统一车钩高度及与之相关的车辆转向架及悬挂系统。这是一项重大的科技改造工程,意义深远。茅以新集中主要技术骨干,全力以赴在较短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此项工作。为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的通用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采用新标准、新技术提高我国铁路装备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铁路上还存在着没有转向架的轻型二轴车,由于车身轻,极易出轨。这类车占当时货车总数的20%~30%。有位工程师向茅以新建议应逐步淘汰轻型车,并提出具体办法。他重视并采纳了这一建议,由限制使用地区入手,逐步减少二轴车,随着新制四轴车的增多,顺利地完成了轻型车的淘汰工作。茅以新在铁道部科学技术局工作时间较长,他积极主张将英制改为公制,倡导全路对机车车辆的螺纹进行公制化改造。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他投入了不少心血,为发展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做出了贡献。
茅以新在铁道部机务总局和车辆局任职期间,重点以技术管理规程为依据,统一技术标准,提高配件的互换性。他曾随同部领导访问越南、前苏联、前民主德国等国家,改革开放后,于1980年访问了美国,每次回来后都写出考察报告,并将国外的新技术资料译成中文,供领导考察和干部学习,曾获部领导甲等奖。他与主管机务的石志仁副部长缜密研究,决定生产我国自己设计的30吨全钢棚车,在设计制造上加强了转向架的刚度,改车体铆接为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该棚车由戚墅堰工厂试制成功。他十分重视转向架技术,在他的支持下,对我国车辆各类型转向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逐步淘汰旧型,组织专业部门和相关部门讨论,实现了车辆转向架的标准化,并编辑出版了《转向架图册》,在全路推行。
主要论著
1.转向架图册,北京:铁道部车辆局,1963年
2.略论我国铁路车辆几项基本标准.铁道车辆,1979年
3.沿曲线自导向运动的转向架,铁道车辆,1980年[2]
参考资料1.茅以新·推扬网
2.茅以新生平,经历·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