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敦煌(陈维亚执导舞剧)
《大梦敦煌》是一部富于传奇色彩的四幕舞剧,总编导陈维亚,编剧赵大鸣、苏孝林,作曲张千一,主演刘震、刘晶、淮北、田青等。以敦煌艺术宝库的千百年创造历史为背景,以青年画师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的感情历程为线索,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该剧兰州歌舞剧院排演。2000年4月24日首演以来,已经连演16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截至2016年4月,《大梦敦煌》已经在全国55个城市和欧洲、澳洲、亚洲多个国家演出接近1100场。
主演刘震、刘晶、淮北、田青等
大梦敦煌
Dunhuang dream
2000年4月24
悲剧
赵大鸣、苏孝林
陈维亚
张千一
《大梦敦煌》之美
故事美——中国当代著名编导家,中国歌舞团团长陈维亚高擎敦煌文化这颗明珠,把其间最负盛名的莫高窟和月牙泉加以人格化,并演绎为一个令人柔肠百转、气荡挥泪的爱情故事,从而将一场远在天边的敦煌大梦,熔铸成中华艺术的奇葩。
《大梦敦煌》在温上演舞蹈美——作为舞剧,首先是阵容强大,实力雄厚。舞蹈编排也颇有独到之处,群舞表现则体现出更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常常与男女主人公(由国家一级演员刘震和田青扮演)的独舞、双人舞形成鲜明的对照,构成强烈的戏剧冲突,从而给人以舞蹈美与戏剧美的双重享受。
音乐美——著名作曲家《青藏高原》的作者张千一用古朴典雅的西部音乐风格,贯穿作品始终。筝、埙、琵琶、箫管等传统乐器的加入与烘托,使苍凉、寥廓、雄浑、粗犷的主题音乐得以强化,大大增强了全剧的艺术感染力。曲作者巧用静场手法,可谓“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情节陡转间,鼓乐激昂,一如“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产生强烈的冲击力与震撼力,以致人散场归来,仍有余音绕梁之感。
舞美美——绚丽多姿的莫高窟壁画,栩栩如生的飞天壁画,大气磅礴的千佛壁画,顶天立地的佛头巨塑,都被设计者——舞美设计师高广健巧妙地纳入舞台的布景及天幕之中,其构图之精巧,布局之美妙,加之灯光师沙晓岚灯光设计的别具匠心、服装道具的独特新颖,与全剧形成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
《大梦敦煌》电视思维
舞剧《大梦敦煌》给观众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享受,至今余温尤存。在文化界,舞剧《大漠敦煌》仍作为一个话题在持续。人们当初真的没有意料到,舞蹈,原来竟能如此的摄人魂魄!我想,震撼应该来自于那一个个充满“电视思维”的舞蹈场面。莫高大漠寻梦,创作激情势不可挡。舞剧在设计这个舞蹈场面时,明显意识到了个人肢体力量的单薄,于是运用了一个电视思维———“灵感视觉化”,两段风格迥异的女子群舞代表了莫高心中两种狂奔乱撞的创作灵感。这与电视上我们看到的一个人悲痛欲绝时插入霹雳和闪电,舞蹈场面“电视化”可以被看作舞蹈大众化的一个手段。同时,它更是陈维亚等中国“新生代”舞蹈编导在舞蹈观念更新大旗下的一次有力的实践。
一个人举棋不定时镜头切换到层层推进的波浪,如出一辄。“虚”的情感在舞台上得以“实”化,观众视觉丰富了,舞蹈形象也更为饱满。
月牙冲破父亲阻力追赶情郎莫高一节,“电视思维”痕迹显著。透明的幕布遮挡住的舞台后区,痴情女快“马”(特制木马)加鞭沿直线追出,舞台左前角,将军率一干人马作剑拔弩张状。这是同一时态下两个不同空间状态的营造。。舞台上运用此计,是舞蹈场面设计上的一个突破,让人觉得新颖。
主创介绍
导演
陈维亚
安徽淮北人。中国当代著名编导家。中国东方歌舞团艺术总监、副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北京舞蹈家协会副。北京舞蹈学院教授。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闭幕式执行总导演。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
作曲
张千一
1959年9月生于中国沈阳,朝鲜族,1976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1977年开始从事作曲工作,198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陈钢、桑桐、施咏康等教授。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作曲,技术二级。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杨立青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青年音乐家分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延边大学客座教授、《音乐创作》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代表作品有:《青藏高原》、《嫂子颂》、《女人是老虎》、《走进西藏》、《相逢是首歌》等。
主演
刘震
江西九江人,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舞蹈界的全满冠(所有正规的国家级比赛一等奖其都曾获得过)。还获得了白俄罗斯国际现代舞大赛之前已经空缺六界的表演全金奖。1992年~1994年考入并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剧系表演专业。2009年,首届艺术硕士(MFA)毕业。现工作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青年舞蹈团。舞蹈界中,他代表了近年中国古典舞表演的最高水平,“桃李杯一等奖”和“文华奖”(舞台表演艺术的最高政府奖)得主。2007年,《楚水巴山》获得了“文华”编导奖、“文华”表演奖双奖。在文华奖舞蹈奖评奖史上,迄今为止拿过双奖的只有两人,另一个是杨丽萍凭借《印象云南》获得。代表作品有:《路》、《阿炳》、《大梦敦煌》、《楚水巴山》等。
刘晶
1970年出生于湖南衡阳,汉族,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歌舞队教导员、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第九届省政协委员、中国妇女第八界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全国青年委员会委员、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代表作品有:舞剧《项羽》、《大梦敦煌》、《吉祥》、《绿》等。
田青
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舞蹈家协会副,甘肃省首届十佳德艺双星获得者,甘肃省青联委员,兰州市人大代表,曾任兰州歌舞剧院副院长。田青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长期工作于兰州歌舞剧院,先后参与《胡旋》、《凤凰涅磐》、《敦煌韵舞》以及《飞天梦》等剧目的表演,在舞剧《兰花花》、舞蹈诗《西出阳关》中担任主演,多次获得部、省级奖项。2000年开始,田青接替青年舞蹈家刘晶,在大型民族舞剧《大梦敦煌》中饰演女主角“月牙”。
演出剧院
兰州歌舞剧院成立于1970年,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今甘肃省省会兰州的大型专业文艺院团。30多年来曾演出大型舞剧、舞蹈诗、组舞10余部,大型文艺晚会百余台,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并先后赴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纳米比亚、博茨瓦纳、伊拉克、黎巴嫩、欧洲等国和台、港、澳、地区巡回演出,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舞蹈团在兰州歌舞剧院直接领导下,坚持“做西部文章、创全国一流”的创作原则,多年来创作演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舞蹈作品。其中,大型舞剧《兰花花》荣获全国舞剧调演贡献奖,大型文艺晚会《黄河的祝福》荣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大型舞蹈诗《西出阳关》不仅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的正式演出,还荣获了由文化部颁发的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和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
兰州歌舞剧院历经两年艰辛创作完成的《大梦敦煌》是一部敦煌题材的大型舞剧,在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创立百年之际,于2000年4月在北京成功首演,2004年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
演出记录
2000年4月24日首演以来,已经连演16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截至2016年4月,《大梦敦煌》已经在全国55个城市和欧洲、澳洲、亚洲多个国家演出接近1100场。北京市可以说是这部剧的福地。
2000年4月在北京首演,轰动一时。2000年7月,应上海大剧院邀请,兰州歌舞剧院自行操作票房,成为来此演出的众多国内外艺术表演团体中首个自行售票并实现盈利的演出团体。自此,《大梦敦煌》走上市场化的商演道路,并迅速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
2005年,《大梦敦煌》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本一个月内演出26场。
2007年初,先后至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11个城市巡回演出32场。2008年初,《大梦敦煌》再次登上欧洲舞台,历时两个月,在荷兰、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国10个城市演出44场。
2010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十周年庆祝演出,是《大梦敦煌》第17次晋京,也是在北京的第51场演出,尽管最高票价超过1200元,但6000张票仍然很快一售而空。
2011年5月,大型舞剧《大梦敦煌》在温州大剧院上演,反弹琵琶、千手观音、飞天神女等经典壁画形象跃然舞台之上。该剧讲述以古代敦煌为时空背景,演绎出青年画家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感情经历曲折波澜,戏剧冲突集中激烈。
2011年8月,《大梦敦煌》在敦煌莫高窟进行实景演出,让观众立体感悟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截至4月,《大梦敦煌》已在全国40多个城市演出858场,收入达9350万元;在海外6个国家演出102场,收入折合人民币2690万元。累计演出960场,票房收入达1.204亿元。文化部、财政部《关于50台精品剧目演出经营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演出场次最多、演出收入最多、盈利最多、投入产出最好四项前五名剧目中,《大梦敦煌》有三项指标排名第二,在舞剧类14台剧目中投入产出比排名第一,被商务部、文化部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荣获文化部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第一名,成为中国文化产品以市场方式“走出去”的范例。
2005年1月荣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工程榜首,于2007年10月作为全国十大经典舞台剧目之一参加了国家大剧院的首轮试演。
2016年4月26日,大型舞剧《大梦敦煌》在党的最高学府中共中央党校礼堂精彩演出,以享誉中外的文化名片,诚邀各方宾客认识甘肃、了解甘肃、走进甘肃,参与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参考资料1.大梦敦煌·豆瓣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