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鱼(泥盆纪晚期鱼类)
恐鱼泥盆纪晚期鱼类
恐鱼是盾皮鱼纲、节颈鱼目的典型代表,它长达8-11米多,嘴张开时有1米多宽,比现在的鲨鱼还要大还要凶狠。通过现挖掘出的恐鱼化石,我们可以看出,恐鱼的上下颌可自由活动,颌骨非常强壮,牙齿尖锐锋利,可见当时的动物只要被它捉到,就不可能生还。
界动物界
盾皮鱼纲
节颈鱼目
恐鱼
基本内容
恐鱼(dinichthys)
我国四川江油出土过1米多长的一种恐鱼。盾皮鱼类也有保护身体的骨甲,一般包裹在身体的前部。甲胄鱼类的骨甲是一块将身体全部装入其中的、不分块、不能活动的筒状物;而盾皮鱼类的骨甲分成几块,而且彼此之间能够活动,这样就使盾皮鱼类比甲胄鱼类在行动上就灵活多了。
分类
盾皮鱼类的这些优势使得它们在生存竞争中能够压倒甲胄鱼类,到了泥盆纪时发展成为种类繁多的类群。它们包括如下几个目:节颈鱼目、扁平鱼目、胴甲鱼目、硬鲛目、叶鳞鱼目、褶齿鱼目和古椎鱼目。在这些类群中,最繁盛的是节颈鱼类和胴甲鱼类。恐鱼是迄今发现的最原始的有颌类是盾皮鱼类(纲),它们最早出现于志留纪晚期,在泥盆纪曾经繁盛一时,统治着古代海洋的原始披甲鱼形动物。
参考资料
1.鲨鱼的祖先恐鱼,5亿年前的海洋霸主(体长8-11米)·揭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