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之后(中国1991年李前宽、肖桂云执导的电影)
《决战之后》是西部电影集团出品的剧情片,由李前宽、肖桂云执导,李法曾、郑大年、葛优、赵小锐、许守钦、古月等人主演。
该片讲述了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一大批国民党高级战犯被押送到新中国的监狱功德林进行改造的故事 。
《决战之后》于1991年在中国上映。
中文名决战之后
After the Final Battle
剧情
西部电影集团
中国
西部电影集团
李前宽、肖桂云
郑重
李法曾、郑大年、葛优、赵小锐、许守钦、古月
161
上映时间对白语言
普通话
彩色
tt0333690
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
电影网
1991年
角色演员
杜聿明
李法曾
李所长
郑大年
文强
葛优
邱行湘
赵小锐
黄维
许守钦
毛泽东
古月
周恩来
黄凯
陈毅
刘锡田
蒋介石
孙飞虎
覃道善
颜彼得
张治中
智一桐
罗瑞卿
邸国强
刘镇湘
史宪富
杨伯涛
陈申生
张淦
马辛
庞镜塘
雷广瀛
罗历戎
王明智
宋希濂
马惠田
康泽
刘龙
沈醉
俞洛生
王耀武
宋戈
徐远举
徐秋成
陈长捷
叶庆林
杜建时
李约信
王陵基
蒋伯平
曾扩清
鲍烈
范汉杰
张连伏
傅作义
谢明
蒙哥马利
吉叶墨
王云辉
丛志军
贾鹤鸣
韩浚锁
杨光钰
舒耀宣
陈士章
陈志仁
汪兆贵
王少山
周振强
施长金
孙楚
徐武英
郑庭笈
王志
刘嘉树
孙育才
杨勇
杨冀平
付成勋
李一劻
石静
刘管理员
江竹筠
刘洁
蔡若曙
赵敏芬[2]
演员
杜聿明
李法曾
李所长
郑大年
文强
葛优
邱行湘
赵小锐
黄维
许守钦
毛泽东
古月
周恩来
黄凯
陈毅
刘锡田
蒋介石
孙飞虎
覃道善
颜彼得
张治中
智一桐
罗瑞卿
邸国强
刘镇湘
史宪富
杨伯涛
陈申生
张淦
马辛
庞镜塘
雷广瀛
罗历戎
王明智
宋希濂
马惠田
康泽
刘龙
沈醉
俞洛生
王耀武
宋戈
徐远举
徐秋成
陈长捷
叶庆林
杜建时
李约信
王陵基
蒋伯平
曾扩清
鲍烈
范汉杰
张连伏
傅作义
谢明
蒙哥马利
吉叶墨
王云辉
丛志军
贾鹤鸣
韩浚锁
杨光钰
舒耀宣
陈士章
陈志仁
汪兆贵
王少山
周振强
施长金
孙楚
徐武英
郑庭笈
王志
刘嘉树
孙育才
杨勇
杨冀平
付成勋
李一劻
石静
刘管理员
江竹筠
刘洁
蔡若曙
赵敏芬[2]
制作人 | 李长庆 |
原著 | 黄济人 |
导演 | 李前宽、肖桂云 |
副导演(助理) | 李安秦、王建军 |
编剧 | 郑重 |
摄影 | 马德林、宋兆光 |
配乐 | 施万春、徐平力 |
剪辑 | 许月兰 |
道具 | 王吾育、崔秋安 |
美术设计 | 王子伟、王影兵 |
造型设计 | 刘炳奎、肖智武、李小苏 |
服装设计 | 刘建中、都龙喜 |
灯光 | 陈亚光、朱秦生 |
录音 | 惠东智 |
布景师 | 黄云福、刘凤臣[2] |
角色介绍
杜聿明
演员 李法曾
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理智、自尊、有才干、重情谊。他患了重病,却默默忍受。李所长发现后,为他安排住院治疗,并买来贵重药材以治病。直到李所长向他提及昆仑关之战时,他惊讶得无法自持,心中对共产党的成见才慢慢转变,开始由衷地佩服起共产党人,接受了失败这一事实。
黄维
演员 许守钦
曾任国民党十二兵团中将司令,个性格耿直,敢说敢做,又强硬好斗,对改造政策的消极对抗。他既懊悔自己的战败,又愤恨国民党政府的薄情寡义,但顽疾的根治,政府的关怀,都在震动着他的心。当他看到共产党对徐远举的评价、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杜聿明等人的获赦,果园的劳动体验,他对共产党的偏见和疑虑便渐渐消失了。
李所长
演员 郑大年
公安部战犯管理所所长。他发现杜聿明臀部一边大一边小,决定立即让他住院检查治疗。两位外调人员打了战犯,他严厉批评了这两位,受到众战犯欢迎。他令宋希濂交待杀害瞿秋白一事,同时又指出杜聿明的材料里缺乏昆仑关大战的内容,使杜转变对共产党的成见。
邱行湘
演员 赵小锐
原国民党青年军第二〇六师少将师长。当孙殿英索求烟泡时,他指责孙是个东陵盗匪。与杨伯涛讨论了当年战场得失。当众战犯分成陈诚集团与军统集团时,他站在了黄维身边。刘镇湘被三个日本战犯殴打时,他闻声助战,把一个日本人从煤堆上扔了下来。经刘管理员的开导,理解了政府对日本战犯的政策。后来在颐和园见到周总理。
以上参考资料来自[3]
时间奖项
届次
类型
获奖对象
结果
1992年
中国电影金鸡奖
第二届
最佳导演奖
李前宽
提名
最佳男主角奖
李法曾
提名
最佳故事片
《决战之后》
提名[4]
花絮彩蛋
奖项
届次
类型
获奖对象
结果
1992年
中国电影金鸡奖
第二届
最佳导演奖
李前宽
提名
最佳男主角奖
李法曾
提名
最佳故事片
《决战之后》
提名[4]
该片有一场周总理、陈毅副总理接见杜聿明等人的戏,是在北京郭沫若故居拍摄的。[5]
该片导演特意请杨勇将军的第二个儿子杨冀平来扮演他的父亲。杨冀平专程去请教了导演谢添指点演出。[5]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该片是依据重庆青年作家黄济人的报告文学改编的。黄济人是该片中的国民党军206师师长邱行湘的外甥。黄济人利用这种独特的关系及其身份内查外访,将功德林监狱中的这一段史实写成文学作品。该片是西安电影制片厂向党七十周年献礼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特邀了长影的李前宽、肖桂云夫妇前来执导。[5]
拍摄过程
该片序幕的战争场面戏动用了三千名武警武士,在一个南北走向的山沟里,分前、中、后三个层次拍下解放军冲锋的场面。以主机在升降机上的260度大的跟摇降镜头为主体镜头,把由山坡上向下冲锋的战士和前、中、后景数十个炸点摄入镜头。红旗由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在爆炸和硝烟中穿插高速冲向镜头的战士们,随着呐喊在连续的爆炸中冲锋而来,摄制组用每秒96格的速度拍摄这个长长的固定镜头。[6]
影片评价
该片是一部纪实性和艺术性巧妙结合的优秀影片。它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原国民党军精英如何从阶下囚脱胎换骨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历程。总观该片,真实性当是它最大的艺术特色。该片站在历史的角度上,以后来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使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趋于完整,使一个个有功有过、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重新以人的姿态出现在观众眼中,任后人思索、评说。该片导演巧妙地把各具特色的人物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各人都有"戏",又把那些颇具说服力又零散的事件拼接在一起,以杜聿明、黄维为主角,在三个多钟头内,为我们重现了一场战争之外的战争。[7](《中国电影名片鉴赏辞典》评)
该片一方面刻划他们从不可一世的党国要员到身陷囹圄的失落,对共产党的疑虑和不满;另一方面又刻划他们作为人所应有的喜怒哀乐,并把两者巧妙结合,使每个人物都有性格、有特征。在对人物处理方面,作者十分注重人物的特殊身份,并赋予其恰当的语言和行为。该片采用艺术手段,用形象化的语言,真实生动地再现一场险象环生,真挚感人的战斗之外的战斗,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也得到了深刻的历史教育.[7](《中国电影名片鉴赏辞典》评)
参考资料1.决战之后 (1991)·1905电影网
2.决战之后 上下集 (2020)演职员·时光网
3.·
4.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及提名名单(1992)·中国电影家协会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