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桧(柏科扁柏属植物)

红桧柏科扁柏属植物

红桧(学名: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m.)是柏科扁柏属大乔木,又称为台湾红桧、松梧、松萝、薄皮、水古杉、Benihi。与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 (Sieb. et Zucc.)Endl.)为近缘种。已濒临绝种。红桧为台湾特产。在台湾,红桧又尊称为“神木”,是裸子植物中属于柏科扁柏属的一种植物。它的枝叶,有点像我们常见到的扁柏。红桧树高可达60余米,胸径达6.5米,是仅次于美国加州“世界爷”--红杉的又一种大树。

拉丁学名

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m

植物界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

松柏纲Coniferopsida

松柏目Coniferales

柏科Cupressaceae

亚科

柏木亚科

扁柏属

红桧

命名者及年代

Matsum.,1901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

红桧

分布

分布于中国台湾省中央山脉,北插天山、三星山、太平山、八仙山、大雪山、小雪山、鞍马山、鹿场大山、香杉山、蒲罗山、望多山、郡坑山、峦大山、阿里山、太鲁阁山、云雾山、安东军山、关门山、林田山等

保护价值

红桧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它所棣属扁柏属Chamaecyparis间断分布于我国台湾,日本和北美,对研究东亚、北美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有一定科学意义。红桧为东亚最大的树木,台湾阿里山保存着一株称为“神木”的大树,高达57米,地上直径达6.5米,材积约504立方米,树龄约3000年,为世界所罕有,材质优良,是台湾的珍贵经济用材。

保护措施

应在红桧分布集中的阿里山建立红桧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今后应严禁大量砍伐,并促进天然更新,开展繁殖试验,扩大种植面积,在大陆适宜地区可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

红桧

种子繁殖。可选择与红桧立地条件相似的坡地或苗圃,在3月直接播种或育苗后移栽。用扦插法也易成活,时间在3--4月中旬,6--7月中旬和9--10月中旬。三年后发根良好,在2--3月份可以移栽。3~4月开花,11月中旬球果成熟。用种子繁殖,宜随采随播。当年苗高5~6厘米,翌年移植1次。苗高30厘米左右时即可出圃栽植。造林季节以雨季为宜。由于高山南北气候不同,北部多在12月至翌年2月,南部多在3~6月造林。每公顷可栽植3000株以上。幼树耐庇荫,但杂草灌木过于茂密时也会影响其成活和生长,所以造林后每年宜除杂草灌木1~2次,以促进早日郁闭。用材林轮伐期为40~60年,在造林2年后,每隔10年间伐一次。

管理

喜冷凉气候,必须光照充足,喜爱通风排水良好的栽植环境,对土质不苛求。宜于雨季定植在海拔800公尺以上的山区,平地亦可栽植于半遮荫的环境,但成长缓慢,所以不建议栽植于平地,若当做盆景栽植又另当别论。定植成活后,春夏秋三季各施肥一次,冬季不必施肥,少有病虫害,一般不必喷施农药。若是做为庭园用树,于开春长新枝叶前略加以修剪,去除杂乱的枝条及枯枝。

主要价值

观赏

可供做中高海拔的造林树,庭园树,风景树,行道树以及平地庭园,盆景用树。

红桧为东亚最大的树木,台湾阿里山保存着一株称为“神木”的大树,高达57米,地上直径6.5米,材积约504立方米,树龄约3000年,该棵红桧不幸招两次雷击而倾倒。2006年,台湾林业局、嘉义县政府、观光局组织投票,选出二代神木。该棵红桧崇立在阿里山上,树高45米,树围12.3米,树龄2300年。2007年1月1日正式命名为“阿里山香林神木”。红桧为世界所罕有,材质优良,是台湾的珍贵经济用材。

实用

红桧材质优良,木材耐腐朽,含有扁柏酚及洛定酸,会散发芳香味,纹路美丽,质地良好,可供做建材,家具,雕刻等用途,同时木材耐湿性强,加工后有光泽,是台湾针叶树中的一级木材,为造船、制作家具及建筑的良好材料。木材耐腐朽,含有扁柏酚及洛定酸,会散发芳香味,纹路美丽,质地良好,可供做建材,家具,雕刻等用途,但是桧木心材容易腐朽,形成莲藕状空洞,俗称莲根材。木质中还含有一种香精油,香气经久弥远。

该种为亚洲东部最大的树木,木材优良,材质较轻软,耐韧性强,边材淡红黄色,心材淡黄褐色、有光泽、有香气。可供建筑、土木工程、桥梁、舟车、器具、家具等用材,宜选用造林。

科研

红桧被称为“亚洲树王”,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不但树形高大雄伟,而且也是有名的长寿树,在林海深处,二三千年的大树到处都是。它所隶属扁柏属Chamaecyparis,间断分布于中国台湾、日本和北美,对研究东亚、北美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有一定科学意义。

红桧的天然更新较复杂,一般只发现阔叶林中的老红桧或枯死木,却不见苗木,因而宣称红桧正灭绝,事实上并非如此。

同一山坡上,红桧族群常位居下坡段及溪谷,其地阳光量更形不足,且红桧种苗需光量较高。然而,台湾地体不断上升,河流不断下切,有助于红桧的更新。

红桧存在处,与台湾百馀条河川的向源侵蚀崩塌扇面相关,以陈有兰溪为例,金门峒大断崖以降的河谷两岸即为红桧的潜在发展区,从中梭巡,借助冬季红桧黄褐叶片,很轻易地找出红桧族群之所在。

红桧之所以长存,实与台湾高山植物之由基质断续性形成合宜生育地如出一辙,整体而言,高山岛的台湾系由地体变动之或迟或速所缔造的状况,决定基本模式,复由各物种族群的诸项生态幅度,含对各环境因子的“线性计划(数学意义)”、族群基因之庞多变异、机缘等等的整合效应所道致于改由人为开发或破坏所掌控。

天然桧木更新以溪谷、溪涧地体变动,创造破空而发生,此外,形成桧木之后的孔隙更新亦甚活跃,因而造成许多三代木现象。

阿里山以及全台湾红桧林内盛行所谓三代木,也就是靠枯死木倒塌后,破空,而苗木发生在倒木上,重覆而形成祖父母、父母亲、儿女同现一地的跨骑现象。进一步说明三代木,指示著第一代红桧老死后主干横陈地表,由于苔藓层覆盖树干表层而保湿,桧木第二代种苗易于成活(且因第一代木倒塌后,其上方的天空裸露,提供新拓殖所需较充裕的阳光,功同裸地,复可占据空间,压制其他阔叶木入侵)于第一代枯干上,从第二代干基部分萌发新种苗(尚存活者)则谓第三代;三代木之第一代的老枝干所占据的圆筒体空间,显示原先老枯干远比根洞还要大。

除了地体变动的演替型更新、三代木或孔隙更新之外,红桧林在火灾之后,亦可大面积新。换句话说,台湾百馀条溪流在中、高海拔的活跃区,既是台湾最大降雨带,也是桧木林的原乡,生物与环境相辅相成。换句话说,台湾百余条溪流在中、高海拔的活跃区,既是台湾最大降雨带,也是桧木林的原乡,生物与环境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1.红桧的意思·泸江网

关键词:红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