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科学技术院(韩国公立研究型大学)

韩国科学技术院韩国公立研究型大学

韩国科学技术院(KoreaAdvanced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한국과학기술원),简称KAIST,也称韩科院、韩国科技院等。建于1971年,是坐落在韩国大田广域市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KAIST在2015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43位;在2014年的QS亚洲排名中位列第2位;在2014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50年以下院校百强排行榜》中,KAIST位列世界第三位。KAIST给包括国际学生在内的绝大多数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提供全额奖学金。

中文名

韩国科学技术院

简称

KAIST

创办时间

国家重点学科

韩国科学技术院法律学,韩国科学技术院应用数学

英文名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

类别

理工

学校类型

国立

所属地区

韩国大田广域市

现任校长

姜成模(Sung Mo Kang)

主要院系

自然科学院,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商学院

学校地址

大田广域市儒城区

世界排名

2015年QS世界大学排名43位

亚洲排名

2015年QS亚洲排名第3位

校名

KAIST韩语名为“한국과학기술원”,汉语名为“韩国科学技术院”,英语名为“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为“KAIST”。部分韩国人习惯按“KAIST”的发音称之为“카이스트”,部分中国人会称之为“韩科院”、“韩国科技院”、“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韩国先进科技学院”等等。

地理位置

韩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是一个半岛。南北较长,东西南北的气候不同。整体上属于温带气候,与同一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年气候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夏天炎热,春秋两季则天气晴朗,空所清爽,非常舒适。

大田广域市(韩文:대전광역시,英文:Daejeon)为韩国第5位的大城市,是大韩民国中西部的地方行政单位。 大田市原来属于忠清南道,但1989年成为国家直辖市,后来又改称广域市。现市内高级教育机关达到59所,学生人数超过110,000人。当地并拥有很多科学技术研究院。大田原为小村,1905—1914年铁路通过后兴起。1943年设市。是韩国中部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枢纽,韩国的六大城市之一。

校园氛围

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习和科研而准备的。在KAIST的校园内徜徉,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这里的人们说,区分 KAIST的白天和晚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所有的时间都是用来学习和研究的。学校的各种管理体系都是按24小时工作模式设计的;24小时实验课;图书馆24小时开放;宿舍24小时不锁门。

在这里,不仅许多试验和实习都排在晚上,甚至连考试也不例外。熄灯时间、早点名,这些名词对KAIST的学生来说已经很遥远了。在这里,除了一些热门的实验室会24小时安排实验外,似乎没有什么必须每天熬夜的理由。不过对KAIST的学生们来讲,这是一个无需议论的话题。

有的学生会24小时泡在试验里,然后再用24小时睡大觉。更多的人会早一点结束夜间的学习,为明天做好准备。夜晚,本来是学生们可以放松一下的时间,在花前月下谈天说地。但是在KAIST,你感觉不到这些。实验室里那种热烈的气氛、图书馆里面人满为患的场面,会让你感到,夜晚本来就应该这样度过。

应该说,是KAIST倡导的自由的学习环境,点燃了学生们求知的热情。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对自己的学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种自由也就形成了自觉的、习以为常的刻苦。 KAIST向学生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在这里,本科生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更有甚者,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学生们都可以不分年级,不分专业地自由选修,合格后即可以拿到学分。本科生如果在企业里实习成绩优秀,就可以用实习成绩代替毕业论文。

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韩国科学技术院以41的排名高居韩国大学第2位,同样闻名的还有该校高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极低的入学通过率。学校主校区位于韩国大田市,是一所世界顶级的公立理工院校,为了培养出具备国际水平的人才,该校也是韩国第一家开设学硕博连读制的院校。[1]

学生

从1975到2014年,KAIST为社会输送了48,398名毕业生,包括13,743名本科生,24,776名硕士生,9,879名博士生。根据2014年4月的统计数据,KAIST有10,146名学生,其中学士生3,980名,硕士生2918名,博士生3,518名。一部名叫《KAIST》的韩剧就是取材于KAIST学生的学习生活。

KAIST给包括国际学生在内的绝大多数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博士生可以免除兵役,KAIST是韩国唯一具有此资格的高校。此外,许多课程使用英语授课。根据韩国中央日报的排名数据,KAIST有超过80%的专业课程使用英语授课。

KAIST有自主而灵活的学制系统,而其他韩国院校要求遵循韩国政府制定的录取和课程要求。KAIST的学士学位生可以随意更改其专业。硕士生、研究生需要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才能毕业。

有来自超过60个国家、大约600名国际学生就读于KAIST,使KAIST成为全韩国民族多样化最明显的学校。

毕业后,超过70%的学士生选择升学,其中50%留在KAIST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45-50%的学生通过KAIST的预录取进入KAIST,这样他们就可以跳过高中的最后一学年。另外,很多学生选择KAIST的硕博连读项目,因而他们中很多人在拿到博士学位时不足30岁。

韩国科学技术院中国学人学者联合会

韩国科学技术院中国学人学者联合会(KACHA)是由在韩国科学技术院求学和工作的中国人组成的联合会,由中国驻韩大使馆及韩国科学技术院国际交流处共同管理。

科研水平

KAIST拥有具备国际水准的教育、研发设施,实施学士、硕士和博士连读制度,采用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为韩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调查,该院毕业生大部分进入韩国民间大企业、研究所和教育机构、政府机关,用人机构满意度达90.3%;截至2003年,在全国总计20,821名教授中,有10%毕业于该院。

KAIST现建有尖端科学研究所、科学英才教育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纳米科学技术研究所、机械技术研究所和人工卫星研究中心、脑科学研究中心、半导体设计教育研究中心等共9家研究所、34家研究中心(国家指定的研究中心有9家)及62家不同领域的研究室,堪称韩国基础和高技术研究的摇篮。2003年该院研究经费为1,151亿韩元(约合1亿美元),研究课题973个,教授人均科研经费2.47亿韩元。截至2003年末,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3,114篇,其中国外刊物22,077篇;2003年在SCI发表论文1,577篇,教授人均4篇。2003年注册专利261项,其中国内和国外分别为181项和80项。该院建有技术创新中心和新技术事业支援团及专业孵化器,迄今毕业生成功地创办了580余家高技术风险企业。

合作企业

KAIST既承担国家课题研究,同时也接受企业委托开发,与三星电子、现代电子、LG半导体、SK通信等多家著名企业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根据企业需求从事课题共同研究和定向人才培养,所需经费由相关企业提供。虽然KAIST的历史不长,但是其毕业生活跃在韩国的三星电子、LG电子、现代汽车、电信等很多大企业。

国际交流

截止2014年,KAIST已经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中国等世界62个国家的253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每年频繁地开展学者互访、学生交换、信息互通和合作研究。

发展目标

KAIST的未来发展目标,是通过不断增加投入,改革体制、更新设施和提高教研质量。在今后五年内,政府将投资1000亿韩元对其予以资金支持。具体实施项目包括招聘具有世界水平的教授、对成绩显著的优秀教授予以重奖等,同时进行课程改革,将增设艺术、商务、医学、法学等专业课程。

图书馆

国家数字科学图书馆成立于2001年5月,是韩国国家电子图书馆成员之一,截至2003年11月,已有注册读者50,000人。馆内收藏了40,000多种学术杂志,可供检索的科技资源极其丰富,时刻与世界科技发展保持同步,为师生们的科研工作提供帮助。数字科学图书馆共有五层,可以提供1,291 个座位。实行开架借书制度,读者可以自己找到所需要的资料。教工每次至多可以借20本书,借期30天,学生每次可借10本书,借期15天。

参考资料

1.韩国科学技术院·飞快网

关键词:韩国科学技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