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开关(明朝海禁事件)
隆庆开关明朝海禁事件
隆庆开关指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也有学者估算,“由万历元年(157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七十二年间,合计各国输入中国的银元由于贸易关系的至少远超过一万万元以上”。这为大明帝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为张居正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日后在内忧外患中挣扎的明朝提供了延长寿命的资本。
中文名隆庆开关
开放政策
明穆宗
民间私人贸易合法化
明朝中后期
影响
早期的海禁主要是禁商业,虽然郑和曾下西洋但那是属于朝贡。郑和以后明政府一直垄断着明朝的海上贸易,这也为政府提供了不少的财政收入。由于海盗和倭寇的猖獗海禁政策变得更加严格,直至隆庆年间明政府调整海禁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海禁解除后大量的白银流入明朝,明朝在短短数十年间海上贸易额直逼宋朝,但也使明朝陷入难以逆转的财政危机。 我们普遍认为明清闭关锁国使得中国失去了对外交流的机会,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明朝的闭关锁国并不是全面封闭,一开始实行“官贸”开放之后变成“民贸”。
清朝则实行的是“民贸”官制,清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出海重量登记,关税自定、四口通商(一口通商针对英国,其他国家仍然可以四口通商)等。相较于明朝的海贸的杂乱无章,清政府的海贸政策虽狭隘但有序。很大程度是吸取了明朝由于开关不当造成的通货膨胀先例。[1]
参考资料1.隆庆开关对中国的影响·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