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龙(白垩纪晚期的恐龙)
甲龙(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6800至6600万年前。
界
动物界
鸟臀目
装甲亚目
甲龙科
甲龙族
大面甲龙
甲龙
Solid lizard
Ankylosaurus
美国
分类
甲龙是甲龙科的模式属。甲龙科是甲龙下目的成员,当中包括了结节龙科。甲龙的起源备受争议,有几个分析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它在甲龙科内的实际位置却未有定案。甲龙及包头龙常常被认为是姊妹分类。但是,其它分析发现这些属是在不同位置。需要更多的发现及研究才可以澄清这个情况。
形态特征
甲龙身体上部覆盖着厚厚的鳞片,背上有两排刺,头顶有一对角。甲龙有个像高尔夫球棒一样的尾巴。它的四只腿都是短的,脖子也很短,脑袋是宽宽的。
甲龙生存于白垩晚期,同时有许多肉食性恐龙。它的骨质、钉状的骨板与锤状的尾巴(又称尾锤)能提供很好保护作用,它的骨骼在蒙他那州发掘到,属于恐龙族群中最后灭绝的一支。
面部长满骨头甲壳的甲龙可能会以此来躲避捕食者,但带着这层护甲尤其是“头盔”会非常热。新的研究表明,为了保持凉爽,甲龙进化出了长着血管的复杂而曲折的鼻腔,这些血管有助于控制热量变化。通过CT扫描建立的研究模型还表明,研究人员估计,甲龙可能会把它们吸入的空气温度调低至20摄氏度,从而在体内生成较凉的血液并输送入脑部,从而避免脑部过热。[3]
甲龙化石标本
由布朗带领的研究队于1906年在蒙大拿州的地狱溪地层发现大面甲龙的模式化石(编号AMNH 5895),包括一部分头骨和在已知标本中最完整的后颅【部分头骨、两颗牙齿、五颈椎、十一个背椎、三个尾椎、肋骨、右肩胛乌喙骨、皮内成骨;新确认的材料包括上颌骨碎片,右颧骨,左颧骨和方轭骨,两个荐椎。体长605cm(直线),肋骨相对最宽,头部相对最小,是相对最胖的标本。AMNH 5895的脊椎有老年个体的病变特征。
于1910年,布朗在艾伯塔省发现了大面甲龙的第三个标本(编号AMNH 5214)。编号AMNH 5214标本保存最完好的头骨和唯一保存完好的尾棒。以上的两个标本都存放于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体长552cm。AMNH 5214的postorbital–squamosal和头骨高度融合,是头部骨成熟的体现。
甲龙最大的头颅骨(编号NMC 8880)是由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于1947年于艾伯塔省发现,并已存放于加拿大自然博物馆。是最大的甲龙标本之一,体型可达7米,3.84吨。鳞骨角突发达。NMC 8880的postorbital–squamosal和头骨高度融合,是头部骨成熟的体现。
CCM V03,零碎的尾锤柄。是最大的甲龙标本之一,体型可达7米。宽度/长度和放大到NMC 8880尺寸的AMNH 5214相等,但是侧面高度略低。
布朗在怀俄明州的兰斯地层发现一只大型的兽脚亚目恐龙的化石(编号AMNH 5866),于1905年命名为「Dynamosaurus imperiosus」,但已被归入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连同编号AMNH 5866标本,及多于75块不同大小的甲板,都被认为是Dynamosaurus。但是,这些甲板都与大面甲龙的甲板一致,极有可能其实是属于大面甲龙的。该标本存放于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几个单独的皮内成骨(RSM P99.1, RSM P99.4),由Burns于2009年描述。
新墨西哥州白杨山组地层亦发现了一具可能属于甲龙的化石。
甲龙参考资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