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隆冬(汉语成语)

数九隆冬汉语成语

冬至是农历第二十二个节气,亦称“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开始,九天一个“九”,总共九个“九”,数到八十一天时,在南方,便“九尽桃花开”了。从气象的角度说,大致每九天一股寒潮,老百姓们称之“作九”,往往发生在前一个“九”的尾巴;从畏寒的心理方面谈,“九”与“久”谐音,言寒天漫长。古人每逢冬至,就逐日消寒,巴望春天早点降临。明代《帝京景物略》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数九隆冬:指冬天最冷的时候。

中文名

数九隆冬

拼音

shǔ jiǔ lóng dōng

近义词

数九寒天

反义词

三伏盛夏

例子

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1](《姥姥的剪纸》)

出处

笑源《姥姥的剪纸》,已编入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科书。

参考资料

1.《姥姥的剪纸》阅读答案·普学网

关键词:数九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