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隙(医学科名词)

阴离子隙医学科名词

阴离子隙,也称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浓度间的差值,即AG=UA—UC。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ndetermined anion,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ndetermined cation,UC)的差值。由于细胞外液中阴阳离子总当量数相等,故有:已测定阳离子(Na+)+未测定阳离子(UC)=已测定阴离子(Cl-+HCO3-)+未测定阴离子(UA)。

中文名

阴离子隙

外文名

AG

别名

阴离子间隙

含义

可测定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的差值

定义

阴离子间隙可根据血浆中常规可测定的阳离子(Na+)与常规测定的阴离子(Cl-和HCO3-)的差算出,即AG={[Na+]+[K+]}-{[Cl-]+[HCO3-]}。AG的正常值为8--16mmol/l,平均值为12mmol/l。目前多以AG>16mmol/l作为判断是否有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界限。

指血清中所测定的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之差。它可鉴别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增高: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如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计算

肝素抗凝动脉血2ml,抽血后要求严加密封,不能接触空气,立即送检,天热可放冰箱中。并记录当时患者体温。

阴离子隙是指血清中所测定的阳离子总和与阴离子总和之差。可根据血清中的Cl-、Na+、K+、HCO3一等离子的含量计算所得。其公式为:AG=(Na++K+)-(Cl-+HCO3-),由于血清中K+浓度很低,且相当恒定,故上式可简化为:AG=Na+-(Cl-+HCO3-)。

正常参考值: 12±4mmol/L(AG正常参考值为8~16mmol/L,平均12mmol/L)。

价值

临床意义

临床上利用血清主要阴、阳离子的测定值即可算出AG值,它对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及类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疾病过程中,因代谢紊乱,酸性产物增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症状最为多见。缺氧时乳酸产生过多;患者不能进食或糖尿病时等脂肪代谢紊乱,导致酮体增加;菌血症、烧伤等组织大量破坏,蛋白质分解,使得含硫产物增多等,这一系列酸性代谢产物在血液酸、碱缓冲过程中,消耗了血液中的HCO3-,并使乳酸根、乙酰乙酸根、硫酸根等阴离子增加。机体为保持阴、阳离子平衡,在Na、K变化不大而阴离子酸性产物增加的情况下造成细胞内Cl的转移,使血浆中HCO3-和Cl之和减少,AG比值升高。

AG比值异常可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两种情况,临床上以升高多见,并且临床意义较大。AG升高多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全过程:

肾功能不全导致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时,引起磷酸盐和硫酸盐的储留。

严重低氧血症、休克;组织缺氧等引起乳酸堆积。

饥饿、糖尿病患者脂肪动用分解加强,酮体堆积。

从AG分析,可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高AG代谢性酸中毒及AG正常代谢性酸中毒(如高血Cl代谢性酸中毒)。

根据AG水平高低,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并可作为治疗的参考。

食疗分析

1. 血尿酸高:肾损、食含嘌呤的食物过多。

车前子、金钱草降尿酸,少食浓肉汤、动物内脏、浓鸡汤,沙丁鱼、小鱼干、凤尾鱼、牡蛎等含嘌呤高的食物。

2. 血磷高:肾脏排磷减少、肾衰、摄食含磷食物过多

补钙,调节钙磷比例,日磷摄入量不超过推荐量700毫克,保护肾脏,使排磷正常,吃含磷但不易被吸收利用的杂粮。

3. 阴离子隙低:临床表现为低白蛋白血症,原因为肠丢失、肝硬、脾大、肾衰、肝合成不足、淋巴阻塞、甲亢。

补充优质蛋白,三七、丹参缩软肝脾,夏枯草、地丁促进淋巴转化。

4.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劳累、油腻、药物、心梗、肝硬化。五味子降转氨酶,少吃油腻、肥肉。

5. 乳酸脱氢酶高:心梗、肌营养不良、心肌炎、容血性贫血、肝硬

这是糖酵解酶,生地、玄参、山药、黄精、黄芪、白术降血糖。[2]

6. 羟丁酸脱氢酶高:红细胞破坏过多、心梗。

黄芪、大枣补血。

7. 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高:心梗、药物

8. 总胆汁酸高:慢肝损、门静脉短路(胆汁反流的原因)

消胆胺抑制胆酸吸收。

9. 高密度脂蛋白低:冠心病

补充蛋白质。

10. 中性粒细胞减少:脾亢、药物诱发、病毒、伤寒

补充烟酸含量丰富的食物。麦芽、苡仁健脾。补充过氧化氢酶丰富的无花果。

11. 淋巴细胞减少:接触放射线、皮质激素高;抗辐射、健脾、护肾、养血

参考资料--1--
关键词:阴离子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