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叶永烈创作的文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叶永烈创作的文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当代作家叶永烈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此文主要是用多个事例论证并告诫了人们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全文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闪烁着知性之美、智慧之美。此文被选为2017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0课课文、2017年鲁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8课课文、2019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5课课文、2019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5课课文。

作品名称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作品别名

一百个问号之后

作者

叶永烈

创作年代

1981年

作品出处

《叶永烈文集》

文学体裁

议论文

第一部分

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

运用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然后,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第三部分

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1]

小学课文

此文章已经被加入小学语文课本中。已加入上海市语文书试用版六年级下半学期21课;人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下半学期第二十课;鲁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第26课。

作者著作

叶永烈著有长篇纪实文学《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陈云之路》、《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傅雷与傅聪》、《梁实秋的黄昏恋》,科普小说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合作)、《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国福尔摩斯》,纪实文学集《叶永烈文集》(50卷)、《叶永烈自选集》(7卷)、《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陈伯达传》、《反右派始末》、《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行走美国》、《行走俄罗斯》、《行走中国》,中短篇小说集《爱的选择》,散文集《叶永烈笔下风情》,杂文集《人才成败纵横谈》,寓言集《侦探与小偷》,相声集《圆溜溜的圆》等,共出版文学著作150余部。

参考资料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材简介·查字典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