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汉语汉字)
靡,汉字常用字(一级字),读作mí或者mǐ,文字始见于《说文》小篆。本义为散乱、倒下,由本义又引申为蔓延、分散等;由分散义,引申为损坏、磨损;由损坏义,引申为消灭;由消灭义,引申为尽;由尽,引申为浪费等。
中文名靡
mí;mǐ
非
iclmy
tgfk
常用字、一级字
上声四纸
上下结构
劘‘?、?、?、?、?
ㄇㄧˊ;ㄇㄧˇ
19
4131234123421112111
基本区U 9761
00211
读音修订
1985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靡(一)mí~费(二)mǐ 风~ 委~ 披~
2016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中,新审定:靡 统读 mí 。但改后的审议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详细释义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mí | 名词 | 水边,河岸 | bank of;waters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明月珠子,玓瓅江靡。 | |
mí | 动词 | 浪费 | waste | 《战国策·秦策》:而百姓靡于外。 《礼记·少仪》:国家靡敝。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不随俗靡。 汉·贾谊《论积贮疏》:靡之者。 | 奢靡;靡货;靡靡;靡丽 |
消失 | die out | 《西游记》: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 | 靡散;靡碎 | ||
烂 | rot;fester | 《庄子·胠箧》:子胥靡。 | |||
切磋,研究 | compare notes;research | 《荀子·性恶》: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 |||
摩擦,接触 | rub;scrape | 《庄子·马蹄》:喜则交颈相靡。 | |||
mǐ | 动词 | 无,没有 | no;not | 《诗·邶风·泉水》:有怀于卫,靡日不思。郑玄笺:靡,无也。 晋陶潜《桃花源诗》: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宋沈括《〈梦溪笔谈〉自序》:下至闾巷之言,靡所不有。 郭沫若《怀念董老》诗:革命功高誉未过,九旬寿考靡蹉跎。 | 靡有孑遗 |
散乱,顺风倒下 | disperse;blown away by the wind | 《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晋潘岳《闲居赋》: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唐王维《送友人归山歌》之二:水惊波兮翠菅靡,白鹭忽兮翻飞。 | 风靡;委靡;披靡,靡拉;靡披;靡徙;靡敝;靡然 | ||
蔓延 | spread | 靡迤 | |||
mǐ | 形容词 | 细腻,细密 | meticulous | 《楚辞·招魂》:靡颜腻理。 | 靡密:靡曼;靡颜腻理 |
华丽,美好 | tender;fine | 《庄子·天下》: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 | 靡曼 | ||
缓 | slow | 《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 | 靡迤;靡靡 |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披靡也。从非麻声。
说文解字注
柀靡也。
柀各本作披。今正。柀靡、㬪韵字。旇下曰。旌旗柀靡也。项羽传。汉军皆柀靡。颜师古、张守节皆普彼反。葢其字本作柀。从木。析也。写者譌从手。柀靡、分散下垂之皃。易中孚九二曰。吾与尔靡之。孟、王皆曰。散也。凡物分散则微细。引申之谓精细可喜曰靡丽。尔下曰丽尔犹靡丽也是也。又与亡字、无字皆双声。故谓无曰靡。
从非。麻声。
文彼切。古音在十七部。
康熙字典
《唐韵》文彼切。《广韵》文被切。《集韵》母被切。《韵会》母彼切。
又《玉篇》:侈靡,奢侈也。《周礼·地官·司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注:靡,谓侈靡也。《礼·檀弓》:若是其靡也。《战国策》:专淫逸侈靡。
又《扬子·方言》:私小也。秦晋曰靡。注:靡,细好也。司马相如《上林赋》:靡曼美色于后。注:张揖曰:靡,细也。
又《尔雅·释言》:靡,无也。《书·咸有一德》:命靡常。《诗·邶风》:靡日不思。扬雄《解嘲》:胥靡为宰。注:张晏曰:靡,无也。言相师以无为作宰者也。
又《玉篇》:罪累也。《诗·周颂》:无封靡于尔邦。传:封,大也。靡,累也。疏:奢侈淫靡,是罪累也。
又《书·毕命》:商俗靡靡。疏:韩宣子称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靡靡者,相随顺之意。《史记·淮隂侯传》:燕从风而靡。
又《儒林传》:靡然鄕风。
又《史记·殷本纪》:说为胥靡。注:靡,随也。古者相随坐,轻
又《诗·王风》:行迈靡靡。传:靡靡,犹迟迟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敞望靡徙。注:靡徙,失正也。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登降施靡。注:施靡,犹连延。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明月珠子,玓瓅江靡。注:靡,崖也。 又胥靡,周地。见《左传·定六年》。
又《礼·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注:靡草,荠葶苈之属。
又《集韵》《韵会》《正韵》
又扬子《方言》:靡,灭也。《孟子》:靡烂其民而战之。《前汉·景十三王传》:日夜靡
又《越语》:靡王躬身。注:靡,损也。《战国策》:寡人屈于内,而四国靡于外。荀子《君道篇》:无靡费之用。又与
又《集韵》:眉波切,音摩。散也。
又《左传·成二年》:师至于靡筓之下。注:山名。《释文》:靡,如字,又音摩。
又庄子《齐物论》:与物相刃相靡。荀子《性恶篇》: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注:磨,切也。《史记·淮南王衡山王传赞》:亦其俗薄臣下渐靡使然也。
又《集韵》:莫加切,音麻。收麻,县名,在益州,外靡药草所出。《前汉·地理志》:益州郡收麻县。注:李奇曰:靡音麻,卽升麻,杀毒药所出也。
又《集韵》《韵会》
又扬雄《甘泉赋》:今朝廷纯仁,遵道显义。幷包书林,圣风云靡。注:师古曰:靡,
《说文解字》书影
《说文解字注》书影
字形书法
书法对比
书法演示
书法欣赏
楷书
行书
草书
音韵汇集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靡 | 广韵 | 止 | 上 | 纸 | 明 | 开口呼 | 三 | 次浊 | 文彼切/靡为切 | mjĕ | |
集韵 | 止 | 平 | 支 | 明 | 开口呼 | 三 | 次浊 | 忙皮切 | miɛ | ||
果 | 平 | 戈 | 明 | 合口呼 | 一 | 次浊 | 眉波切 | muɑ | |||
假 | 平 | 麻 | 明 | 开口呼 | 二 | 次浊 | 谟加切 | ma | |||
止 | 上 | 纸 | 明 | 开口呼 | 三 | 次浊 | 母被切 | mjɛ | |||
止 | 去 | 寘 | 明 | 开口呼 | 三 | 次浊 | 縻詖切 | mjɛ | |||
韵略 | 上 | 纸 | 母被切 | ||||||||
增韵 | 平 | 支 | 忙皮切 | ||||||||
上 | 纸 | 母被切 | |||||||||
去 | 至 | 明祕切 | |||||||||
中州 | 平 | 齐微 | 谟悲切 | ||||||||
上 | 齐微 | 忙彼切 | |||||||||
上 | 齐微 | 忙悔切 | |||||||||
洪武 | 平 | 支 | 明 | 莫 | 次浊 | 忙皮切 | mie | ||||
上 | 荠 | 明 | 莫 | 次浊 | 莫礼切 | mi | |||||
去 | 霁 | 明 | 莫 | 次浊 | 弥计切 | mi |
参考资料
1.靡·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