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志(1983年张华勋导演的电影)
《武林志》是由李俊峰、李德玉主演的动作电影,由张华勋执导,于1983年在中国公映。
影片主要讲述了武林高手东方旭原本与世无争,但为了维护民族大义,他忍受失女之痛,与俄国力士达得洛夫展开拼死较量,最终以八卦掌取胜的故事。
中文名武林志
Deadly Fury
动作
北京电影制片厂
中国大陆
Crossroads Productions Inc.(美国)
张华勋
张华勋、谢洪
李俊峰、李德玉
100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彩色
tt0200292
1983年(中国)1989-11-06(美国)
演员角色
李德玉
何大海
张云溪
神掌李
戈春艳
郜莲芝
艾海提
达得洛夫
庞万灵
图拉也夫
葛存壮
梁守仁
瓦尔斯
毕契卡
封锡钧
段耀宗
朗斯
米莎
李俊峰
东方旭
江庚辰
宋卿
刘烈红
牛武
柴建朝
王俊
王利平
刘铁柱
郭良
小栓子
许敏勇
小四
吴建珍
翠香
熊洋静
东方玉荣
曹增银
酒店老板
封顺
旅店老板
杨家宝
公证裁判
角色
李德玉
何大海
张云溪
神掌李
戈春艳
郜莲芝
艾海提
达得洛夫
庞万灵
图拉也夫
葛存壮
梁守仁
瓦尔斯
毕契卡
封锡钧
段耀宗
朗斯
米莎
李俊峰
东方旭
江庚辰
宋卿
刘烈红
牛武
柴建朝
王俊
王利平
刘铁柱
郭良
小栓子
许敏勇
小四
吴建珍
翠香
熊洋静
东方玉荣
曹增银
酒店老板
封顺
旅店老板
杨家宝
公证裁判
制作人 | 封增林、于学书 |
导演 | 张华勋 |
副导演(助理) | 孙敏、许天侠 |
编剧 | 张华勋、谢洪 |
摄影 | 关庆武、颜军生(副摄影) |
配乐 | 王立平 |
剪辑 | 苏鸿文 |
道具 | 郝广良、祝天友 |
美术设计 | 张先得、郑会文 |
动作指导 | 张文广(武术顾问)、门惠丰(武术教练)、安天荣(武术教练) |
造型设计 | 张万象(化妆) |
服装设计 | 蔡培新(服装设计)、崔宁(服装)、王建琴(服装) |
视觉特效 | 刘万富 |
灯光 | 倪宗泽 |
录音 | 来启箴 |
布景师 | 傅正琦(置景)、王新国(绘景)、宗万祥(置景)、田清保(置景)、魏风(绘景)[2] |
角色介绍
何大海
演员 李德玉
四十岁,神州武术馆的馆主。刚强勇猛,粗犷豪迈,锋芒外露,喜欢逞霸逼人,有门派之见,不容他人。但他和东方旭一样坚守民族大义,不受外侮。在逐步消除隔阂后,他与东方旭肝胆相照,最后为保护东方旭而牺牲。
东方旭
演员 李俊峰
三十五岁。命运坎坷,带着一家人以卖艺为生。性格沉稳,精诚尚武,武艺高强却不争强斗狠,含而不露,朴实厚道,有顽强的毅力,虚心好学,尊老爱幼。虽然生活艰苦,但有志有节,蔑视钱财,正气凛然,富于爱国主义精神。
神掌李
演员 张云溪
六十岁。表面上是平凡的江湖郎中,实际是一位身怀绝技、饱经沧桑的武林志士,与东方旭的岳父郜海明是师兄弟。在与八国联军的斗争失败后隐姓埋名浪迹江湖。他不但把八卦掌传给东方旭,更教给东方旭为人之德。
郜莲芝
演员 戈春艳
二十八岁。东方旭的妻子,出身武林世家,从小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活的磨练。吃苦耐劳,端庄贤淑,与丈夫同甘共苦,对义妹和女儿体贴关怀。虽然文化水平不高,有些偏狭的看法,但识大体顾大局。
达得洛夫
演员 艾海提
三十二岁。沙俄大力士,号称打败四十六国无敌手。他骄横暴戾,目空一切,认为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愚昧低能,不堪一击。其父是沙俄贵族,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担任骑兵队长,被义和团打死,他来中国打擂,就是要以中国武师的血悼念父亲的亡灵。
图拉也夫
演员 庞万灵
六十岁。1884年就来到中国,靠经商剥削致富的“中国通”,既是俄租界的董事长,又是绿宝石洋行经理。他为人圆滑、世故,老练而又奸诈,是沙俄帝国主义者从经济上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帮凶。
梁守仁
演员 葛存壮
五十多岁,绿宝石洋行的买办。他是受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培养起来的走狗,在中国人面前是狼,在外国主子面前是羊。他对主子尽心尽力,尽职尽忠,看起来彬彬有礼,富于教养,而实际诡计多端。
牛武
演员 刘烈红
绿宝石洋行豢养的打手头子,中华武林的败类,狡猾、阴险、刁钻、凶恶、狠毒,色厉内荏,欺软怕硬,仗着洋人势力欺压中国同胞。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3][4][5]
获奖时间获奖奖项
获奖方
1984年
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二等奖
《武林志》
幕后制作
创作缘起和主旨
获奖奖项
获奖方
1984年
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二等奖
《武林志》
1980年,张华勋拍摄的《神秘的大佛》在引起争议的同时,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支持,他从观众的评价中认识到,中国观众是热爱中华武术的,于是,他想就电影反映武术题材做一次专门的探索,开始了《武林志》的创作。为了拍摄《武林志》,张华勋除了翻阅书籍文献之外,先后访问了几十位武术家、武术教练和运动员,三次参加全性武术大赛,到沧州、衡水、石家庄、天津等地深入生活,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对近代史上霍元甲、王子平武等武术家爱国事迹的梳理,主创人员确定了影片主题思想是通过集中概括武林志士的斗争和命运来反映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表现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精神。
影片风格的确定
在筹拍过程中,剧组主创人员面临着影片是拍成艺术片还是拍成功夫片的选择。有的演员主张学习港台功夫片,谁功夫好、打得好就多给谁镜头。张华勋没有采纳这样的意见。
在前期采风过程中,张华勋认识到中华武术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上存在对于武术的偏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港台功夫片强调娱乐性,缺少严肃性,也影响了人们对于武术的看法。因此,他认为要拍武术题材绝不能抄袭港台的路子,拍一部社会主义的新型武术片才应该是追求的目标。他反复给演职员们说明,作为一部武术题材艺术片,《武林志》不能违背真实的原则,不能脱离人物和情节发展的需要。他确定的原则是:武术功夫展示要符合揭示主题思想的需要,服从人物刻画的需要,不能为打而打、搞武术技巧的卖弄。
演员选择与指导
张华勋对演员的要求是“文武并重”,选择演员时,遵循三条原则:首先,凡是角色要表现武功的都选武术行家;其次,演员的气质必须符合角色要求;最后才是演员的形象。根据这些原则,他选定了李俊峰、李德玉等武术行家担任主演,又请到京剧武生演员张云溪扮演神掌李。艾海提是足球教练,本来不会武术,张华勋考虑到他有运动员的体格基础,气质形象都相宜,所以选择他扮演俄国大力士。
实际拍摄中,由于演员们是第一次拍摄电影,在表演上遇到了很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张华勋加强了文戏的排练,针对每个演员的特点进行辅导。比如,李俊峰一开始没有把握好东方旭的性格,在与何大海对打时总想还手。经过张华勋为他分析人物和他自己反复琢磨,后来的戏越拍越顺利。饰演郜莲芝的戈春艳是李俊峰的学生,在拍片时她还没有谈过恋爱,却要扮演妻子和母亲,所以排练时,无论夫妻关系还是母女关系都放不开来演。导演在帮她消除思想顾虑的同时,还让扮演东方玉蓉的小演员和她同吃同住培养感情。
武术设计因人而异
张华勋针对不同人物的性格对片中武术招式进行总体设计。东方旭性格朴实,因此为他选择了沉稳遒劲、柔中见刚的内家拳——八卦掌;何大海勇猛刚强,就选用劈挂、戳脚、翻子等拳术;外商的走狗牛武则选用鹰爪拳表现他的阴险;为了表现达德洛夫的见多识广,除了表现他会拳术外,还让他展示了一点中国武术动作、法国踢腿术以及空手道。
幕后
影片以朴素的结构方法,把武术作为特殊手段,着力刻画人物,揭示思想,集中反映武林之志,实质上是体现中华民族的骨与魂。 影片强调武德的情节和刻苦磨砺武功的细节。它把“打”置于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中,使“打”符合人物性格塑造和内心世界的刻画,把“打”真实合理地融汇于历史的典型环境之中。主人公坎坷的命运和悲壮的武术生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光荣斗争历史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该片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二等奖[6]。
影片评价
198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张华勋将清朝末期一群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联合发扬民族精神,奋激抵抗外来挑衅的故事搬上银幕。影片云集当时中国武术界顶尖高手李俊峰、李德玉、刘烈红等,通过真实的动作、明快的剪辑和紧凑的故事,将主人公东方旭、何大海等精湛的功夫,中华武术所蕴含的正义精神及武德展现的淋漓尽致。影片公映时,引起了观众强烈共鸣。[7](CCTV评)
参考资料1.《武林志》剧情·1905电影网
2.电影《武林志》(1905电影网/2018)片头字幕00:20-03:13 ·1905电影网
3.《武林志》37年,功夫电影必打一个老外,就从这部电影流行起的 ·搜狐网
4.何大海(电影《武林志》中的人物)·夏草百科
5.武林志 主要演员·搜视网
6.武林志 (1989)幕后花絮·1905电影网
7.《流金岁月》?武打片《武林志》·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