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东汉末年大臣、汉末群雄之一)
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人。汉末群雄之一。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剌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
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剌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四月,因战事上为曹操大败,徐州大半几乎遭兵祸所害,以致过度忧劳而逝,享年六十三岁。他死后,张昭为其撰悼文(《徐州刺史陶谦哀辞》)
本名陶谦
东汉末年
汉人
丹阳郡丹阳县(今安徽当涂东北)
132年月日
逝世日期主要作品
《奏记朱儁》
击破徐州黄巾,恢复生产
男
安东将军 徐州牧 封溧阳侯
字恭祖
安东将军、徐州牧
溧阳侯
三让徐州
少有异表
吴书曰:谦父,故余姚长。谦少孤,始以不羁闻于县中。年十四,犹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皆随之。故苍梧太守同县甘公出遇之涂,见其容貌,异而呼之,住车与语,甚悦,因许妻以女。甘公夫人闻之,怒曰:“妾闻陶家儿敖戏无度,如何以女许之?”公曰:“彼有奇表,长必大成。”遂妻之。
性格刚直
吴书曰:谦性刚直,有大节,少察孝廉,拜尚书郎,除舒令。郡守张盘,同郡先辈,与谦父友,意殊亲之,而谦耻为之屈。与觽还城,因以公事进见,坐罢,盘常私还入,与谦饮宴,或拒不为留。常以舞属谦,谦不为起,固强之;及舞,又不转。盘曰:“不当转邪?”曰:“不可转,转则胜人。”由是不乐,卒以构隙。谦在官清白,无以纠举,祠灵星,有赢钱五百,欲以臧之。谦委官而去。
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后边章、韩遂为乱,司空张温衔命征讨;又请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而谦轻其行事,心怀不服。及军罢还,百寮高会,温属谦行酒,谦觽辱温。温怒,徙谦于边。或说温曰:“陶恭祖本以材略见重于公,一朝以醉饮过失,不蒙容贷,远弃不毛,厚德不终,四方人士安所归望!不如释憾除恨,克复初分,于以远闻德美。”温然其言,乃追还谦。谦至,或又谓谦曰:“足下轻辱三公,罪自己作,今蒙释宥,德莫厚矣;宜降志卑辞以谢之。”谦曰:“诺。”又谓温曰:“陶恭祖今深自罪责,思在变革。谢天子礼毕,必诣公门。公宜见之,以慰其意。”时温于宫门见谦,谦仰曰:“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温曰:“恭祖痴病尚未除邪?”遂为之置酒,待之如初。
罢兵诏
吴书曰:曹公父于泰山被杀,归咎于谦。欲伐谦而畏其强,乃表令州郡一时罢兵。诏曰:“今海内扰攘,州郡起兵,征夫劳瘁,寇难未弭,或将吏不良,因缘讨捕,侵侮黎民,离害者觽;风声流闻,震荡城邑,丘墙惧于横暴,贞良化为髃恶,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今四民流移,托身他方,携白首于山野,弃稚子于沟壑,顾故乡而哀叹,向阡陌而流涕,饥厄困苦,亦已甚矣。
虽悔往者之迷谬,思奉教于今日,然兵连觽结,锋镝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见系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诏书到,其各罢遣甲士,还亲农桑,惟留常员吏以供官署,慰示远近,咸使闻知。”谦被诏,乃上书曰:“臣闻怀远柔服,非德不集;克难平乱,非兵不济。是以涿鹿、阪泉、三苗之野有五帝之师,有扈、鬼方、商、奄四国有王者之伐,自古在昔,未有不扬威以弭乱,震武以止暴者也。臣前初以黄巾乱治,受策长驱,匪遑启处。
虽宪章敕戒,奉宣威灵,敬行天诛,每伐辄克,然妖寇类觽,殊不畏死,父兄歼殪,子弟群起,治屯连兵,至今为患。若承命解甲,弱国自虚,释武备以资乱,损官威以益寇,今日兵罢,明日难必至,上忝朝廷宠授之本,下令群凶日月滋蔓,非所以强干弱枝遏恶止乱之务也。臣虽愚蔽,忠恕不昭,抱恩念报,所不忍行。辄勒部曲,申令警备。出芟强寇,惟力是视,入宣德泽,躬奉职事,冀效微劳,以赎罪负。”
又曰:“华夏沸扰,于今未弭,包茅不入,职贡多阙,寤寐忧叹,无日敢宁。诚思贡献必至,荐羞获通,然后销锋解甲,臣之愿也。臣前调谷百万斛,已在水次,辄敕兵韂送。”曹公得谦上事,知不罢兵。乃进攻彭城,多杀人民。谦引兵击之,青州刺史田楷亦以兵救谦。公引兵还。臣松之案:此时天子在长安,曹公尚未秉政。罢兵之诏,不得由曹氏出。
哀辞
吴书曰:谦死时,年六十三,张昭等为之哀辞曰:“猗欤使君,君侯将军,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憬憬夷、貊,赖侯以清;蠢蠢妖寇,匪侯不宁。唯帝念绩,爵命以章,既牧且侯,启土溧阳。遂升上将,受号安东,将平世难,社稷是崇。降年不永,奄忽殂薨,丧覆失恃,民知困穷。曾不旬日,五郡溃崩,哀我人斯,将谁仰凭?追思靡及,仰叫皇穹。呜呼哀哉!”
让徐州
三让徐州这件事既有史实,又有虚构。具体说,“让徐州”是史实,而“三让”则是虚构的。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陶)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这说明,陶谦在临死时的确曾安顿徐州官员将徐州后事交给刘备,也就是“让”过徐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陶谦是在死的时候才“让”的,准确地说这也不是“让”,而是将徐州这个庞大的遗产交给刘备继承了,如此而已。再要说到“三让”,则完全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历史上陶谦并不曾“让”过三次,只有一次而已;还有一情节史实与传说也不一样,就是陶谦“让”徐州时刘备并不在场,陶谦并不是直接“让”给刘备,而是陶谦先安顿他的下属将徐州大业交给刘备,而后由这些官员将刘备“迎”来徐州的。
缺点
陶谦,被旧史书评价为“昏乱而忧死”。
桀骜不逊:
陶谦出身扬州丹杨郡的小吏家庭,父亲终其一生也不过当过县长。而幼年失怙,一直是个玩劣小儿,十四岁方才折节向学。以茂才(《吴书》为孝廉)被推举出仕,历任卢令、幽州剌史、议郎、车骑将军司马。
陶谦个性向来桀骜不逊,在舒县当县令就怠慢太守张磐,随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又轻其行事。但是陶谦这副名士派头却没有遇到任何挫折,于是一直保持了下来。
志大才疏:
徐州黄巾起义,陶谦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平乱。破虏将军孙坚也派督军校尉朱治协助陶谦,镇压了这次起义。
琅琊赵昱、东海王朗、彭城张昭系徐州名士,陶谦均荐举为茂才。赵昱为别驾、王朗为治中。张昭不应,这时陶谦的脾气上来了,“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董卓擅权,挟天子退入长安。河南尹朱俊要求各州郡出兵相助,讨伐董卓。陶谦派遣精兵三千听从调遣,“余州郡稍有所给”,又表朱俊行车骑将军。但是镇压黄巾军多有战功的朱俊却打不赢董卓的以战争为职业的凉州军队,被李傕、郭汜击退。
董卓被诛后,李傕、郭汜又擅权作乱。陶谦联前杨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太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推举朱俊为太师为首,共讨李傕、郭汜。而朱俊又不从。
别驾赵昱、治中王朗等说谦曰:“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谦乃遣昱奉章至长安。拜谦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以昱为广陵太守,朗会稽太守。这样,陶谦又屈服于李傕、郭汜。
刚愎自用:
陶谦与公孙瓒、袁术结盟,与袁绍、刘表、曹操对抗。曹操数次击败陶谦,陶谦于是派人杀掉在徐州避难的曹操父亲和兄弟。当然当时曹操不过是袁绍的部下,兖州也比不上徐州。但是曹操誓之必死,托后事于张邈,结果陶谦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即使挽留了刘备作为保护自己的盾牌,也挡不住曹操如潮的攻势。陶谦甚至想逃回老家丹杨,终于在焦虑中病死。遗命刘备接任徐州刺史。(《蜀书·麋竺传》)
值得指出的是,陶谦并没有疏远赵昱,赵昱外任广陵太守,想亲近也没法。陶谦也没有与下邳乱贼阙宣合从,以阙宣区区数千人,陶谦怎么看得上?可见陶谦虽然有诸多缺点,但并不是史书中描写的“背道任情,亲任谗慝,忠直见疏,刑政失和”,之所以被写成这样,不外是为曹操的屠杀辩解罢了。
演义记载
陶谦字袓恭,丹阳郡(今安徽宣州)人。东汉是因黄巾民变扰乱徐州,任命陶谦当徐州牧(州长),他到职后击破黄巾,使得境内恢复秩序。后又封为全权州长,并又加衔安东将军,封溧阳侯。三国演义中写到,“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
曹操之父曹嵩搬家路过徐州,陶谦派手下人前去护送,结果派去的都尉张闿见利忘义,杀了曹家满门。曹操听说老子死了,“哭倒于地”。他立刻去攻打徐州,陶谦“曹兵势大难敌,吾当自缚往操营,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被打得落花流水。后得刘备、孔融等人相助才将曹操击退。陶谦临死前将徐州让给刘备。
主要影响
推行屯田
陶谦任徐州刺史时,徐州经战火过后“世荒民饥”,陶谦表荐下邳人陈登为典农校尉,在徐州境内实行屯田。陈登上任便“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在陶谦、陈登的努力下,徐州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收获“粳稻丰积”。
陶谦担任徐州刺史时,北面的青州、兖州黄巾此起彼伏,徐州却相对太平无事,百姓富足,谷米屯满粮仓,青州、豫州等地的流民(如郑玄、许劭等)也纷纷涌向徐州。
宣扬佛教
当时,陶谦任命与自己同郡的下邳相笮融督管广陵、下邳、彭城运粮,其利用手中掌握的粮食,起大浮屠寺,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又以信佛免役作号召,招致人户五千余,“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者且万人”(笮融此举或出于陶谦的默许)。
任用豪族
陶谦任徐州刺史时,曾任用徐州富商麋竺为别驾从事,并任命与自己同郡的笮融督管广陵、下邳、彭城运粮,同时任用琅玡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为别驾及治中从事。
但《三国志》及《后汉书》均称陶谦疏远贤人、任用小人“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琅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谗匿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
个人作品
《被诏罢兵上书》、《奏记朱儁》
人际关系
妻子
甘氏,苍梧太守甘公之女。
儿子
陶商,不仕。
陶应,不仕。
史料记载
《三国志·卷八·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后汉书·卷七十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汉纪五十二》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一·汉纪五十三》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陶谦被描述成一副和蔼可亲的老实善人形象,是为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之一。由于曹操来犯,请求孔融、刘备救援。后来病倒,恳求刘备治理徐州。
影视形象
年份 | 电视剧/电影 | 饰演者 |
1994 | 《三国演义》 | 张瞳 |
1996 |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 章永华 |
2004 | 《武圣关公》 | 刘国祥 |
2010 | 《三国》 | 佟汉 |
戏曲形象
京剧《三让徐州》:言鞠朋饰演陶谦。
史书记载
陶谦字恭祖,丹杨人。少好学,为诸生,仕州邵,举茂才,除卢令,迁幽州剌史,征拜议郎,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西讨韩遂。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剌史,击黄巾,破走之。董卓之乱,州郡起兵,天子都长安,四方断绝,谦遣使闲行致贡献,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是时,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而谦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琊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四]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觽。
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太祖以粮少引军还。兴平元年,复东征,略定琅邪、东海诸县。谦恐,欲走归丹杨。会张邈叛迎吕布,太祖还击布。是岁,谦病死。
谦二子:商、应,皆不仕。
墓葬
陶谦墓在萧县城南45里的陶墟山下。当时,在徐州西南远郊同时修建陶墓10余处,均为假墓。
参考资料
1.陶谦·历史记
2.陶谦·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