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阶平(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吴阶平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吴阶平,男,出生于1917年01月22日,逝世于2011年03月02日,名泰然,号阶平,江苏常州人,著名的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1937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外科医学。

中文名

吴阶平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常州

出生日期

1917年1月22日

逝世日期

毕业院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职务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学术代表作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主要成就

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及重大贡献者

科研成就

长期从事泌尿外科的临床治疗和科研工作,是中国泌尿外科的先驱者之一,在肾结核对侧肾积水和肾上腺髓质增生研究中有独创性见解,并率先利用回盲肠行膀胱扩大术治疗膀胱挛缩取得成功,到70至80年代国外才作为最新方法介绍给公众。50年代北医在吴阶平教授领导下,最先广泛应用经皮肾穿刺造影于诊断,并有应用经皮肾穿刺造口术的治疗病例,比起当今国际上时兴的经皮肾手术还要早。

当时肾上腺外科在国际上尚未普及,吴阶平在中国率先进入该领域,此项工作曾在日本医学界引起很大震动。1957年首创用输精管结扎并用精囊灌注术,增强了避孕效果,是中国男性节育技术的奠基人。60年代设计了特殊的导管改进前列腺增生的手术,使手术出血量大为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被称为“吴氏导管”。

70年代,他还设计了特殊的导管改进前列腺增生的手术,使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出血量大为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被称为“吴氏导管”,已在国内推广。1977年提出的“肾上腺髓质增生”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被收进1979年《美国泌尿外科年鉴》。对肾切除后留存肾代偿性增长的研究,纠正了长期存在的一种不全面的认识。与同道合作把输精管结扎术发展为输精管绝育法,在国际上受到重视。

主编有《泌尿外科学》、《外科学》、《泌尿外科进展》等,发表有影响的医学著作150篇,出版医学书籍21部,其中13部为主编,2000年1月,《吴阶平文集》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人才培养

1946年作为一名讲师在北医开始参加教学工作,对实习医生、住院医生进行培养。这种教学工作并无困难主要是在临床实践中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一些基本诊治技能,后来承担外科学和泌尿外科的课堂教学,多次参加卫生部组织的教育改革讨论,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交流教学经验等活。

吴阶平领导的泌尿外科研究所是全国闻名的,几十年来培育了大批来进修深造的各地医生和研究人员,先后有120人成了各自单位的骨干,学生有:顾方六、姜信真、郭应禄院士、梅骅教授。

荣誉奖章

1997-09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奖)(获奖);

1993-12被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授予“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荣誉勋章(获奖);

1993-08首届中华人口奖科学奖(获奖);

1987获得巴黎红宝石最高荣誉奖章(获奖);

1984获得巴黎红宝石荣誉奖章(获奖);

1978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奖);

1965被苏加诺总统授予“伟大公民”二级勋章(获奖);

1962被授予印尼国家二级勋章(获奖);

1996-07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获奖);

1995-10被香港外科医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获奖);

1995第95届在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大会上当选为世界泌尿外科学术界领导人之一和该会荣誉会员(获奖);

1987-06-13首届伯乐奖”荣誉证书和银鼎(获奖)。

社会任职

1960年至1970年任北京第二医学院副院长、院长、教授。

1970年至1993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教授,中华医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1981年当选为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后改称中科院院士)。

1986年当选为第三届中国科协副。

1987年6月至1993年4月任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会长。

1989年任九三学社第八届中央副。

1991年5月当选为第四届中国科协副。

1992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团成员。

1992年12月当选为九三学社第九届中央。

1993年3月—1998年3月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4年8月被聘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院士。

1995年11月被推举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1995年12月当选为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

1996年5月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名誉。

1996年9月被西南交大聘为名誉教授。

1997年11月至2002年12月任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1998年1月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二届名誉理事长。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获得全国性科学技术奖7次,日本松下泌尿医学奖,荣获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的金质奖章。

吴老的生命历程远远超出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独善其身的范畴,而是与党的事业、与国家的事业、与社会和科学的进步紧密相连,他的人生轨迹始终贯穿着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服务人民的红线,吴老的一生都在书写6个大字:爱国、民主、科学,他是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的一面旗帜,是12万1千多名九三学社社员心中的一面旗帜。

吴老是深受大家爱戴的著名医学家,很多疑难病人由于他的精湛医术,挽回了生命,得到康复。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之后,仍坚持每月到医院参加临床大查房。我有幸在几年前跟随吴老在北京大学泌尿研究所参加一次大查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九三学社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韩启德评)。

吴老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肝胆相照的光辉事迹,树立了多党合作事业的旗帜(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尤兰田评)。

吴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中华学会杨明副秘书长评)。

吴老拥有大医、大师、大爱的博大情怀,为我们钟爱的泌尿外科和需要我的患者一生努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研究所名誉所长、泌尿外科培训中心主任的郭应禄院士评)。

吴老,那就是时时刻刻要做“最好的自己”。(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林旭评)。

吴阶平的一生是献身医学、追求真理的一生。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紧密相连,始终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无私无欲,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教育和多党合作事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生活朴素,平易近人。他的爱国情操和崇高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九三学社评)。

以吴老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学家学习,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华泰长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旻评)。

吴先生在医学科学领域,以求实、钻研和创新的精神,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造福于社会和人民大众,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公认,吴阶平院士是他心中景仰的人。(全国政协常委、著名造型艺术家袁熙坤评)。

吴老是医学界和医学教育界的泰斗,他的思想指引着医学界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吕兆丰校长评)。

吴老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大爱情怀,赢得了海内外患者的尊敬,他作为国之瑰宝,当之无愧,吴老的精神永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钢医院院长、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主任那彦群教授评)。

吴老是现代泌尿外科的奠基人,我们一直感受着吴老留下的深厚学术氛围。(北大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何志嵩评)。

他的逝世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损失,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师长。(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评)

个人生活

吴阶平每天5点半就起床,从不恋床,午间小憩,晚上10点必就寝,生活极有规律,以保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行。不仅生活工作极有节律,饮食方面也特别注重三餐定量、荤素搭配,从不挑食、过食,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每天必写日记,记录每天工作生活的内容,家里书柜专有一个放日记的格子,按年份摆放得整整齐齐。

有一次,一位老专家为写回忆文章来电话查证一次重要学术出访的具体日期,吴老凭记忆拿出过去的日记,很快就找到确切的日期,让求证者惊叹不已。年轻时,兴趣广泛,文艺、体育样样来得。当年事渐高,不再能打网球、羽毛球时,兴趣则转到了每晚的电视体育节目。他说:“体育节目竞争性强,看看可以使人精神振奋。”

人物影响

1994年,以吴阶平的名字命名的中国医药学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奖之一“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于捐资400万元人民币与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联合设立的,旨在奖励中国在医学,药学研究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的中青年医药工作者。

1995年“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基金会”在北京成立。

2002年2月28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WJPMF)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民政部批准,在北京正式成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益慈善组织,属卫生部主管。

2006年12月,经国家卫生部和科技部批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两院资深院士吴阶平命名的“吴阶平医学奖”宣布设立并在京召开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委员会会议。

2007年1月20日下午,人民大会堂澳门厅琉光溢彩、高朋满座。由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协办的庆贺吴阶平90华诞系列活动正在这里隆重而热烈地举行。在庆贺晚宴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何鲁丽致贺词,她高度评价了吴阶平的突出贡献和成就,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祝吴阶平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2008年12月,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正式成立肝病医学部(Liver Department of Wu Jie Ping Medical foundation)。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的工作主要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这一大型非政府慈善组织(NGO)的资源和优势,团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其它社会力量,积极开展肝病知识宣传、科学研究、临床诊疗、预防、学术交流与教育工作、关爱救助,促进肝病新技术、新疗法的推广与应用,同时为相关企业搭建防治肝病的学术研究和继续教育的平台,以及为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技术依据和科学信息。

2010年8月29日,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举行落成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九三学社中央副王志珍,九三学社中央副邵鸿出席。

2011年4月22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防治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

人物纪念

塑像和纪念馆

2012年3月10日上午,吴阶平塑像揭幕和吴阶平纪念馆开馆仪式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副、九三学社中央副王志珍,吴阶平夫人高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等为吴阶平塑像揭幕,为吴阶平纪念馆开馆剪彩并参观。原卫生部副部长佘靖、彭玉,北京大学医院部副主任姜保国,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杨民,首钢总公司领导王青海、毛武及国际国内泌尿外科学会有关领导参加。

追思会

2011年3月9日上午10时许,吴阶平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王刚、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延东、李源潮、张德江、俞正声、李瑞环、李岚清、曾庆红、罗干、何勇、路甬祥、韩启德、陈至立、周铁农、李建国、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曹建明、杜青林、黄孟复、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郑万通、万钢、罗富和、王志珍和吴仪、王汉斌、布赫、曹志、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贾春旺、杨汝岱、钱正英、罗豪才,

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吴阶平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吴阶平的遗体三鞠躬,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2011年3月17日上午,九三学社中央在北京召开吴阶平追思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韩启德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九三学社中央副王志珍出席会议。

常州吴阶平纪念馆

2017年1月23日,在吴阶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吴阶平纪念馆在其家乡常州开馆。吴阶平纪念馆坐落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设有“国之良医”“九三旗帜”“故乡之恋”和“二院情缘”等4个展厅,共展出吴阶平生平事迹相关照片、题字、手稿、实物及影像资料等200余件。

参考资料

1.吴阶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关键词:吴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