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汉语汉字)

汉语汉字

岁(拼音:su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其说不一,一说指岁星(木星),一说指割。“岁”在古代有木星的含义。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其轨道与黄道相近,因将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称十二星次(星空区域)。古人根据木星在哪个星次来纪年,所以岁有“年”“年龄”的含义。

中文名

拼音

suì

繁体

部首

五笔

MQU

仓颉

UNI

郑码

LLRS

字级

一级

平水韵

去声八霁

总笔画

3 3

四角号码

2220₇

异体字

亗、㞸、嵗、歳、?、?、?

统一码

CJK统一汉字-5C81

造字法

会意字

注音字母

ㄙㄨㄟˋ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岁(歲)suì  ㄙㄨㄟˋ

年:岁首。岁暮。岁夕(即“除夕”)。岁除(年终)。岁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一年的收成,年景:岁凶(年成歉收)。歉岁(收成不好的年份)。

年龄:年岁。周岁。

星名:岁星(即“木星”。)

指时间,光阴:岁月(泛指时间)。[2]

详细释义

词性

释义

例句

名词

岁星。即木星。

《国语·周语下》:“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

顾炎武《日知录·岁星》:“慕容超之亡,岁在齐。”

年,一年为一岁。

《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年岁,年龄。

屈原《九歌·山鬼》:“岁既晏兮,孰华予?”

〈文言〉指年年,每年。

《荀子·正论》:“日祭,月祀,时享,岁贡。”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诸路上贡,岁有定额。”

〈文言〉光阴;年月。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宋玉《九辩》:“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冉而愈弛。”

〈文言〉一年的农事收成。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

量词

用于人或动物的年龄。

《诗经·鲁颂·閟宫》:“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老舍《上任》:“胖胖的,四十多岁,重眉毛,黄净子。”

〈文言〉祭名。

《墨子·明鬼下》:“岁于社者考,以延年寿。”

动词

〈文言〉通“刿”。割。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九地》:“投之无所往者,诸岁之勇也。”[3]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木星也。越歴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二月一次。从步戌聲。律歴書名五星爲五步。相銳切文二

木星也。五星。水曰辰星。金曰太白。火曰熒惑。木曰歲星。土曰塡星。越歷二十八宿。歲越㬪韵。宣徧陰陽。宣歲雙聲。此二句謂十二歲而周十二次也。十二月一次。釋天云。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孫炎云。歲星行一次也。賈公彥引星僃云。歲星一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十二歲而周天。从步。行於天有常。故从步。戌聲。戌、悉也。亦是會意。相銳切。十五部。律曆書名五星爲五步。此釋从步之意。漢書律歷志云五步。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字部】岁·康熙笔画:0·部外笔画:0

〔古文〕亗《唐韵》相锐切《集韵》须锐切,音帨。《释名》岁,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岁者,遂也。《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书·洪范》五纪,一曰岁。《传》所以纪四时。《又》王省惟岁。《传》王所省职,兼总羣吏,如岁兼四时。

又星名。《尔雅·释天》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郭注》岁,取岁星行一次也。《疏》按《律历志》分二十八宿为十二次,岁星十二岁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礼·春官》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又》保章氏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疏》此太岁在地,与天上岁星相应而行。岁星右行於天,一岁移一辰,十二岁一小周,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太岁左行於地,一与岁星跳辰,年数同。岁星为阳人之所见,太岁为隂人所不覩,故举岁星以表太岁。岁星与日同次之月,一年之中惟於一辰之上为法。若元年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五星俱赴於牵牛之初,是岁星与日同次之月。十一月斗建子,子有太岁,至後年,岁星移向子上,十二月日月会於枵。十二月斗建丑,丑有太岁。推此已後皆然。

又岁星木会在东方,为靑龙之象,天之贵神福德之星,所在之国必昌。

又《史记·天官书》岁星,一曰摄提,曰重华,曰应星,曰纪星,营室为淸庙,岁星庙也。《孝经·钩命决》岁星守心年谷丰。《左传·昭三十二年》史墨曰: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

又《岳珂·桯史》今星家以太岁为凶星。《王充·论衡》抵太岁凶,负太岁亦凶。抵太岁名曰岁下,负太岁名曰岁破。

又年谷之成曰岁。《左传·哀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杜注》岁,年谷也。《前汉·武帝诏》为岁事曲加礼。

又周制有岁计、岁会。《周礼·春官》职岁。《注》主岁计者。《又》岁终,则令百官各正其治,受其会。三岁则大计羣吏之治,而诛赏之。《又》司会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又《史记·天官书》腊之明日曰初岁。《四民月令》亦曰小岁。

又始岁曰献岁。《楚辞·招魂》献岁发春。《注》献,进也。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也。

又《东京梦华录》除夕夜,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又《风土记》除夜祭先,竣事,长幼聚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

又《蘇轼·馈岁诗序》蜀中値岁晚闲遗,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

又万岁,山名。在桂阳。《水经注》万岁山生灵寿木,溪下卽千秋水。水侧居民号万岁村。

又水名。《伏琛·三齐略记》曲城、齐城东有万岁水,水北有万岁亭。

又湖名。《广舆记》万岁湖,在建昌府南丰县。

又宫名。《三辅黄图》汾阳有万岁宫。

又木名。《尔雅·释木疏》杻一名檍,今宫园种之,名万岁木,取名於亿万也。

又《集韵》相绝切,音雪。义同歱。《曹植·平原公主诔》城阙之诗,以日喩岁。况我爱子,神光长灭。岁亦读雪。

又《集韵》蘇卧切,音䐝。䮑岁,谷名。《说文》从步戌声。律历书名五行为五步。一说从步者,躔度之行,可推步也。从戌者,木星之精,生於亥,自亥至戌而周天。戌与岁亦谐声,别作嵗、歳,非。[1]

参考资料

1.岁·汉典

2.岁·新华字典

3.岁·汉语字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