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蛸(八脚软体动物)

船蛸八脚软体动物

船蛸,或称纸鹦鹉螺(Paper Nautilus),是一种八脚软体动物,与章鱼有近亲关系。船蛸生活在温带海洋的开放水域。因为漂浮的外壳像小船,因此水手们用希腊神话里的阿尔戈(Argonauts)英雄给它命名。船蛸主要是漂流,但是利用一种喷气推进的形式也能游泳。

中文名

船蛸

中文别名

章鱼船或船章鱼

动物界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头足纲Cephalopoda

亚纲

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

章鱼目Octopoda

船蛸科Argonautidae

船蛸属Argonauta

船蛸

分布

船蛸可见于全世界的热带与亚热带海域,栖息在开放水域

简介

船蛸,口的周围有八只腕,二行吸盘。雌性体大,第一对腕极膨大,具有很宽的腺质膜,用以分泌和抱持贝壳;雄性体小没有外壳。船蛸是与章鱼有近亲关系的软体动物。雌船蛸能够长到超过18英寸(46厘米)长,雌船蛸也分泌供它们居住和储存卵的像纸一样薄的外壳。因为这些纸一样薄的外壳,船蛸有时被称作纸螺,包括雄船蛸,即使它们没有外壳。雄船蛸也比雌船蛸小很多,仅1英寸(2.5厘米)长。

生态习性

船蛸

船蛸是暖水性种类,在热带或亚热带海洋中均有分布,中国的南海也曾发现它们的足迹。这种软体动物营底栖生活,雄性通常栖息在大洋或深海海底,主要用腕匍匐而行,也能借漏斗喷水方式在水中游泳。雌性以喷水方式游泳时,壳顶向下,腕部伸出,顶端呈翼状的背腕颇像一张船帆,而其扁壳则很像一叶微型的小舟,雌性船蛸卧于其中,则可以说是乘舟在海上航行,遇到外敌则埋入壳中沉入海底。

而这壳的主要功用却不是给自己住的,那是它生育后代用的卵匣,雌性船蛸爬行时,壳顶向上和游泳时的姿势相反,像蜗牛一样负壳爬行。而这种所谓的贝壳在它生育完幼蛸后,即被抛弃,成为浮在水面上的又薄又脆的壳片。所以它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贝类动物。 

船蛸在体型和寿命上呈现了极端的性别二态性,雌性船蛸长至10厘米时,其外壳长30厘米,期间雄性会比雌性长2厘米。雄性在其短暂一生中仅交配一次。雄性缺少背脊触角用于为雌性建立卵巢,雄性会使用改良型手臂——交接腕(某些雄性头足纲动物,如章鱼身上的一条变种腕,可起生殖器官的作用,把精液传送到雌性的套膜腔中),将精子送至雌性船蛸体内。受精时,雄性将变种腕插入雌性身体的套膜腔内。

船蛸是一种奇特的海洋动物,它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体色,它们可以变化成所在环境的颜色,从而避免掠食者攻击。船蛸也是一种夜间最活跃的小动物。此外,雌性船蛸的贝壳化石在第三纪的地层中出现,对了解和研究地质状态有一定帮助。

基本类型

中国南海和台湾附近海域常见的有两种,分别为扁船蛸(Argonauta argo)和阔船蛸(Argonauta hians)。

扁船蛸

船蛸

雌性成年扁船蛸的壳径可达20厘米,贝壳薄而对称,单室无隔壁,表面有凸起,在一平面上做背腹旋转卷成螺旋形。上有细致的多条放射肋和疣,成体的贝壳,每边壳顶有疣突五十个以上,疣突尖而小,壳的两侧很扁。但却非常薄、轻,颜色浅米白且半透明,所以也叫做纸鹦鹉螺。雄性个体无壳,同时身体非常小,只有雌性的十五至二十分之一而已。

母扁船蛸用她的第二腕(从章鱼右眼往下算,最接近的一只手臂称为第一腕,顺时钟排列下去分别是第二、三、四腕)分泌一种类似塑胶的物质来制造壳,因此日本人称之为贝壳章鱼。这种章鱼的变色力超强,从红、黄、绿、紫、蓝、褐,到黑、白、灰、银色都能快速显现,而且连体表斑纹也会随环境改变,堪称海中变色龙。它可在海底爬行,但更常被发现漂游於表层水域;台湾近海数量并不算少,只是一般人不大有机会看到活体,顶多仅会在海岸边发现被浪冲上来的空壳子,而这些壳又因为太薄、太脆,所以多半都是碎片。

阔船蛸

阔船蛸的生态跟前者大致雷同,日本名为章鱼船或船章鱼,不同的是其体型较小,最大也不过六、七厘米而已,雄性也是比雌性小很多,所以几乎很难用肉眼发现它的存在。另外本种的壳颜色较深,表面放射肋较少而高,左右翼更明显向外张开,所以被称为阔船蛸。[1]

生活习性

拟态

船蛸的变色力超强,从红、黄、绿、紫、蓝、褐,到黑、白、灰、银色都能快速显现,而且连体表斑纹也会随环境改变,堪称海中变色龙。它可在海底爬行,但更常被发现漂游於表层水域;台湾近海数量并不算少,只是一般人不大有机会看到活体,顶多仅会在海岸边发现被浪冲上来的空壳子,而这些壳又因为太薄、太脆,所以多半都是碎片。

行进

如同许多章鱼一样,它们具有近圆球形的身体、八只腕足而不具备肉鳍。和一般章鱼不同的是,船蛸生活在海水表层而不是在海床上。这种软体动物营底栖生活,雄性通常栖息在大洋或深海海底,主要用腕匍匐而行,也能借漏斗喷水方式在水中游泳。雌性以喷水方式游泳时,壳顶向下,腕部伸出,顶端呈翼状的背腕颇象一张船帆,而其扁壳则很象一叶微形的小舟,雌性船蛸卧于其中,则可以说是乘舟在海上航行,遇到外敌则埋入壳中沉入海底。而这壳的主要功用却不是给自己住的,那是它生育后代用的卵匣。雌性船蛸爬行时,壳顶向上和游泳时的姿势相反,像蜗牛一样负壳爬行。而这种所谓的贝壳在它生育完幼蛸后,即被抛弃,成为浮在水面上的又薄又脆的壳片。所以它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贝类动物。

觅食

觅食一般发生在白昼。船蛸运用腕足攫取猎物并拖入嘴中。它会咬住猎物,注射由唾腺分泌出的毒液。它们以小型的甲壳类、软体动物、水母以及纽鳃樽为食。如果猎物有壳,船蛸会以齿舌钻入组织,注入毒物。

船蛸能够改变它们的颜色,与周遭环境交融在一起以便躲避掠食。它们也会产生墨汁,当有动物来袭时就会喷射出。这种墨汁可令攻击者的嗅觉麻痹,让船蛸争取时间逃走。雌性也能缩回遮盖卵盒的网状组织,形成一片银色闪光,有可能吓阻来自掠食者的攻击。

船蛸会被鲔鱼、喙鱼与海豚掠食。曾在长吻帆蜥鱼与鲯鳅的胃含物中纪录过船蛸的卵盒与残体。

参考资料

1.船蛸的意思及读音·沪江网

关键词:船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