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生物专业术语)

CIK生物专业术语

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中文名:[自体细胞免疫疗法]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如抗CD3单克隆抗体、IL-2和IFN-γ等)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由于该种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被称为NK细胞样T淋巴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因此,应用CIK细胞被认为是新一代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CIK细胞中的效应细胞CD3+和CD56+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较少,仅1%—5%。

中文名

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英文名

cytokine-induced killer

用途

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特点

增殖速度快等

首例

1991年

优势1:

完全自体细胞抗癌 无副作用

CIK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全部采用患者自体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在GMP标准实验室内进行培养增殖,再将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杀灭癌细胞,并提高机体免疫力。由于完全是自体细胞,所以没有副作用和排斥反应。

优势2:

真正从源头上治疗肿瘤 彻底清除癌细胞

每个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数千个癌细胞,免疫细胞正常情况下可以把这些癌细胞直接杀死。然而当免疫力低下时,则免疫细胞就会被癌细胞打败,这样就形成了“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就是从肿瘤的病因源头上着手,将人体内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培养,培养后的细胞倍增10的10万次方,对血液、淋巴中残存的、散在的、或处于休眠状态中的癌细胞都可以彻底清除。最大限度地防止复发和转移,杜绝后顾之忧。

优势3:

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并重

肿瘤晚期患者痛感强烈,尤其是接受放化疗时。因为,放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杀伤大量正常的免疫细胞,脱发、呕吐、肿胀、无力等反应,常让患者觉得十分痛苦,加之免疫细胞被杀伤,免疫力下降,又易导致肿瘤复发,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很多肿瘤患者无奈中“被过度治疗”,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反而越来越差。

而生物免疫治疗则是保障显著的治疗效果的同时,更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自己就会明显感觉,疼痛减轻、有力气、食欲好、精神状态好。治病更治人,这是生物免疫治疗优于其它治疗方式的独到之处。

安全性:利用人体自身细胞杀死肿瘤细胞,无毒副作用;

针对性:DC细胞识别、直接吞噬瘤细胞,CIK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持久性:启动机体免疫系统,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持久杀伤肿瘤细胞;

全身性:重建和提高患者全身的机体免疫功能,全面识别、搜索、杀伤肿瘤细胞,有效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彻底性: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彻底清除体内残留肿瘤细胞和微小转移病灶;

有效性:有效治疗大多数实体肿瘤,并能消灭对放、化疗不敏感及转移的肿瘤细胞;

适用人群

适合各个时期的肿瘤患者

“CLS生物技术”可用于任何一期的肿瘤患者,早期、中晚期的病例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手术切除、介入、射频、氩氦刀等治疗的同时或治疗后的病人疗效更佳。DC-CIK细胞能够杀伤清除不能用手术切除的极微小瘤灶或是体内散存的肿瘤细胞,起到延缓、阻止肿瘤的转移或复发的作用。部分暂时不适宜做手术、介入或其它治疗的患者,可以先进行CLS生物治疗,提高身体机能状况,争取其它治疗机会。

杀伤原理

在肺癌的治疗方法中,肺癌的CIK免疫细胞生物治疗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模式。其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明显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优势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希望。CIK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达到:

1、自然杀伤。通过释放颗粒酶、穿孔素裂解靶细胞,这是CIK细胞杀伤靶肿瘤细胞的主要机制;                                

2、炎性细胞因子作用。体内活化的CIK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2等,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杀伤作用,而且还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间接杀伤瘤细胞;

3、 CIK细胞表达FasL(Ⅱ型跨膜糖蛋白)通过与肿瘤细胞膜表达的Fas(Ⅰ型跨膜糖蛋白)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IK细胞回输后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通过增强T细胞功能起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所知的杀伤活性最强的免疫效应细胞。

参考资料

1.生物免疫治疗技术·世博金都

关键词:C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