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前臂两根长骨之一)
位于前臂内侧,前臂两根长骨之一,是较长骨,可分为一体两端。位于小手指的一侧。分上端、下端和体三部分。
中文名尺骨
ulna
解剖结构与组成
它的近侧端有一半月形凹陷的滑车切迹。切迹上下两端有两个突起,上方的为鹰嘴,下方的为冠突。冠突外侧的浅凹为桡骨切迹与桡骨头相关节。冠突下方有一粗糙的尺骨粗隆。尺骨体呈三棱柱形,外侧缘锐利为骨间嵴与桡骨的骨间嵴相对。远侧端细小,呈圆盘状称尺骨头。从尺骨头后内侧发出一小而圆的突起为尺骨茎突,尺骨茎突的位置较桡骨茎突高1厘米。
在尺骨外侧面桡切迹下方有一明显的嵴,称为旋后肌嵴。旋后肌嵴与冠突的远侧部之间有一凹陷,即旋后肌窝。旋后肌的深部附着于旋后肌嵴与窝。尺骨体近端粗壮且呈圆柱状,但向远端逐渐变细,直径逐渐变小。在其窄小的远侧端突然变得稍膨大,形成圆盘状的头和一个小的圆锥状的茎突。注意尺骨头位于远侧(如在腕部)。虽然前臂在旋前和旋后时有轻微的外展-内收的“摆动”,但尺骨与肱骨之间的关节只允许肘关节做屈和伸运动。
尺骨位于前臂内侧, 桡骨在外侧, 两者通过骨间膜相互连接。
相关疾病与治疗
1、尺骨单骨折较少见,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时如果处理不当,将残留疼痛,影响前臂旋转功能。多为直接暴力损伤,多发生在尺骨下1/3,下1/3骨折伴严重的成角及重叠移位时,应注意有无下尺桡关节脱位,进行X线片检查时应包括上、下尺桡关节,以免漏诊,必要时拍前臂旋前和旋后位X线片确诊。尺骨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治疗的目的是保证前臂的正常活动,临床上所见尺骨骨折多为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有旋转及成角畸形,闭合复位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复位,而且由于前臂肌肉的运动,骨折不易维持在最初的复位位置,影响治疗效果。
2、手术方法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应用充气止血带。取尺骨背侧小切口,小范围剥离骨膜,暴露骨折端。如骨折粉碎不严重,复位满意后用加压钢板固定,当骨折粉碎严重,有严重的成角或旋转畸形,不强求解剖复位,恢复尺骨力线,用2~3mm骨圆针髓腔内固定,矫正成角及旋转畸形,有明显骨缺损时取自体髂骨植骨,C型臂X线机透视下了解下尺桡关节复位及稳定情况,如存在不稳定,用细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术毕,缝合切口。
3、术后处理应用加压钢板内固定可免去外固定,骨圆针固定时辅助石膏托外固定,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早期指导腕关节功能锻炼。术后4周去除固定下尺桡关节的克氏针。
相关临床技术研究
尺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是以尺骨干局部肿胀、疼痛和畸形为主要表现,且出现明显骨擦音、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表现的骨折类型。以往治疗尺骨骨折多采用复位钢板进行内固定,但其需在患者骨折处作长度较长的切口,并插入钢板后再用螺钉固定,可导致手术切口过长,引发骨折愈合不佳、切口感染和固定失败等严重问题,因此,选择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已经成为尺骨骨折治疗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各种微创手术不断应用于骨科治疗中,其主要是借助内固定物的作用,在不对断骨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的情况下,行骨折处复位治疗,以更好保护骨折处软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微创钢板内固定属于常见微创内固定方法之一,具有微创性、安全性,可加速术后骨折愈合、减少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资料1.8000年前五孔骨笛出土 用丹顶鹤尺骨制成[图]·人民网
2.3亿年前,鱼儿为什么要上岸·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