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换将(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下一句)

临阵换将(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下一句)

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两军对垒之际,突然更换原来的主帅,换上对战局和部队较为陌生的新将领,确实会对战事产生负面影响,这个道理显而易见。

诠释这句话的最典型例子就是长平之战,赵国用赵括换下廉颇,改坚壁防守为主动出击,结果导致赵军大败,赵括战死沙场,40万降卒被坑杀,赵国由此而衰。

▲现代影视剧越来越逼真地还原了秦军军阵

>临阵换将(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下一句)

临阵换将固然是赵军大败的主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秦军同样也临阵换了将,用白起替下王龁,那为什么这个“大忌”对秦军没有效果呢?

有人会说,白起是一代战神,用他换下王,秦军的指挥水平得到提升,超过了临阵换将带来的负面作用。而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能力低于廉颇,这种临阵换将才是“大忌”。

这话不能说错,但肯定不够全面,如果换上去的和被换掉的主帅水平相当,那么,这种临阵换将还是不是“大忌”?或者说抛开主帅的能力及对士气的影响,临阵换将的“大忌”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要从军阵和指挥两个角度来回答。

?军阵

小说、评书、影视上动辄几万、几十万大军混战在一起,似乎大家排好队往前冲,最多安排一点侧翼迂回、背后截击,便可以打败对手了。这种战斗只存在于想象,肯定不是真正的历史。

军阵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步兵、骑兵、弓弩手、战车,相互之间如何配合,既然发挥每个兵种的长处,又要保护其短处不受敌人攻击。军阵运用得好,往往能以少胜多,百战不殆。

▲最常用古代军阵,中央步兵、两翼骑兵、阵前有弓箭手和防骑兵的障碍物

从周朝到清末,军阵的运用贯穿了整个战争史,冷热兵器时代差不多。比较有名的军阵如刘裕的却月阵、李靖的六花阵等等,都创造过辉煌的战绩。至于诸葛八卦阵、杨家将里的天门阵,多半出于小说家演绎当不得真。

最大的军阵是北宋“平戎万全阵”,最多能容纳14万人,常年与宋军作战的辽军总结出一条经验“列阵不战”,不攻击列好军阵的宋军。遗憾的是,宋军的大部分失败都是因为来不及列阵即遭敌突袭。

▲14万人组成的平戎万全阵,只要列好阵便固若金汤

最小的军阵是鸳鸯阵,只有12个人,戚继光凭借此阵打出对倭寇200:20000的战损比。不过,鸳鸯阵只是基层小分队的军阵,绝不是戚家军的全部,往上每一层级都有相应的军阵。戚继光调到北方后,很快研究出更适应草原作战、规模更大的军阵。

保留至今、最鲜活、最完整的古代军阵是秦始皇兵马俑,据专家分析,兵马俑应当是以秦京师军团为原型,向世人展现了当年这支精锐之师的常用军阵。

▲兵马俑是秦军军阵的真实写照

外国也有很多著名的军阵,如马其顿方阵、罗马军团的三列阵等等。被人调侃为排队枪毙的燧发枪横列阵,看似简单呆板却纵横欧亚无敌手,连以快速突击见长的骑兵都在其面前屡屡败北。由此可见,好的军阵能让武器效用达到最大。

?指挥

军阵的精髓“在动不在静”,光会摆阵是不够的,还要看主帅的运用水平。敌方若派出一支骑兵杀过来,我方马上要调动弓箭手或步兵去阻挡,动作稍微慢一点,便有可能被敌所趁,突破我军的薄弱处,引发全局失败。

所以,主帅必须能够及时准确地把命令传达到各部队,使自己的战术意图得以实现。那么,主帅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战鼓既能传递前进命令,也能鼓舞士气

在通信基本靠吼的古代,吼是一种很不靠谱的方式,厮叫声、脚步声、马蹄声、兵器撞击声种种混在一起,吼声根本传不到阵前,即使中间有人传递,也极可能传错或听错。

骑马的传令兵也不见得可靠,前线部队投入厮杀后,传令兵不一定能找到相应的军官,更有可能传错命令。拿破仑是把军令写在纸上再交给传令兵的,以防口耳相传发生错误。

▲古代军旗的作用非常大,越是庞大的军队越依赖军旗指挥调度

而聪明的古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就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指挥体系。最基本的传令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但鼓和锣的含义过于简单,只能传递前进、停顿、后退几个命令,更复杂的命令比如“左军以圆阵迎敌”必须依靠旗帜来传递。

主帅会与各部将领约定好,哪种旗代表哪种含义,开战后只要挥动特定旗帜,将领们便可知道主帅的意图,然后再去完成自己的战术使命,打个比方,主帅这边挥动黄旗,中央步兵方阵那边就知道该突进了,整个过程只需要十来秒钟,比传令兵快多了。

▲乾隆皇帝大阅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朝全盛时期的军阵特点

古代军队看上去总是旌旗招展,绝不是为了拉风耍酷,而是实实在在的指挥体系。而且为了让更多人看清旗语,级别越高的将领所用的指挥旗越大,最大的自然是帅旗,同时也是全军瞩目的核心。

所以,古今中外很多优秀将领喜欢把敌方帅旗作为首要的突击目标,如明成祖朱棣和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常常亲自率领精骑发动突袭,只要帅旗一倒,再多的敌军也会立马崩溃,靖难之役的多次战斗,以及高加米拉之战都充分证明这一点。

▲高加米拉之战,亚历山大3万破20万波斯军,靠的是重骑兵突袭敌主帅

?大忌

到这里,临阵换将的“大忌”终于浮出水面——换将容易换阵难。每一位主帅都有自己独特的军阵和指挥体系,开战前,主帅会向手下将领们交待自己准备采用的军阵,以及相应的指挥旗语。

这不是开个会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需要一个过程,还要经过多次实兵训练和演习,各部才能熟练掌握,最终达到使臂使指的境界,发挥出军阵的最大威力。

▲八卦阵大多是小说家演绎,显然是一种更适合防御的军阵

而一旦临阵换将,原先主帅的那套军阵和指挥会全部作废,各部只能重新练习新任主帅带来的一套。如果磨合得不够充分便会导致指挥脱节,对战事产生负面影响,这才是“大忌”的真正所在。

既然如此,让全军的旗语保持统一,不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吗?这一点在古代很难做到,首先是不同主帅的战术特点和指挥体系各有不同,他们都有一支专门的幕僚队伍和旗鼓队,走到哪带到哪。

▲鸳鸯阵对付单兵技术高超却缺乏配合的倭寇尤其有效

另一原因是保密,旗语是摆在明处的,对面的敌人也能看到,如果统一的旗语被间谍破解,那就等于在下明棋了,毫无秘密可言。有的主帅还会在临战前变更旗语,用来迷惑敌人或让其做出误判,以增加己方的胜算。

可以想象,秦军以白起换下王龁,王龁的旗鼓队很有可能没有被替换下来,继续沿用王龁的指挥体系,这样才能避免换将引起的波动,同时也使赵括无法察觉。

▲剧照:秦军步兵防御赵军骑兵的军阵

在古代战争史上,正规军与乌合之众的最大区别往往就在这套军阵及指挥体系上,很多军事世家将此作为传家法宝,轻易不示于外人。像隋末的李渊虽然起兵前没有军队,但作为关陇军事贵族,早已掌握成熟的军阵和指挥体系,临时招募三万农民稍加训练即可争霸天下。

反观历代农民军有时能聚集起数十万之众,即使战斗意志高昂、兵器盔甲也不赖,却经常被兵力少得多的正规军一击而溃,其中的奥秘便在于此。

▲剧照:前排盾牌加长戟阻敌,弓弩手后排负责输出

一名武林高手可以轻易杀死一名士兵,一队军阵熟练、又严格服从指挥的士兵,可以轻易击败同样数量的武林高手。而且人数越多,士兵的优势越明显,这样的士兵才能称之为军队。

参考资料:

【1】《战场决胜者·冷兵器时代》中国长安出版社2014

【2】《世界军事历史全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