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敝唇焦(舌敝唇焦的意思)
倪文蔚简介:
>舌敝唇焦(舌敝唇焦的意思)
倪文蔚(1823一1890)
字茂甫,号豹岑,安徽望江人。清咸丰二年(1852)进士第十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官至广西、广东、河南巡抚,兼河道总督,曾在抗法援越战争和黄河抗洪救灾、水利兴修中屡建功勋。倪文蔚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著有《禹贡说》、《荆州万城堤志》、《两疆勉诗文集》诸书,其山水画被《中国画学全史》(黄阡昌著)并称为“皆能追踵古人,自立门户,为一时名手。”
倪文蔚像
倪文蔚一生关心民苦,修堤守土,兴学重才,政声斐然。
幼时家贫,常以野菜充饥,但天资聪颖,深受塾师喜爱。
咸丰元年(1851)中举,第二年又中第十名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咸丰三年任刑部主事,因军功加“郎中”衔,赏戴花翎。
同治十年(1871),倪文蔚补授江苏司郎中,次年授荆州知府。
当时荆州遭遇特大洪水,而江防之要在于万城一堤。
倪文蔚在主政荆州期间,不间断地对万城堤进行修复加固。
“于滨江陡岸铺砌坦坡,下列巨桩,上垒大石,层层收筑。设石志验水,栽插杨柳防浪,严禁挽筑私堤等,自是倾塌之患大为减轻。”
倪文蔚离任后,继任者在这一堤段又加修了七里庙至拖船埠驳岸,为纪念倪文蔚治江功绩,将其称之为“倪公堤”。
倪文蔚在荆州主政八年,政声卓著。
此后仕途顺畅,节节高升,后到河南任职。
当时河南旱灾严重,倪文蔚捐银两千两助赈,朝廷奖以“道员”用。
光绪六年,倪文蔚升任广东按察使(臬司)。
七年,任广西布政使(藩司);八年,升任广西巡抚;九年,调任广东巡抚。
倪文蔚在任广西巡抚期间,派兵平定镇南关边境匪乱,并在法军入侵越南战役中,先后会同彭玉麟、张之洞、冯子材等率兵反击,收复了失地。
光绪十三年,授河南巡抚。
八月黄河决口,倪文蔚积极组织百姓抢修河堤,堵筑溃口,并带头募捐赈灾,深得百姓爱戴。
光绪十六年,授任河道总督(正二品)。
黄河频年泛滥,在当时条件的制约下,水患很难得以彻底根治,年近古稀的倪文蔚深感治水之难,进退维谷,心力交瘁。
宰相李鸿章保荐其家奴周福接替其职,倪文蔚担心其不能胜任,迟迟不肯交印,周福跪于其病榻前说:“大人靴破,已不堪用”。
倪文蔚正色道:“靴虽破,底犹存”。
交印时,他忧心忡忡地嘱咐周福说:“无苦百姓”。
说完,长叹而逝。
倪文蔚对家乡感情非常深厚。
同治十一年(1872)望江发生水灾,倪文蔚忧心忡忡、日夜不安,随即捐献银两购买了几万斛大米,用船装至望江发给灾民。
学宗程朱,毕生存诚主敬,其室名即取自董仲舒「强勉问学…」「强勉行道…」两句。
制艺诗文之外,尤长于解经,善书工画,不茍落笔,所作人争宝之。
倪文蔚的诗文:
1,荆州府厅事联(清·倪文蔚)
对联
问谁为倚马才,请试万言,断不吝阶前尺地;愿相戒牧猪戏,习勤百甓,慎毋抛世上分阴。
2,挽曾国藩联(清·倪文蔚)
对联
知我十年前,问客何能,门下滥竽常自愧;论才三代后,如公有几,江南爱树已难忘。
3,广州五层楼联(清·倪文蔚)
对联
殊锡曾为大司马;仙城今见五层楼。
4,房门联(清·倪文蔚)
对联
蠹鱼三食神仙字;海燕双栖玳瑁梁。
5,挽张树声联(清·倪文蔚)
对联
从戎贝水,作宦珠江,十七年踪迹相亲,自惭奉职才疏,片牍反贻知己累;
辩谤无言,出师有表,三四月形神交瘁,此际盖棺论定,九重应鉴荩臣心。
倪文蔚的书法:
信扎释文:
仙屏仁兄亲家同年閤下:
久未致笺,甚以为念。辰惟春祺茂介,远洽颂私。弟自河决以来,无日不在忧患中。黄华力主不能堵合之说,倡言於众。成子中狃於南北分流之策,观望迟回。弟促总局放价储料,估穵引河,舌敝唇焦,迄无应者。又恐拘守成规,缓不济急,电购铁路电灯、小轮船。工员以为夺河营之利,沮之於和帅。迨奉严旨督责,星使重临,始知事无可诿。而工长时促,料物仍未能齐,部款耗去大半。黄华自以其说不行,请急养病。和帅商委曹吉珊代之,而以朱曼伯权北道。弟赴沁隄(通“堤”)验收,河北绅民合词留吉珊接办善后,不得已移曼伯南来。现在大工虽已兴作,春汛临眉,能否速成,实无把握。弟驻工度岁高阳,焦急万分,别无良策。如所购铁路土车、浅水轮舶早到,於取淤运料未必无小补云。专颂新釐,馀容续布。
年姻愚弟期倪文蔚顿首,正月十三日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始,到清未止,沿用了1300多年。科举制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俗以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广泛的影响,是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够和它相比的。它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反映。在古代社会是最公开、公平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金榜题名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该成语的本义是指科举时代考生考中进士,荣登殿试录取榜单之上,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自隋唐创立科举考试以来,读书做官就成了天下士子求取功名的一条正途。据统计,从隋唐到明清的一千三百年间,产生过百万名以上举人,十万名以上进士,七百多名文武状元。“状元”一词,在唐代曾称为“状头”。殿试录取后放榜,位居榜首者就是“状头”。直到明代初年,朝廷才明确规定“状元”为一甲头名进士的专称。殿试是科考的最后冲刺,也是最荣耀的一场考试。按清朝规例,殿试之后,新科进士要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立于百官之后候旨。皇上驾临太和殿,宣读考取进士的名次,称作传胪或胪传,其实就是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这种方式成于宋代,明清时最为隆重。如此隆重的典礼,传出的佳话很多,怪事也不少。
以清代为例,读书人在县级考秀才。在省级考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全国(会试)考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笫三名称“探花”。其余叫“进士”,前三名保送进翰林院,其他进士须通过考试选拔后,才能进翰林院再读三年书。进入翰林院和状元是同一待遇。在清朝做大臣、宰相,进士出身还不行,须翰林出身。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四喜“有“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指称人生最大的四件喜事。
作者说明:会陆续发表介绍中国历代〈金榜题名〉人物的图文,有喜欢的读者,可以在“今日头条”搜索上输入「林东加」三个字,即可查阅发表过的文章和图片,也请关注、点赞和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