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中将救命恩人(张震中将魂归故里)
1981年7月的某一天,安徽宿县一个叫做盛圩子的小村庄热闹非凡,既不是过年,也不是过节,而是来了一位同寻常的大人物——开国中将张震。
这天,村口处有几个老汉在闲聊,突然看到几个解放军战士排列整齐地踏过村口的小桥,向村子走来。有一个当过兵的老汉一眼就认出来了,领头的那位正是张震将军。
>张震中将救命恩人(张震中将魂归故里)
村民们一时间炸开了锅,全都聚集在村子门口,瞧瞧这开国将军长啥样。大家议论纷纷:“没听过村子里哪家出了个开国将军啊?这将军大驾光临我们这小村子,是有啥事吗?”
只见张震站在桥头,四处张望,又低头沉思,像是在回忆着什么。这么一看,村民们都明白了,将军这是来找人的。果不其然,张震领着身后的战士们,走向聚集的村民们,与大家拉起了家常:“各位乡亲们,我是张震,四十年前在这里打过仗,有谁还记得吗?”
四十年前的事情了,村里没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应该都不清楚。看着乡亲们面面相觑,张震说明了来意,原来他此行是为了探望四十年前救他一命的恩人,向她表示感谢。
图|张震将军
没过多久,村里的领导就过来了,带着张震一行人拐过一条条小巷,来到了村民孔秀英的家门前,轻轻敲开了她家的门。孔秀英刚一打开门,就看见了乌压压的一群人,不免有些愣住了。“孔大嫂!我是张震啊!我来看您了!”张震看见孔大嫂熟悉的面庞,激动地喊道。
孔秀英看着面前这个穿着军装的大高个,还是一脸疑惑,这个人自己完全不认识呐。张震看出孔大姐已经认不清自己了,毕竟四十年过去了,自己也变得苍老了很多,当初的一面之缘,要恩人一眼就认出肯定是有难度的。
张震走上前,激动地握住孔大姐的手说道:“你再好好看看我,当年要不是你舍命相救,哪有我的今天啊!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我是来实现四十年前的承诺的!”
孔秀英听到这些话,脑海中很快就浮现了四十年前的那段往事,恍然大悟,看着张震激动地说道:“你是当年那个首长!”
“是啊!是我,你就是当年那个新娘子孔秀英啊!”张震眼中泛起了泪花,四十年前的往事就像播放老电影一般一幕幕在脑海中呈现,不免有些感怀。
后面围着的村民们,见到这一场景,更加好奇了。一个村妇当年是怎么救得了首长一命呢?这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切还得回到四十年前,那个兵荒马乱的抗战年代。
1941年,抗战进入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我党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而国民党逐渐采用消极抗战的态度,忽略严峻的抗战局势,罔顾全国人民,有预谋地围剿新四军,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此次事件爆发后,蒋介石贼喊捉贼,反咬我军一口,竟对外宣称新四军叛变。党中央领导人据理力争,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不仅严厉谴责蒋介石的罪恶行径,更当众宣称重建新四军军部。
同年11月中旬,年仅27岁的张震担任新四军四师的参谋长,受命从淮北出发到宿东地区开展视察工作。张震带着一队人马,一路行军,沿途听取敌后游击队的作战汇报,于18日到达安徽宿灵县的小秦庄,召开联合会议。
图|张震
联合会议上,张震根据敌后战场情形,分析战况,与干部们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各干部各抒己见,讨论热烈,会议持续了整整两天两夜。
会议结束后,天色渐晚,太阳已经落山了。张震所率部队,人数虽然不多,但一路上走走停停,在危机四伏的敌后战场很容易引起附近日军的察觉。
多一刻逗留,就多一分危险。于是会议结束当天,即便战士们已经筋疲力尽,宿东游击队支队长姚运良还是第一时间提议张震迅速撤离,转移到群众基础较好的盛圩子村庄再作休整。
张震听取姚运良的建议,立刻整装部队,连夜转移到了十公里开外的盛圩子村庄。由于不熟悉道路,又是夜间赶路,战士们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村子,本来就疲惫的战士们加之马不停蹄的赶路,几乎耗光了所有的精力,只想好好睡一觉。
张震看着面露倦色的战士们,心疼地说道:“大家分散开来,找村子里的老乡借宿一宿。”此时已近午夜时分了,村子里的每家每户都紧闭着家门,整个村庄一片静悄悄的。由于张震所率队伍的到来,村子里响起了阵阵狗叫,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现在已经很晚了,大家动作轻点,也要加快速度投宿,尽快休整好,明天一早我们就继续赶路!”张震看着满天星辰,轻声说道。
我国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既离不开所有爱国军人的奋勇杀敌,更离不开全国百姓的鼎力支持。唯有军民一心,共同抗日,团结一切力量,才能将所有犯我中华的侵略者灭个干净。
依靠群众,扎根群众作战一直都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党的领袖毛泽东自上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来,党的军队就与广大农村的百姓水乳交融,互相依存。
我军始终坚持不拿群众一分一毫的军规军纪,老乡们也坚持竭尽全力帮助军队同志。因此新四军每到一处,都会受到百姓的欢迎和照顾,在行军途中,借宿村民家中是常有的事情。但这天夜里,张震带着几个战士们敲了好几户人家的门,也没有人开门,心中有些困惑。
身边的侦察员解释了原因,原来这个村子就在日军交通线附近,日军经常会找各种理由来村子里搜查掠夺,甚至还有一些日伪军假借新四军的名义,哄骗老百姓开门,一进门就到处搜刮物资,吓得村子里的老乡再也不敢随便开门了。何况现在已是深夜,就更是如此了。
图|行军途中的新四军
虽然屡屡受挫,张震并没有放弃,天色越来越晚,再不赶紧歇脚,战士们不仅无法得到休息,恐怕还会引发日寇的警觉,招来一场恶战。
张震带着几个战士往村东头走去,到了一户村民家门口停下。这户人家的院子里有棵高高的槐树,槐树下有一个横放的石槽,旁边围了几个鸡圈,因为有动静,此时已经鸡飞狗跳。
屋内的主人已经听到了院子里的声音,点亮了灯。张震觉得有希望,鼓起勇气上前敲响了门,屋里很快传来了一个女子的问话:“谁?”张震欣喜若狂,连忙应道:“老乡,您好,我们是路过的新四军,想向您借宿一晚,不知道方不方便。”
这户人家就是孔秀英家,她今天刚嫁过来,今晚是她与丈夫盛维凡的新婚之夜。“你听到门外的人说啥了吗?”孔秀英压低声音问丈夫。盛维凡神色紧张地答道:“好像说是新四军,来投宿的。”说着把妻子拦在身后,从门缝里望去。可惜夜色太黑,什么也看不清楚。
“新四军……”孔秀英嘀咕了一句,就想到自己加入新四军的弟弟,他曾说新四军的战士们在行军途中,没有地方可以睡觉,经常会借宿在老百姓的家里。“真的是新四军吗?你有没有看清楚?”孔秀英有些焦急地问丈夫。
还没等丈夫回答,门外又响起了张震的声音。张震似乎已经猜到了主人家的顾虑,小声说道:“老乡别怕,我们真的是新四军,想在您家住一晚,如果实在担心的话,那我们就不叨扰了。”说完就带着战士们转身离去。
“等等。”孔秀英把心一横,缓缓打开了大门。她机警地往门外望了望,挥了挥手说道:“没事,同志们快进来吧!”
张震和几个战士进屋后,看着眼前这对身穿红装的新人,这才注意到屋内的窗户都贴着大红的喜字,台上还点着两根红烛,马上意识到这是人家的新婚之夜,红着脸说道:“真是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了。”
新娘孔秀英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一脸无所谓地说道:“没事没事,你们快收拾收拾准备歇息吧!”因为家里有人当兵,所以孔秀英明白一些军中纪律,没有多问什么,说着就跟丈夫招呼着新四军战士们进屋。
图|年轻时候的孔秀英
孔秀英的房子并不大,一间稍大一点,是主卧,也是小两口的新房;一间稍小,是偏房,还堆着一些杂物。本来就已经打扰了他们的新婚之夜,张震怎么好意思再占用别人的婚房,就带着战士们直直地往偏房走去,想就这样凑合一晚算了。
谁知孔秀英连忙将他们拦下,说什么也不同意让战士们去偏房睡觉。在她的坚持下,张震只好妥协,将一半战士安置在偏房歇息,自己带着另一部分战士在主卧婚房打地铺睡觉。连日行军,战士们早已筋疲力尽,有了睡觉的地方,一躺下就呼呼大睡了。
张震看着战士们都睡下了,自己找了一个角落,靠着橱柜就睡沉了。孔秀英看着这些并排躺着的战士们,个个疲惫不堪,甚至有些狼狈,顿时就想到了自己的弟弟。
他们年纪跟弟弟相仿,都是些半大的孩子,为了杀鬼子、保护咱老百姓,不辞辛劳、勇敢无畏,真是令人钦佩又令人心疼。孔秀英悄悄从柜子里拿出了自己的新被子,轻轻地盖在了战士们的身上,自己则和丈夫裹着衣裳睡着了。
这一夜,新四军战士们睡得格外香甜,尤其是张震,睡得最沉,大家都觉得,似乎在孔秀英家里歇息,有种难以言喻的踏实感。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已有日伪汉奸发现了他们的行军足迹,向附近驻扎的日军通风报信去了,危险就在第二天清晨悄然而至。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孔秀英就起床了,这天是农历十月初一,村子里有拆洗棉被的惯例。于是她一大早就悄悄出了门,抱着被子去河边浣洗,洗完以后,就捡来了一些干柴,准备回家给新四军战士们烧顿早饭。
可孔秀英抱着干柴还没到家门口,就听见了村口远远传来了一阵轰鸣声,她警觉地仔细一听,这是汽车行驶的声音。新四军队伍行军都是双腿或者骑马赶路,哪来开汽车的军队?她预感不好,站在高处远远望了一眼,见汽车前端飘着的白旗,内心大惊:不好,日军来了!
孔秀英连忙抛下怀里的干柴和刚洗好的被子,急冲冲地往家里赶去,快进门的时候,大喊道:“敌人来了!敌人来了!你们快起来!”
图|日军发起进攻
孔秀英不知道的是,我军行军途中,即使中途休息,也会安排两个战士轮番站岗,观察情况。还没等孔秀英到家,哨兵就已经通知到村子里的战士们,没过一会,大部分战士们已经起来了。十几辆汽车的轰鸣声越来越近,加大马力飞快地向村子驶来。
孔秀英冲进婚房内,许多战士纷纷起床,拿起武器,而这时太过操劳的张震竟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通过对话和观察,孔秀英知道这个长相和善的瘦高个,一定是他们的首长,于是顾不上那么多,连忙上前摇晃着张震的手臂,喊他起床:“快起来啊!首长!敌人过来了!”
张震迷迷糊糊地醒来,听到敌人过来了,立即站起身来,掏出身上的枪,叮嘱孔秀英等人藏好,立马带着战士们走出屋准备战斗。此时哨兵急冲冲赶到张震面前汇报情况,五百多号日伪军正向村庄袭来,逐渐形成包围圈,看样子准备挨家挨户搜村。
情况十分危急,张震所率部队必须迅速突围。战士们决定兵分两路突围:一路向敌人围攻力量薄弱的村子西边突围,尽量闹出大动静,吸引鬼子的注意力;另一路则留下来保护张震在孔秀英家隐蔽起来。
可是这群敌人也狡猾得很,他们提前探知消息,知道这支新四军队伍里有大领导,必须抓到他。于是也分成两队,一队向西边追赶,一队继续留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搜查。
突围的战士们战况惨烈,而留下来掩护的战士,有的装扮成村民,有的躲在草垛里,还有的混进被盘问的乡民中。战士们已经下定决心,要是张震暴露,立即拔枪与敌人决一死战,就算全军覆没也要让参谋长突出重围。
张震躲在孔秀英家中,十分焦急,听着门外的打杀声,再也忍不住带着身边的战士冲出门外。可是门外到处都是枪声、喊杀声,且清晨的雾气浓重,白茫茫的一片,路也看不清了,一时间竟不知道往哪边撤离。
孔秀英察觉到敌人离自己家越来越近,也看出了张震的迷茫,她一把拉回张震,掩门说道:“我知道怎么走,你们先从西边出村,一直往前走,会有一条小路。走过小路到浅圩。过了浅圩到河沟,翻过河沟就到沱河了,现在是枯水季节,渡河安全,过了沱河就能脱险了!”
张震听完,内心感激不尽,但此时的情况根本来不及多言谢,只对孔秀英说了句:“如果我大难不死,日后一定报答。”说罢,便带着战士们出门朝西跑去。
张震带着战士们趁着大雾,躲避敌人的视线。奈何敌人实在太多,突围过程依旧免不了激战。警卫连连长为掩护张震撤离,主动向敌人开火冲锋,吸引火力,打退了敌人几次冲锋。然而在实力与人数相差悬殊下,连长带着几位战士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图|激战中的新四军
天已经大亮,张震带着战士们边打边撤,殿后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张震见状痛心不已,全部突围已经没可能了,只能与后面追上来的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于是,张震带领剩余的战士们转身开战,一边火力压制,一边贴身肉搏,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在盛圩阻击战中,我军牺牲了三十余名战士,最终安全撤离,沿着孔秀英所指路线,安全渡河,将鬼子远远甩在了后面。这场战斗,虽然我军损失惨重,但敌人死伤更多。日寇见死了那么多人,还没抓到重要人物,气急败坏,在孔秀英家翻箱倒柜,搜了个底朝天。
战斗平息后,掩护的新四军战士们浑身是血,躺在地上停止了呼吸。日军把村子里的乡亲们集中在一起,用枪指着,让翻译的汉奸盘问。
“快说!村子里还有没有新四军!是不是被你们藏起来了!”前一秒还在日本人面前谄笑献媚的汉奸翻译官,下一秒就凶神恶煞地质问着孔秀英。
孔秀英看着昨晚还在自己屋里酣睡的战士们,今早很多就已成了一具具冰冷的遗体,她忍痛抬起浸满寒意的双眼,一脸冷漠地反问道:“你们不是都搜过了吗?哪里还有新四军?”
满脸横肉的翻译官听到孔秀英的这句话,一时间竟也无言以对。此时周围的乡亲们也众口附和道:“没有新四军了。人家只是刚结婚的小两口,哪里藏了什么新四军?”
翻译官见状,只好悻悻地用日语回话小鬼子说,已经没有新四军了。日寇还是不肯善罢甘休,在新四军撤离后,一连几天,在村子里反复搜查,仍旧一无所获后,这才作罢。在一切都风平浪静后,盛圩子村的老乡们强忍悲痛,将牺牲的31名新四军烈士的遗体好生安葬在村子附近。
转眼间,四十年过去了,在张震将军眼中,当年在盛圩子村激战的场面依旧历历在目。三十多位战士的牺牲,新婚新娘的搭救,全村百姓的掩护,让他永远无法忘却,对恩人的那一句承诺也让他心心念念了四十年之久。
在这四十年里,张震将军虽然始终记得要上门感谢当初这个不知名的恩人,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在撤离盛圩子村后,他投身到激烈的抗日战场上,终于将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华大地后,内战又全面爆发,他因此投身到紧张的解放战争之中。
建国后,新中国百废待兴,张震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整日忙于政务与基层建设,想要到盛圩子村感谢当初那新娘的事才一直被耽误了。
图|张震
1981年,时隔四十年之久,几番周折下,张震终于见到了当初的救命恩人,来如约履行四十年前的那个承诺。其实,军爱民,民帮军在抗战时期是常见的事情,孔秀英根本就没有将张震的这句承诺放在心里,更没想到张震竟然会记那么久,还历尽艰辛找到了自己来报恩。
讲起当年的那些事,两位老人都激动不已。随后,孔秀英领着张震向村西南走去,要探望当年在盛圩子村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
孔秀英一边走一边叙述着张震撤离村子之后的事,说道:“当年你们离开后,我和村子里的乡亲们好好安葬了牺牲的战士们,他们都还是半大的孩子,跟我弟弟一样为杀鬼子牺牲。”孔秀英说着就抹起了眼泪。张震听着这些话,内心一顿酸楚,眼中也泛起了泪花。
“我们把一部分战士就近埋在了村头,一部分战士就葬在这里了。”孔秀英停下脚步,指着面前的河边水洼地说道。夕阳下,十八座坟堆静静地安卧在那里,似乎是知道自己的参谋长来了,墓前的芳草在一阵风过后微微倾斜,好像是躺下的战士们在对昔日的老首长致敬。
由于不知道这些烈士的名字,乡亲们立得都是无名碑。年迈的张震望着这一片尽显苍凉的烈士墓地,深深地鞠了一躬后站立良久,双眼饱含热泪,神情肃静地说道:“我的兄弟们,我来看你们了,抗战胜利了,你们却再也看不到了……”
张震再也忍不住,瘫坐在一座无名墓碑前,跟孔秀英老人哭诉道:“我们是享福了,可是他们却还在冰冷的‘水牢’里躺着……我于心不忍啊!”
于是在张震和当地政府人员的建议下,没过多久,安徽政府就开始筹建烈士陵园。1985年,一座占地1.5万平方米的盛圩烈士陵园就顺利完工了。
在陵园中央,一块巨大的烈士纪念碑竖立其中,上面九个气势磅礴的大字是由张震将军亲笔题写的“盛圩战斗烈士纪念碑”。在陵园里有几座红砖瓦房,孔秀英夫妇就住在里面,年年看护着烈士陵园里为国牺牲的战士们。
图|盛圩子战斗烈士纪念碑
多年以后,孔秀英和丈夫曾一起去北京看望过张震,张震十分热情地招待他们。张震将军每逢过年过节也都会给孔秀英家里寄些礼品,并叮嘱老人家要保重身体,告诉孔秀英家里的后辈要搞好生产,进行改革。
2007年,孔秀英寿终正寝,得知消息的张震将军很想前去吊唁,但93岁高龄的他因身体原因,实在力不从心,只能给盛家发去吊唁词,表示沉重哀悼。
救命之恩,涌泉相报。当年新娘子孔秀英不顾生命之危出手相助,而张震将军亦把这份恩情铭记几十余载,二人之间的美好情谊成就了军民之间的一段佳话。
如今国泰民安,我国依然有保卫边疆的军人战士,有救民水火的消防员战士,他们都是国家与人民的英雄。同时,再也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能像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一样,深深敬爱着我国的人民战士。这就是中国,身为中国人民,我感到无比骄傲,向您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