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我先过去看看 阅读附答案
不要怕,我先过去看看 阅读附答案
不要怕,我先过去看看
家里有许多书柜,都是我父亲的。还有不少奖状,是他在工作上拿到的。他在通信公司里做技术开发,一年到头几乎不休息,没日没夜地在公司里研究或者做实验。
我一直觉得父亲是个糟糕的人。虽然他既不动粗,也不摆架子,但总是工作优先。工作日就不用说了,连周六周日基本上也会去公司。久而久之,我见到父亲就会紧张得像是见到叔叔伯伯一样。而他也总是一脸严肃,没精打采的。
那时我二十四岁,已经开始写小说,但这个年龄还是会被人当作孩子。我却自认为是个成熟的大人。一天,母亲打电话给我:“你爸爸要去住院,你能帮他搬行李吗?那天我有别的事没法去。”我同意了,多少是出于身为独子的使命感。不,我是为了母亲。因为父亲很少在家,家里的事、学校的事、与社会接触的种种,都是母亲孤军奋战。这既是对母亲的感谢,也是慰劳。
我是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被查出恶性肿瘤,时日无几的,而父亲也知道我已经知道了。虽然不是毫无触动,但对我来说,父亲是个只会在公司里做自己热爱的工作的人,那时我想的更多的是,刚知道他不能去公司了,接着就要去医院了吗?真是个不回家的人。
父母家和我家就在同一个街区,我经常会回去看看。我去得并不频繁,因为觉得那时再和几乎没有联系的父亲见面,就像是在借机平账一样。我不想他因为这种事情而取得借贷平衡。
“有句话我要事先声明,”他曾这么说,“我想往后我会越来越虚弱。这很正常,因为我快死了。音量渐渐变小后,乐曲也会结束,是吧?”
“所以呢?”
“不要因为我渐渐虚弱而惊慌失措。”父亲笑得露出了牙,“我死的时候,就是我的寿命到头了。我好好地走过了完整的人生。”
这是在逞哪门子强?我不屑地想,愤愤地望向身边。母亲耸了耸肩,噘起了嘴:“一直不管家的人还要装模作样,真让人头疼。”
那时,父亲确实是在逞强,但并不只是为了面子和自尊心。我之后才明白了这一点。如今的我知道,他选择在家接受治疗,像迎来乐曲结束般渐渐虚弱,但他还是想教导我一些事。
之后去探望他的时候,他盖着被子,房间里飘着汗水与尘埃混杂的气味。他瘦了一大圈,脸色惨白,但看到我,依旧露出了虚弱的微笑。
“因为有药,所以也不是特别痛,只不过总是犯困。”父亲说他一天有大半时间都在睡觉,那感恩的语气就好像他现在清醒着说“我很幸运”一样。他眼睛无神,从被子中露出的脚踝细得令人吃惊。
“你还有什么想做的事吗?”聊了一会儿家常后,我问他,“虽然能做的有限,比如有什么想吃的或是想看的?”
“正如你所知,我自由自在地生活至今。”父亲故意说得文绉绉,“已经没有未竟的心愿了。虽然我很遗憾没能尽到父亲的责任。”
“这件事虽然是事实……”不过,我觉得他比那些上了年纪却还恣意妄为、给周围添麻烦的父亲要好得多,于是我又说,“不过,我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父亲要尽多少父亲的责任。”
“最近,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事。”父亲隔着窗户,望向庭院的方向说道。窗帘拉着,他不可能看到外面的景色,“以前我们去过游乐园。”
“鬼屋吗?”
“对,就是那个。你记得吗?”不知是不是错觉,父亲转向我的眼眸中闪着光彩。
“我还以为你忘得一干二净了呢。”
“你害怕进鬼屋,就在入口前蹲着不肯走。”
那个时候记忆的轮廓在脑中渐渐明晰。当时,朋友们一个接一个进入鬼屋,我却蹲着喊“我怕”,不肯动弹。“我没有办法,就先进去了。”那时父亲是这么说的,“那我先去看看是不是吓人。”
“那又如何?”我问。
父亲的表情变得温柔起来:“我觉得就和当时一样。”
“一样?什么东西和游乐园一样?”
“我知道它不吓人,你也没有必要害怕。所以……”父亲继续说。
“什么?”
“我先去确认一下那并不可怕。”
我诧异地问他在说什么,他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在那之后,父亲又活了半个月左右。我去看他时他多半在睡觉,也有意识清醒的时候。对话一天比一天艰难,但我叫他时他会点头,有时也会应声。
最后一次对话,是在他去世前的两天。天气很好,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房间。
“要拉上窗帘吗?”我起身时,父亲却嘟囔:“没关系。”
我看着他的脸,不清楚他是认出了我,还是在做梦。他继续说道:“一点都不可怕。”听他的语气,像是在另一个梦幻的舞台上和某人对话。
“啊,嗯。”
“是的,不要怕。没关系。我先过去看看。”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于是又一次应和了一声,只说了一句:“那可真是帮我大忙了。”
母亲在提及父亲去世时,说:“我一早起床,他就没有呼吸了。”母亲虽然流着泪,却很理智。我赶到后,怔怔地望着父亲那具已经不再呼吸、既不是物体也不是生物的躯体。心中一阵寂寥,同时又忍不住回忆他在家中平凡度日却渐渐衰弱的模样。回过神,我发现自己正告诉母亲:“我感觉已经不怕死了。”
我至今都觉得,父亲只是先去那里看看而已。回来时,他会这么说吧:“跟我想的一样,一点都不可怕。”
(选自《死神的浮力》)
13、课文题目“不要怕,我先过去看看”在文中指的是哪两件事?(2分)父亲两次说这句话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1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分)
15、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这是在逞哪门子强?我不屑地想,愤愤地望向身边。(2分)
(2)音量渐渐变小后,乐曲也会结束,是吧?(2分)
16、文章结尾一段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3、两件事:一件是以前去游乐园里的鬼屋,我不敢进去,蹲着不肯走,父亲先进去看看鬼屋。(1分)另一件是父亲去世之前,在我面前反复说的一句话,先去看看死亡。(1分)目的:第一次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我害怕,增加我进鬼屋的勇气(2分)。第二次说这句话的目的是告诉我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要坦然面对。(2分)
14、热爱工作,工作成绩突出(1分),敬业勤奋(1分),严肃(1分),很少顾家(1分),会教导孩子(1分)
15、(1)加点词语写出了“我”对父亲面对恶性肿瘤不悲伤叹气却微笑调侃而感到不屑和气愤,(1分)运用口语,生动形象。(1分)
(2)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生命比作乐曲,音量渐渐变小,生命也即将结束。(1分)语句生动地写出了生命消亡的过程,也体现了父亲在癌症面前的故作镇定和轻松。(1分)
16、文章结尾体现了我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恩,也说明我在父亲的教育下,已经不再害怕死亡,坦然面对生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