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畔在哪(大明湖畔在哪里个城市)
大明湖并不仅仅为济南留下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还有烽烟烈烈的历史悲歌。
摄影:邵凯
在大明湖西北岸,有一个占地6386平方米的铁公祠庭院,是大明湖公园的园中园。这个庭院中有八角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建筑,而庭院中最核心的建筑,则是铁公祠。铁公祠居庭院东北隅,坐北朝南,面阔3间,前檐出厦,歇山起脊,红柱青瓦,木格亮窗。门上一块匾额,“铁公祠”3个大字,乃是翁方纲手书。
>大明湖畔在哪(大明湖畔在哪里个城市)
铁公祠始建年代无考。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山东盐运使阿林保捐资复建。同治三年(1864年)济南知府萧培元重修。1929年,山东省政府陈调元增建湖山一览楼和八角亭,庭院遂成现在规模。
摄影:王琴
在这清幽秀丽的景色背后,却见证着一段悲壮的烽烟往事。这段往事的主角,就是“铁公”铁铉。一切要从明初朱棣、朱允炆“叔侄相争”的靖难之役说起。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举兵造反,企图争夺侄子建文帝的皇帝宝座。朱棣起兵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建文二年(1400年)5月,朱棣率领北军攻占德州,并迅速兵临济南城下。
朱棣认识到济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认为一旦攻下济南,便可免除后顾之忧,进可长驱直入,直下南京,退也可保住北方的大片疆土。因此,他督促北军筑起长围,昼夜伏击。此时,守济南城的正是铁铉,铁铉依仗济南城墙高大,拼死抵抗。
摄影:王琴
摄影:王琴
铁铉是河南邓州人,1366年出生,洪武年间入学国子监,后授礼科给事中,不久调任都督府断事。他聪明果决,每次参与审理案件,都能明察秋毫,处理得当,得到朱元璋的夸奖,建文初年,铁铉改任山东参政。
靖难之役打响之后,铁铉负责为大将李景隆的北伐军队运输粮草,李景隆败退之时,铁铉正在督饷途中,眼见燕军南下之势锐不可当,他不但没有畏惧退缩,反而急忙赶往济南,与李景隆的部将盛庸一起,督促将士死守济南,济南保卫战随后拉开战幕。
话说在铁铉等人的拼死抵抗下,北军困守济南3个月,济南城依然固若金汤。战事胶着之际,铁铉想出了一条诈降妙计。他先拆除守城设备,然后派千人出城迎接燕王入城,条件是“请大王退师十里,单骑入城”。朱棣一听大喜,以为大功告成,却不知铁铉早已在城门上方放置了一块大铁板,就等着朱棣入城时将其砸毙。不知是计的朱棣果然只带着少数亲信入城,刚进城门,铁板自上急落,但是因为城门楼上的士兵没掌握好时机,放铁板的时间稍微早了一点,所以铁板落下来,只砸伤了马头,没伤着朱棣。
朱棣知道上当,急急换马而逃。回营后朱棣恼羞成怒,立即下令加紧攻城,连续用火炮轰击城墙。眼看城墙就要倒塌,铁铉急中生智,又让守城将士将明太祖朱元璋的神牌悬于城上。朱棣再狠,也不敢炮轰老爹的神位。铁铉于是乘机修补城墙,还时而派出小股部队出城骚扰北军。
朱棣围困济南数月不克,南军援军即将赶到,只好撤军北返。铁铉乘北军后撤、士气低落之机,一路掩杀并乘胜收复了德州。
济南攻城不克,朱棣对铁铉心有余悸,两年之后的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再次率军南下时,便绕过济南,乘南方兵力空虚,直取南京,推翻了建文朝廷。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铁铉被擒后,朱棣在朝堂上亲自审问,铁铉不但不对朱棣下拜,而且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只背对朱棣而坐并破口大骂,甚至在被割掉耳鼻之后,仍然不肯回头。朱棣盛怒之下,把铁铉下了油锅。慷慨赴死之时,铁铉年仅37岁。铁铉死后,他的家人也受到牵连,两个儿子先被发配后被害死,妻子和女儿则被发到教坊司为妓。
摄影:邵凯
清代翁方纲对铁铉有过高度评价:“公以济南居南北之间,遏挫燕师,至今四百年矣。故老犹传,绐燕王入城,悬铁板几中者,今之西门也;慷慨誓师者,北湖水面亭也。其气足以壮鹊华,澈源泉,贯金石,而耀日星也,则其精灵妥侑于湖之北渚,宜矣。”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30岁的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从曲阜到济南来参加山东乡试,在大明湖畔凭吊铁公祠,想起当年烈烈烽烟,写了一首感慨万千的诗:“文皇东破济南城,鼓角连天草木兵。悬板无灵千古恨,铁公祠下一吞声。”
铁铉宁死不屈,令人钦佩。朱棣虽然处死了铁铉,但是对他还是非常敬佩,史载朱棣“日对群臣言,每称铉忠”。据说在铁铉遇难不久,他的老家就为他建起了铁公祠,只是为了避嫌而叫做“关帝庙”。济南不会忘记铁铉。“湖尚称明问燕子龙孙不堪回首;公真是铁惟景忠方烈差许同心。”大明湖畔铁公祠门口的这副对联,写尽了一位忠义的铁血汉子,在历史尘烟中的无限悲壮。
作者:钱欢青
来源:联合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