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说明文阅读训练
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说明文阅读训练
内容预览:
现代文阅读指导训练: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
【考点搜索】
1.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
2.考查对说明顺序的理解。
3.考查对说明方法极其作用的理解。
4.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或局部感知。
5.考查对修饰语、关键词的理解。
6.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7、.考查综合探究能力,如“风筝最早发源于 ,风筝的发明成为 人的一大骄傲。
请发挥你的想像,进行一次创新之举,设想出将风筝运用于生产、生活、科研等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方法”、“阅读下面材料,联系上文内容,围绕“怎样保护濒危植物”问题,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方法指津】
1.对说明对象的特征及顺序的把握。
①分清说明对象的类别,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顺序。说明对象的特征和顺序,因说明对象的类别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介绍事物及事物发展变化类的作品,常用时间或空间顺序。介绍事理类的作品,常用逻辑顺序。
②抓住中心句或标志词,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顺序。说明文每段乃至全文一般都有中心句,事物的特征往往隐含在中心句中,因此从抓中心句入手,往往可以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文的三种顺序又各有不同的标志词,如表时间顺序的时间词,表空间顺序的方位词,表逻辑顺序的内在关系词,抓住它,判别文章的顺序就会容易。
2.对说明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的理解。
判断文章的说明方法是容易题,复习时抓住常见说明方法定义理解即可。一般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加清楚,使说明的语言更加直观、形象,具体如下:
①举例子-- 作用: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真实说明了……(事物);识别方法:抓住“比如”“例如”“如” 等标志性词语。
②分类别:就是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一说明
作用:能有条理更清楚的说明事物。
③列数字:作用: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使人一目了然,更有说服力。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用了数字就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表示年号、日期、时间的数字。
④作比较:就是事物比较和事理比较;作用: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增强了说明……(事物)的效果。
⑤画图表:作用: 增强直观性,使事物特点一目了然。
⑥下定义:作用:准确简明的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表述形式:“某某是什么”、“某某叫什么”。
⑦打比方:作用:具体、生动、形象说明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
3.对修饰语、关键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起作用的理解。
说明文中有些修饰语看似模糊、不确定,却往往是语言运用准确、严密之所在,解答此类试题,不能游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应结合具体的说明内容分析,达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4.对说明中心及说明内容的把握。
在说明文阅读中,可以从文题或关键词入手,把握说明中心,说明中心的概括其实就是“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文中关于说明内容概括可以细读全文,运用找出中心句或关键词的方法进行。
5.对重点句子句义的理解。
说明文中重点的句子表层意思不难理解,但其真正意思不容易把握。理解重点句子的句义,必须透过语句字面意思,看到句子表达的本意,理解它的实质。
【真题例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重庆市中考题)
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 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 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 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 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
2.选文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型“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选出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 )
A.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三峡博物馆的外墙设计集中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峡博物馆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涵。
3.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各自的主要艺术风格。
“壮丽三峡”:
“远古巴渝”:
4.请从选文第、第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有关部门准备打一则广告,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来介绍三峡博物馆。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三峡博物馆的这则广告撰写广告词。要求:内容与选文相符;语言具有吸引力;30字以内。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Section targeting
【新题演练】
(一)阅读《重庆轻轨飞扬》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重庆轻轨飞扬
在 的重庆交通地图上,一条长龙在山城蜿蜒盘旋,龙头在商业中心较场口,龙尾在钢铁基地新山村。它纵贯长江和嘉陵江间狭长的渝中半岛,穿行于中梁山至真武山之间的低丘地带,长19公里,跨越三个行政区,辐射九个片区,把主城六大行政区的重要交通干线、桥梁和客流集散枢纽链接在一起。这条长龙就是穿越山城迷雾风驰电掣、凌空飞扬的重庆轻轨。
它是一条交通线路,但它又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路。
轻轨为重庆人带来了方便快捷,城市因为轻轨而变短。轨道交通建成后,主城区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上升,达到32%,居民的平均出行时间从先前的57分钟下降为现在的33分钟。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22.7%,大大缓解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而市民经过一至两次换乘,就可到达目的地。
在期盼与憧憬之后,重庆人坐上了轻轨,穿行于这个山水城市之间。而整个轻轨沿线也出现一种莫名的“兴奋”,这种兴奋就是“经济效应”。
轻轨本身对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带动性。直辖七年,重庆的城市交通格局和经济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直辖前的“两桥连接一个渝中半岛”,变成多座大桥和高速公路串起的渝中、江北、南岸、经开区等多个组团式经济圈,同时形成了以解放碑为首的5大商圈。但随着轻轨的运行,一种全新的“带状经济”首先在九龙坡地区悄然出现。纵观轻轨较新线,九龙坡境内的轻轨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成为重庆风景的移动瞭望塔和重庆文化的窗口,这是轻轨的另一使命。
一方面,重庆一面靠山、一面环水,形成了典型的山水格局的地貌。另一方面,重庆又具有丰富而悠久的文化资源,巴渝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民俗、民情丰富多彩。轻轨沿线经过之地,文化色彩浓郁。其中,包括地域特色明显的民居和一些历史古迹。
绵长起伏的轨道,列车以平均每小时32公里的时速自由地在城市间穿行。坐在宽敞、明亮、舒适的车内,感觉就像在空中飞翔,让人情不自禁兴奋、激动。云淡风轻,透过明净的车窗,从高空俯看自己熟悉的家园,城中美景如一幅流动的风景画,飞速从眼前划过。
列车无声地在轨道上飞驰,行如风,稳如松,60分贝的运行噪音被淹没在喧嚣的城市中。乘坐在轻轨之上,感受它从地下到空中,像一条蛟龙一般忽而潜隐地下、忽而凌空飞架的壮观气势。举目向窗外眺望,江水潺潺、群山争翠,沿途美景尽收眼底,她们韵味无穷。
轻轨插上了文化的翅膀。13个车站,13个展馆,各个展馆都有自己的风味:根雕收藏馆、老照片收藏馆、古瓷器收藏馆, ,在较场口车站内看“轻轨赋”、轻轨线路模型和车模展台;在黄花园车站参观民族民间工艺品展馆,进小吃城;在牛角沱车站浏览老照片收藏馆,有心者更可在顶层观景平台看江景。等车不是枯燥无味的事,而成了风雅的举措。
1.从全文来看,轻轨对于重庆的发展有何作用?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3.选文说轻轨“成为重庆风景的移动瞭望塔和重庆文化的窗口”,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选出下列不属于这种内涵的一项( )
A. 举目向窗外眺望,江水潺潺、群山争翠,沿途美景尽收眼底,她们韵味无穷。
B. 在黄花园车站参观民族民间工艺品展馆,进小吃城。
C. 在牛角沱车站浏览老照片收藏馆,有心者更可在顶层观景平台看江景。
D. 随着轻轨的运行,一种全新的“带状经济”首先在九龙坡地区悄然出现。
4.文中的“从高空俯看自己熟悉的家园”“举目向窗外眺望”的加点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5.阅读完本文,你一定有言犹未尽的感受,请你为本文写一个简短的结尾。(50字左右)
(二)阅读《大足石刻》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足石刻
如禅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县,全县有石刻40余处,以宝顶山、北山的规模 、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被誉为“唐宋时刻艺术圣殿”,也是 晚期石窟艺术的 代表作品,摩岩造像达5万多尊、87类题材,“横融儒、释、道,纵贯千余载”,“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在艺术上“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也达到了高度统一。在艺术形式和风格方面,它又有别于西北和中原的早期石窟。不但有中华民族自身的审美意识,更具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既具有雄浑的阳刚之气,又有世俗情趣的婉约之美。它以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术、丰富的内容、卓越的技巧蜚声中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评为 5A级旅游景点。
宝顶山则是世界石窟的压轴之作,始建于公元1179-1249年间,历时70年,沿岩壁开凿,其中尤以举世无双的千手观音和长达31米的卧佛著称。
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 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 的一尊造像,全长31米。这尊佛像是横卧着的,人们就叫它卧佛。佛前有一弧形沟壑,自然形成了仙界、人间的分界线,所以每次去我就要示意客人站在仙界内为其拍照纪念。这幅图画给人的感觉是肃穆宁静的气氛,而没有惊恐慌乱的情景。宝顶山这尊卧佛是半身像。他下半身隐入石岩之中。这种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有种于有限中产生无限联想的艺术效果。故大足民间对宝顶山卧佛有“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给人插上了无限想象的翅膀。
《 千手观音》是一个非常壮观的雕像,它的“千手”(准确数字是1007只手。传说本来1009只手才是最顶点,由于 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 为“九五之尊”,故雕刻了1007只。)如孔雀开屏般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出,每只手都雕得纤美细柔,手里拿着斧头、宝剑、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人们称它是人间 的千手观音石雕像,是天下一绝!金光闪闪的千手、千眼观音,令游人莫不叹为观止!
一组叫《父母恩重经变像》的石刻,把父母养育儿女的过程,从怀孕、临产、哺乳到儿女长大 ,婚嫁、离别等,分别用十一组雕像来表现。每一组表现一个主题,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画得相当生动、细腻,并都刻有文字说明,仿佛古代的连环图画。其中穿着开裆裤、摸着妈妈奶头吃奶的孩子的形象,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穿开裆裤的 石刻记录。
宝顶圆觉洞,为整石开凿,宽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萨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诚,左右壁为十二圆觉菩萨,跌坐莲台,妙丽庄严,姿态不一,衣服、肌肉质感真实,似薄纱突身,衣裙流畅自如。壁间刻楼台亭阁,人物鸟兽,花草树木,幽泉怪石,近似写实作品,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
不少人认为,充满农村生活情趣的牧歌式的石刻《牧牛道场》,是最精彩的,它所表现的是牧童驯牛。牛的犟劲和牧童在驯服牛后的悠然自得的神情都刻画得非常真切、生动。
当身体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 ,漫步在这一方净土,在欣赏石刻、山色、美景的同时,经过短暂 的从善教义的洗涤,仿佛灵魂变得清澈了许多,更加明了生命的意义所在,更加接近生命本来的意义。
1.请简要说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评为 5A级旅游景点的原因。
2.阅读全文,说说选文按照了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3. 选文说《千手观音》是一个非常壮观的雕像,然后在后面对其“千手”的来历做注释,你认为这个注释有必要吗?为什么?
4. “其中穿着开裆裤、摸着妈妈奶头吃奶的孩子的形象,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穿开裆裤的 石刻记录”一句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
5.结合下列链接材料,说说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怎样在文中体现的。(举出两例即可)
【链接材料】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 风格和 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 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 。
中考学习小组 中考必备!
Section targeting
【参 】《三峡博物馆》
1.按照从外到内的空间顺序来介绍的。
2.C 3.“壮丽三峡”:真实、壮丽;“远古巴渝”:古朴、厚重
4.说明方法主要有列数据、举例子两种。示例 ①:列数据,准确地说明了三峡博物馆的建筑规模。示例②:举例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展厅中有大量天然三峡石。5.示例:三峡博物馆,展现壮丽三峡,传承巴渝文化;三峡博物馆,记录重庆历史;三峡博物馆,触摸重庆历史的殿堂。
《重庆轻轨飞扬》1.交通给人们带来便利、带来“经济效应”、成为重庆文化的窗口。
2.列数字;轻轨为重庆人带来了方便快捷,使人一目了然,更有说服力。
3. D
4.不能,因为俯瞰强调的是从上往下看,眺望的意思是从高处向远处看,从具体语境来,这两者调换。
5.提示:语言简练,富有感召力,对全文起一个总结作用。
《大足石刻》
1.因为在大足石刻具有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术、丰富的内容、卓越的技巧。
2.“总-分-总”的逻辑顺序。3.有必要,因为这样会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使说明更准确,语言更严密。
5.示例:父母恩重、牧牛道场
【阅读延伸】 在天外星球播种地球生命
科学家们表示,陨石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恐怕已让反抛至太空的地球细菌抵达了遥远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
这项说法恰好 了胚种论。根据该理论,地球生命起源于外来的彗星或陨石上的微生物。
任职加州莫非特田市美国航空航天局安姆斯研究中心的行星科学家摩尔表示,上述两种理论皆认为,生物在太阳系中散布的方式,非常类似细菌在一间拥挤的教室内相互追赶,他说:“只要一颗行星上出现了生命,所有的行星都会出现生命。”
我们已知,火星与月球上发生的撞击足以将岩石抛掷到太空中, 掉落在地球表面,成为小型陨石;地球岩石要飞散至太阳系边缘则较不容易,因为这些物体必须先摆脱强大的太阳引力。
为了要找出有多少岩石能抵达外太阳系,6500万年前造成齐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大撞击,然后定位数百万碎片弹射的路径。类似规模的撞击事件,曾在地球历史上出现过数次。
研究团队同时观察,有多少地球碎片能抵达公认较适合生命生长的环境,例如土星的卫星泰坦星、木星的卫星欧罗巴星。“我以前认为机率微乎其微。” 该研究团队且任职于加拿大温哥华哥伦比亚大学的行星科学家葛雷德曼表示。
但是研究的结果却让葛雷德曼相当惊讶。在500万年内,约有100个左右的物体抵达欧罗巴星,且约有30个抵达泰坦星。2006年3月16日,他在得州联盟市举行的月球与行星科学研讨会中,发表了这项模拟结果。
然而,经历了突发的高温环境,以及抛入太空后的加速度作用,细菌还能存活下来吗?
研讨会中诸多研究学者对上述问题持肯定的立场。佛罗里达大学微生物专家尼克森即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安姆斯研究中心内,利用房子大小的喷射器进行相关测试。
为了模拟陨石的撞击力,他与同事们将弹珠大小的弹丸,以每秒5公里的速度发射至带有细菌孢子的水盘,再以泡沫塑料承接向上飞散的破瓦残碟。该研究团队发现,约有万分之一的细菌得以存活下来,摩尔表示:“这项实验结果是建立在相当精准的计算之上的。”
许多天文学家相信,细菌在太空中经历宇宙辐射的曝晒旅程后,依旧能存活,其上依附的细菌几乎一定会因落地的撞击力而相继 亡。
“但是在泰坦星上则是不同的结果。”葛雷德曼如此表示。该卫星外围浓厚的大气层会使陨石破碎成块,同时减缓碎块下降的速度,葛雷德曼说:“这形成了相当良好的安全网。”他补充说,“着陆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还会融化冰层,制造出一个为时不久但能让这些天外访客栖居的水池。”
在研讨会上,有人询问葛雷德曼:假设少数细菌真能安全抵达泰坦星的陆面,在该卫星大约零下170摄氏度的酷寒环境中,细菌是否能生存? “这就有劳诸位来解答了,”葛雷德曼告诉听众们,“我只不过是一个送货的‘ ’。”(摘自《海外文摘》)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 研究的结果为什么让葛雷德曼相当惊讶?
4.到达泰坦星上的细菌有着不同的结果的原因是?
5. “我只不过是一个送货的‘ ’”一句对你有什么启发?
[参 ]
1. 陨石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恐怕已让反抛至太空的地球细菌抵达了遥远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
2.打比方
3. 在500万年内,约有100个左右的物体抵达欧罗巴星,且约有30个抵达泰坦星。
4.(1)该卫星外围浓厚的大气层会使陨石破碎成块,同时减缓碎块下降的速度;
(2)着陆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还会融化冰层,制造出一个为时不久但能让这些细菌栖居的水池。
5.提示:可以从人类从事科学探索的道路是漫和艰巨的等方面来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