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蛋龙(白垩纪恐龙)

窃蛋龙(白垩纪恐龙)

窃蛋龙白垩纪恐龙

窈蛋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身长约两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象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2007年3月24日,河南发掘世界上最小窃蛋龙化石。

中文学名

窃蛋龙

英文名

Oviraptor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蜥形纲

蜥臀目

亚目

兽脚亚目

偷蛋龙下目

偷蛋龙属

分布

蒙古国与中国

基本概况

嗜角偷蛋龙的侧面轮廓

窃蛋龙(属名:Oviraptor)又名偷蛋龙,一种兽脚亚目下的小型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大多达到了1.8-2.5米,外形非常酷似鸟类,嘴巴是类似鹦鹉的鸟喙状,并且头顶带有突起的冠饰,并且大部分都长有羽毛,第一批窃蛋龙化石是在蒙古国的德加多克塔发现的。[1]最初是由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所发现,并由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24年所叙述。

偷蛋龙的属名在拉丁语中意为“偷蛋的贼”,因为首次发现的偷蛋龙标本正位在一群恐龙蛋的上方,而这些恐龙蛋被认为属于原角龙;而偷蛋龙的种名philoceratops意为“喜爱原角龙者”,也是来自于这个发现。在奥斯本的1924年研究中,他解说偷蛋龙的头颅骨极为接近原角龙的蛋巢,而蛋巢的土墙仅有四吋厚。但奥斯本认为偷蛋龙这名称可能会让一般人误解它们的食性与特征。在90年代发现的偷蛋龙科蛋巢,例如葬火龙,证实了奥斯本对于偷蛋龙名称的警讯是正确的。这些最近的发现,使得当初发现的偷蛋龙标本中,那些被认为属于原角龙的蛋,可能其实是偷蛋龙本身的蛋,而该偷蛋龙个体其实是在孵化蛋中。

偷蛋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坎潘阶晚期,约为7500万年前。偷蛋龙的化石只有两个标本,第一个发现于蒙古国的德加多克塔组(Djadochta Formation),包含一群恐龙蛋;第二个标本可能属于偷蛋龙,也有蛋化石,发现于中国内蒙古东北部的巴音满达呼组(Bayan Mandahu)两地发现。

形态特征

偷蛋龙的化石是一个部分骨骼(编号AMNH 6517),以及一个有15颗蛋(编号AMNH 6508)的蛋巢。

偷蛋龙是最像鸟类的恐龙之一。尤其是它们的胸腔拥有数个典型的鸟类特征,包含每个肋骨上都有一个突起物,可使胸腔更坚牢。偷蛋龙的一个近亲天青石龙,曾发现具有尾综骨,尾综骨是种愈合脊椎,可协助固定鸟类尾巴的羽毛。更原始的偷蛋龙类身上曾发现羽毛压痕,例如尾羽龙与原始祖鸟,显示它们身体上覆盖者大范围的羽毛,以及有羽毛的翅膀与尾巴的羽毛丛。天青石龙的尾综骨也显示它们拥有尾巴羽毛丛,显示偷蛋龙类普遍拥有羽毛丛。此外,葬火龙标本的孵化姿势,显示它们使用有羽毛翅膀来覆盖恐龙蛋。这些物种与偷蛋龙有非常类似的生理结构特征,所以偷蛋龙极可能也拥有羽毛。

偷蛋龙传统上被叙述成有独特的冠饰,类似食火鸡。然而,对于数个偷蛋龙科标本的重新检验,显示这些著名、有高冠饰的标本可能属于葬火龙属。偷蛋龙可能也有冠饰,但因为头颅骨标本被压碎过,所以无法得知冠饰的正确大小与形状。

窃蛋龙体形较小,很像火鸡,具有长长的尾巴,在外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部短,而且头上还有一个高耸的骨质头冠,非常显眼。它的口中没有牙齿,但是其喙部是两个尖锐的骨质尖角,这对尖角就像一对叉子一样具备了牙齿的功能,其作用和现在鹦鹉的喙差不多,它的喙强而有力,可以敲碎骨头。窃蛋龙的前肢很强壮,每个掌部上还长着三个手指,上面都有尖锐弯曲的爪子。第一个指比其他两个指短许多。这个指就像个大拇指,可以向着其它两个指呈弧状弯曲,能把猎物紧紧抓住。窃蛋龙行动敏捷迅速,凭借两条长长的后腿与腿上三个壮实的爪,它可以高速奔跑。  

所属分类

偷蛋龙模式标本(编号AMNH 6517)的颅骨示意图

偷蛋龙起初被奥斯本分类于似鸟龙科,因为它们的缺乏牙齿喙状嘴。奥斯本也发现偷蛋龙与纤手龙之间的相似处,纤手龙被认为是偷蛋龙的近亲。在1976年,瑞钦·巴思钵(Rinchen Barsbold)建立偷蛋龙科,包含偷蛋龙与它们的近亲,而模式属为偷蛋龙。

偷蛋龙的最初标本保存并不良好,尤其是头颅骨遭到压碎且变形,但在70年代与80年代发现了许多新的较完整偷蛋龙标本。在1976年,瑞钦·巴思钵将另外六个标本归类于偷蛋龙属。10年后,瑞钦·巴思钵将部分标本建立为新属窃螺龙[6]。其中一个编号IGN 100/42标本,因为它的良好保存状况与大型体型而著名。在1981年,巴思钵将编号IGN 100/42标本归类于偷蛋龙。这个标本成为最常在科学文献中被叙述的偷蛋龙与偷蛋龙科标本。然而,当科学家重新叙述位于蛋巢的偷蛋龙标本时,他们发现这个有类似食火鸡高冠饰的标本,较类似葬火龙,而非偷蛋龙最初被叙述的标本。因此,他们将编号IGN 100/42标本暂时分类于葬火龙。

古生物学

如同它们的名称所显示,偷蛋龙起初被推论以蛋为食,这是根据首次发现的偷蛋龙标本位于恐龙蛋巢上来而来的。然而,巴思钵在1977年提出它们喙状嘴的强度足以咬碎同一地层发现的软体动物甲壳,例如蛤蜊。这个压碎用颌部的概念首次由奥斯本所提出,他认为原始标本中的缺乏牙齿喙状嘴,以及自腭骨延伸的数块骨头,可形成刺穿蛋壳的工具,但奥斯本的概念已遭到质疑。这些自上颌腭骨延伸的骨头,聚集在中央形成一对分岔。不像其他恐龙,偷蛋龙的腭骨延伸、扩张到无齿的下颌空间内。它们的上下颌前缘覆盖者喙状嘴,可能还有腭骨,如同奥斯本与巴思钵所假设的。

葬火龙是偷蛋龙的近亲,也有发现标本位在一群恐龙蛋的上方,以及类似的蛋化石,显示偷蛋龙并不是偷取原角龙的蛋,而是保护、孵化自身的蛋。虽然排除偷蛋龙以蛋为食的可能性,但仍不清楚它们的食性。偷蛋龙标本的胃部区域曾发现一个蜥蜴化石,显示它们至少是部分肉食性动物。

大众文化

护蛋姿态的偷蛋龙模型

由于它们类似鸟类的奇异外型,以及偷蛋者的名声,偷蛋龙常成为虚构恐龙的主题之一。然而,几乎所有目前常见的偷蛋龙叙述,其实是根据早期所重建出的高冠饰偷蛋龙科恐龙形象,该形象目前被认为是葬火龙,而非偷蛋龙目前标本的样貌。

身材矮小的窃蛋龙,虽然并不一定要吃蛋,但因为它经常偷盗其他恐龙巢中的蛋,于是得到了这个并不太光彩的名字。不过也有学者持不同的观点,说是因为窃蛋龙的化石被发现时曾在怀中抱着一枚恐龙蛋,所以被人们所误解。[2]

虚构偷蛋龙的其中一个著名例子,出现在詹姆士·杰尼(James Gurney)书籍《恐龙帝国》(Dinotopia)中。因为杰尼不认为偷蛋龙是种恐龙蛋掠食动物,所以他将偷蛋龙改名为"Ovinutrix",意为“蛋的护士”。偷蛋龙也常出现在与恐龙相关的电影中,例如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恐龙》(Dinosaur),偷蛋龙在电影中走一个禽龙的蛋;以及动画电影《历险小恐龙》(The Land Before Time)。而在探索频道的电视节目《恐龙星球》(Dinosaur Planet)中,偷蛋龙与迅猛龙竞争食物。

生活形态

生活在蒙古的窃蛋龙除了食用有限的植物果实以外,也会利用它喙部十分坚硬的骨质尖角去找寻其他的食物,因为它能够很容易地刺穿软体动物的外壳,所以古生物学家推测它可能是一种杂食性的恐龙,或许它真的会啄开其他恐龙的蛋去吸食其中的蛋液。如果它一旦被体格强壮但速度较慢的恐龙发现了的话,那么它唯一能选择的方法就是飞速逃离。此外,窃蛋龙喜欢群体生活在一起,而且自己进行孵化抚育活动。

成年的窃蛋龙把卵产在用泥土筑成的圆锥形的巢穴中。巢穴的直径一般为两米,每个巢穴相距7~9米远,有时它们用植物的叶子覆盖在巢穴上,让植物在腐烂过程中产生孵化所需的热量,进行自然孵化。1923年发现的窃蛋龙,其两条后肢紧紧地蜷向身子的后部,两只前肢则向前伸展,呈现出护卫窝巢的姿势,和现代的鸡或鸽子等鸟类的孵蛋姿势完全一样。它是证明至少某些恐龙种类存在着孵化抚育活动的第一例证据。

科考研究

台湾科博馆的窃蛋龙模型

1920年,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AMNH)所主导的第三次中央亚细亚考察探险计划是研究亚洲地质与古生物学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队伍。他们在中国内蒙古地区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南部戈壁沙漠的成功挖掘震惊了世界。安德鲁斯是主持该计划的队长,他声称这是“崭新的征服亚洲之举”,考察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批被发现的恐龙蛋与大量新种恐龙。

清理时蛋化石时,考察队的技师,欧森在蛋旁边上面发现了分散着的肋骨碎片,还有些白色的骨骼,这是成型的关节,四肢与腿骨的一部分。考察队继续在这红色的岩石中深入挖掘,渐渐露出更大的骨骼,甚至还有一个破碎的头骨。这副骨骸非常奇怪,是人类所不知的恐龙,状似鸟类。研究中,当时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脊椎古生物学部门主任,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奥斯本认为它显然是在一次胆大妄为的偷窃活动中死亡的。可以想象,当原角龙返回自己窝的时候,发现窃蛋龙正在试图偷窃它的蛋。愤怒之下,原角龙一脚踩碎了窃贼的脑壳。因此缘故,它的名字有如永远的诅咒,“窃蛋龙”(Oviraptor),拉丁文的意思是“偷蛋的贼”。

但是同样来自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马克·罗维尔博士1993年在同个地点发现了更多的窃蛋龙化石的身边也有类似的蛋,其中有一个蛋里还有窃蛋龙胚胎的细小骨头,由此可知,窃蛋龙绝对不是偷蛋儿被杀,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蛋,是用它的长爪在呵护着幼小的生命。他还认为窃蛋龙的食谱主要是淡水中的蚌、蛤类,因为在湖成边缘沉积中有更多的窃蛋龙被发现。至此,70年冤案终于昭雪,但按照命名法,这个名字诅咒还是要继续下去。

参考资料

1.窃蛋龙:与鸟类最像的恐龙(长1.8米/被误会偷蛋)·探秘志

2.窃蛋龙_白垩纪肉食恐龙·恐龙网

关键词:窃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