薨(汉字)
薨(hōng),指成群的昆虫一起飞的声音;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中文名薨
艹
TWLP
16
44212
CJK
U+85A8
释义
基本解释
薨
hōngㄏㄨㄥˉ
〔~~〕成群的昆虫一起飞的声音,如“虫飞~~”。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demisediepass away
death of prince;swarming
详细解释
薨hōng
〈动〉
(1)(形声。从死,瞢(méng)省声。本义: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2)同本义[(of feudal lords or high officials)death]
薨,死也。——《尔雅》[1]
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昭王薨。——《史记·魏公子列传》
(袁可立)薨于崇祯癸酉,年七十三岁,蒙恩祭葬。——清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
三国魏将张辽
千古名将逞奇功,一片丹心存腹中.
东奔徐州随吕布,下邳城中降曹孟.
唇枪舌剑破昌豨,白马阵前战先锋.
金戈铁马扫袁氏,怒斩蹋顿平辽东.
登山涉险攻天柱,逍遥津上锁玉龙.
重病出征退吕范,江都城中薨辽梦.
(3)又如:薨落(死的意思。通常指诸侯之死);薨奄(指王侯死亡);薨殁(指王侯死亡);薨殂(指王侯之死);薨背(犹薨殂);薨逝(犹薨殂);薨谢(薨殂)
(4)杀害[kill]
闭太后于后宫,薨怿于下省。——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5)[象]:嘈杂声[noisy]。如:薨薨(众虫齐飞声;填土声、雷声、水声、鼓声等);薨然(形容人声嘈杂)
(6)古代宠妃死亡也叫薨。如:《红楼梦》中元妃之死则称作元妃薨逝。
(7)宫殿,高大的房屋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唐·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古籍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艹字部】薨
【唐韵】呼肱切,音。
【说文】公侯卒也。
【白虎通】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
又【集韵】呼宏切,音訇。众也,疾也。
【诗·周南】螽斯羽薨薨兮。【大雅】度之薨薨。
考证:〔【白虎通】薨之言奄也。〕
谨照原文薨改薨。
《说文解字》
【卷四】【死部】薨
公矦卒也。从死,瞢省声。呼肱切
用法
古人对身故的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常见的就是“卒”了,早亡一般用“殇”,帝后级别用“崩”,还有就是对一些特殊地位或者特殊方式死亡的描述,比如“殉”、“没”、“自尽”、“弑”等,这里专门谈一下“薨”的用法。《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薨”【说文】公侯卒也。【白虎通】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又【集韵】呼宏切,音訇。众也,疾也。【诗·周南】螽斯羽薨薨兮。【大雅】度之薨薨。在古代主要针对地位高的人士所用,一般是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新唐书·百官志》:“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称“薨”。
按照《八旗通志》<典礼志十>,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贝勒,贝子,都是用薨。公主和亲郡王福金、贝勒贝子夫人也是薨。清史稿和会典也有相关内容。顺治九年,定亲王丧闻,辍朝三日。世子、郡王二日,贝勒一日。后改贝勒以下罢辍朝。康熙五十二年,定贝勒生母薨,治丧如嫡夫人,遣官读文致祭。乾隆四十年,定凡侧福晋为王等生母,获请赐祭,降嫡福晋一等。道光二十四年,定公主薨,内务府请旨,如命官为治丧,一切典礼,即会礼部具奏。《清世祖实录》“修纂凡例”部分如次:“丧葬礼仪及上尊谥并册宝文,皆书;凡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薨,立碑之类,皆书”。
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八日,礼部题奏:“本月初七日卯时定太妃薨逝,应照定例于薨逝日为始,皇上辍朝三日,本月初七日起大内以下宗室以上,不报祭、不还愿、穿素服,相应移会内阁典籍厅一体遵照”;
对于清代妃嫔和亲王郡王身故用“薨”,没有什么争议,但是其他那些身份的人也可以这样,有很多争议,比如外藩蒙古王公,未受封的皇子们,还有就是贝勒和贝子等级是否可以用“薨”。如前所引清代典礼制度,不应再有疑惑,但本文仍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参考资料1.薨·在线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