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柳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咸宁头条#
>花明柳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乘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东风,我校经过长时间共同努力,已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现在整个校园雅韵飞扬,书香弥漫,广大教师乐意将诗联服务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这个温暖大家庭的一员,我多年来因酷爱传统文化,钟情教育这份事业,得之心寓之诗而授之于教,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尽管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不能把讲台当舞台,口若悬河、声情并茂地“独舞”,而应该是一个“编舞”艺术地让每一个学生在求知中愉快地“舞蹈”。但教师在课堂上能审时度势、恰到好处地制造“亮点”,这不仅是教学机智的要求,更能给学生以惊喜和触动,使学生有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的感觉。基此,教师在课前或课堂捕捉灵感,随机吟哦便可一试。
1、可概括课文内容
课堂教学教师传授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全部要依靠教学内容作为载体。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我在教学《想和做》这篇议论文时,依课文内容口占一诗:
书生勤勉兼多想,定有前途一片春。
这样一改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厌烦,给了学生新鲜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2、可品味妙词警句。
现在品味文中的妙词警句,已成一盘佳肴,为课堂教学增色添香。学生也通过这种创造性训练,不仅加强了知识积累,提高了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而且还从死文字里感悟到了作者那鲜活的灵性的思想。当然,我们在提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学生也想听听教师的意见。我在引导学生分析《白雪欧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就以诗论诗:
淡淡欢欣自何出,只缘好友不巡边。
3、可总结规律方法。
语文知识浩如云烟,博大精深,即使是专家学者,穷其一生,也有许多未知空白。教师应追求单位时间的效率,力求传授的知识明朗化、系统化、规律化。写议论文是初三学生必须训练的内容。而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学生总望而生畏,谈之色变。为此,结合相关课文,我为学生编了下面几句:
论点从来表意全,片言应可生神韵。
这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可升华作品主题
在教学《范进中举》时,我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解读社会环境,巧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透析了夸张、对比的作用,进而与学生一起用一副对联作为对全文的总结:
一举扬名,千金身价,咸来锦上添花
5、可强调治学态度。
好的行为习惯和治学态度,对学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进行这方面的指导,义不容辞。本期,我针对我班大多同学只有三分钟热情,心血来潮,便乱学一气,不能让读、写、思有效牵手的坏毛病“打油”成了一诗:
治学恒为最,茅塞定可开。
寥寥二十个字,让学生意识到眼手脑就好像是梯子的横木和直木,恒心就犹如安全绳,只有具备了这四者,才能在知识的高山前架梯攀登。
诗联言志,更能鼓舞人心。屈大夫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素”的低吟,徐老一声“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的告诫,伟人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终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皆青山。”的抒怀,不知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民族利益而勇往直前。那年暑期,有一件小事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8月26日中午,有一位我曾在初二带过他语文的学生接我两天后到他家吃饭,说他考上了四川航空大学,家里安排两天后宴请宾客,请我一定要去。我当时大惑不解,还是他道出了缘由。他说他之所以能顺利圆梦大学,与我在初二时操守单上劝勉他的一首诗"一日坚持一页新,常言才智学为邻。应知惠我春风早,年少当悬壮志真。”密不可分。我婉拒了他的宴请并诚致谢意,但事过四年,他还能记得这首小诗,并常以此自勉,真令我欣慰!
留言经典,爱你没商量
教师吟诗作对,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提高了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同时,许多学生触景生情、有感于怀,便自然情不自禁,会形诸于笔墨,久而久之,部分学生炼字成句,落笔不凡,掷地有声,颇有大家风范。如有一同学就在自己的日记中题联:
自律自尊方自信自由
有一班干部在填写班务日志时,把看不惯的现象写成了一首小诗:
油光可鉴者,攻书乙丙丁。
另一名同学因有些学科起点低、基础差,深感升学希望不大,前途渺茫,于是写了下面的诗来表明心中的困惑与矛盾:
但悲尘世蓬莱少,再筑人生风雨楼。
我看后,觉得这是学生真实心态的表白,作为教师当然为此感到高兴。同时,透过学生习作的字里行间,我还获得了许多来自班上,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宝贵的信息,并及时作出了处理。像上面,自然,我对“油光可鉴者”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对另一名学生则多谈心,并“以文会友”,赠诗一首:
直面人生应含笑,飞扬梦笔谱新章。
这样使他明白了升学并非读书的唯一目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嘛。他后来博读精思,留心观察,在写作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事实上,教师在教育中画龙点睛地运用诗文,本文“之述”远未“备矣”。诗联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也有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本人不怕贻笑大方,还是为诗一首,与大家共勉!
孤灯剪影为谁瘦,寓教于诗总合宜。
(本文作者胡应求,系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北港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黎海滨(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