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论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孙中山曾对太平天国运动做过评价: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专制,此等革命不算成功。对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上褒贬不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论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一是政治纲领不成熟。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是洪秀全科举不中,受到了刺激,精神上出现错乱,将西方的宗教信仰中国化,成立了拜上帝会,以宗教信仰去发展信徒,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实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目的不明确,大多是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穷的经济地位。其次,在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因掌握了大部分军政实权,所以“东府集团”势力最大。这些集团之间争夺权力斗争日益尖锐。1856年洪秀全命韦昌辉率部于9月1日赶到天京,包围了东王府。次日杨秀清及其眷属全部被杀。接着天京城内发生混战,太平天国优秀将领和战士两万多人死亡。后韦昌辉控制了天京,独揽军政大权。11月,洪秀全又命石达开杀死了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结束了韦昌辉对天京历时2个月的统治。在这之后,洪秀全又逼迫石达开出走,后石达开被清军围困在四川大渡河边的安顺场,全军覆没。内部矛盾也是太平天国运动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
2、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金田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不能把反孔和争取知识分子统一起来;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犯了兵家大忌。北伐西征,形同流寇;后期作战,屡失良机。战略上存在重大失误。
二、客观原因
清政府起用曾国藩练湘军,成为太平天国的死对头,1861年,慈禧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这样,对付太平军的前线清军,全部归曾国藩统一指挥。曾国藩派曾国荃率领湘军主力专攻金陵(今南京);派李鸿章率领淮军伙同英国人戈登指挥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派左宗棠率领湘军的一部,进攻浙江。还有就是外国势力的介入,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侵略者感觉清政府表现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不需要换新的统治者,所以英法侵略者组织中外混合的反动武装,协助清政府。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但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