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草(龙胆科獐芽菜属)
乌金草,中药名。为龙胆科獐芽菜属植物二叶獐牙菜Swertia bifolia Batal.的带根全草。植物二叶獐芽菜,分布于我国陕西(太白山)、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具有平肝阳,养心安神,养血调经之功效。主治头晕,神经衰弱,高血压病,贫血,月经不调。
中文名乌金草
当药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捩花目
龙胆科
獐芽菜属
二叶獐芽菜
陕西(太白山)、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
入心、肝经。
功效
平肝阳,养心安神,养血调经。
主治
头晕,神经衰弱,高血压病,贫血,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
炮制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鉴别
药材性状
全草长20-30cm,全体无毛。根多数,深褐色。茎不分枝,单生或数个丛生。基生叶1-2对,多卷缩;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长约5cm,全缘,先端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有时先端可见花或花脱落后的残柄。花蓝色,5深裂,偶6深裂,裂片椭圆形,先端钝,基部有2个腺体,其边缘具流苏状毛。气微,味苦。
形态特征
植物二叶獐芽菜,别名异花獐芽菜《中药大辞典》。为多年生草本,高20-30cm。全株光滑无毛。茎单生或数个丛生,不分枝,基部有黑褐色枯老叶柄;基生叶1-2对,具柄,长2.5-4cm;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6cm,宽0.7-3cm,先端钝或钝圆形,基部楔形渐狭成柄,叶脉3-7条,在叶下面明显突起,茎中部无叶,最上部有叶2-3对,无柄;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7-18mm,宽4-6mm,常较花梗短;叶脉1-3条。聚伞花序有2-13花,花梗直立或斜伸,有时带紫色,长0.5-5.5cm花直径1.5-2cm;花萼有时带蓝色,5裂,裂片稍不整齐,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背面有细而明显的3-5脉;花冠蓝色或深蓝色,5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1.5-2cm,有时可达3cm,先端钝,全缘或有时边缘啮蚀形,基部有2个腺窝,腺窝基部囊状,先端有流苏状长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背部具流苏状短毛,花药蓝色;子房披针形,无柄,长6-8mm,花往不明显,柱头小,2裂。蒴果披针形,无柄。种子多数,褐色,长圆形,有纵皱折。花、果期7-9月。[1]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800-4300米的高山草甸、沼泽草甸或林下。
相关论述
《陕西中草药》:“平肝风,强心养血,调经。治头晕,神经衰弱,贫血,高血压症,月经不调。”[1]
参考资料
1.二叶獐芽菜·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