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变化(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图)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社会基本机构的人口也发生了剧烈变化,这些剧烈变化中蕴含着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成果,也意味着未来的风险与挑战。《知识分子》获微信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组”授权,今日刊发新中国70年来的人口变迁。
>中国人口变化(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图)
人口总量与人口增长
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总人口数持续增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6亿增长到2018年的接近14亿。根据联合国人口展望预测,中国人口将在10年后达到巅峰(约14.42亿)。此后将开启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
②随着中国人口总数不断增多,中国人口密度也飞速增长,70年来,平均每平方公里从56人增加到146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近3倍。
③除去1960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其余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正。在1970年代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前,人口增长率超过20‰,随后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近十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左右徘徊,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④1982年-2017年中国人口金字塔由金字塔型变成纺锤型。
生育变迁
①出生率在1960-1961年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异常”之低,1962年出现快速反弹,自1963年起呈现显著且持续的下降趋势。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总和生育率波动较大,自70年代开始大幅下降,在进入90年代之后稳定在2.1以下,低于更替水平。2017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68,平均每个育龄妇女生育数在近几年回升。
③受生育政策、性别观念以及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生性别比在1990-2004年间大幅上升,自此之后开始在波动中下降,但目前仍高于110,意味着每出生100个女婴对应出生超过110个男婴(正常出生性别比在106左右)。
老龄与健康
①过去七十年,中国医疗卫生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平均预期寿命的快速增加,目前已达到接近80岁的水平;而婴儿死亡率持续快速下降,截止到2018年已低于千分之1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这些成就中也孕育着挑战,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同时影响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也导致老年抚养比的压力不断升高。
迁移流动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快速,城镇居住人口超过8亿,城市化整体水平高达59.6%,进入到城市化阶段的中后期。
1984年起,国家允许农民进入县城以下的城镇、集镇务工经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自1990年代起,中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大幅上升。近几年流动人口规模虽有所下降,但仍达到2.4亿之多。
人口素质
①注:1965-1981年、1983-1989年未得到数据,假设在此期间呈线性变化,用虚线表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提升,文盲率大幅减少,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
②注:因缺乏资料,1964年数据为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③因缺乏1978年以前的失业人口数据,因此用就业人口比重来反映中国劳动力情况。
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人口红利,劳动力人口比重先大幅上升,随后增长速度减缓,近些年来甚至有下降趋势。人口红利的消失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结合以上教育变迁数据,中国需要从对人口红利的利用转向对教育红利的利用。
社会保障
①随着中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逐年扩大,五种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也逐年上升。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最多,在2017年均突破4亿。工伤保险大幅次之,失业保险再次。因为目标群体有限,所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一直较低。
②一直以来,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提供数都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服务机构从无到有,稳步发展,但是床位数在20年间都在100万张以下,这一局面自新世纪开始发生改变,床位高速增长至600万张,在15年的时间里翻了6倍有余。
③中国的慈善捐赠水平以2008年为分野,第一阶段98年洪水的捐赠小高潮之后一直低位徘徊,稳中有进;第二阶段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捐赠款物金额增长6倍,达到700余亿的峰值,之后围绕550亿上下波动。
少数民族
①中国拥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截至2015年,少数民族人口数合计11735万人,占总人口的8.54%。人口数量排在前5位的少数民族分别为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和苗族,其中前4位的少数民族人口数超过1000万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从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来看,“胡焕庸线”所总结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征依旧十分突出,呈现空间上的集聚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地区,东、中部地区相对较少。
近些年,伴随流动人口规模的增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但“不均衡”的分布大格局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③1982年以来,少数民族儿童的人口数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但占同时期全国儿童人口比重逐渐增长。2015年,全国60%的少数民族儿童生活在贫困地区,其中45.3%生活在贫困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儿童的健康和教育问题,值得社会关注与关怀。
婚姻家庭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②新中国成立前30年,粗结婚率变动起伏较大;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初期缓慢下降,21世纪前10年快速增长,2010年以后粗结婚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新中国成立初期粗离婚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60年代以后逐渐下降,改革开放后平稳上升,21世纪之后粗离婚率增长速度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粗结婚率和粗离婚率都会受婚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和婚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③新中国成立以来,平均初婚年龄除了80年代初期出现短暂的下降外,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且21世纪以后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④核心家庭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家庭结构形式,直系家庭比例持续保持稳定,单人家庭比例持续上升。
性别平等
①避孕手段的推广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可缺失的方面,避孕率也反映女性对身体权利的掌控能力,进而成为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女性的避孕率就已达到90%左右,进入21世纪以后也基本稳定。
②上图是25-34岁的男女性受教育年限的比值,从1970年的不到70增长到89.2,男性和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差距在不断缩小,女性获得了更加优良的发展条件。
数据整理:熊英宏、张露尹、龙修琛、欧阳婕、李芷琪、董浩月、王中汉、王涵、程雪倩
图文编辑:熊英宏、欧阳婕、龙修琛
责任编辑:李婷、靳永爱、吕利丹、赵梦晗
制版编辑|皮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