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简介
莫言简介
莫言,这位世界 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一位黄皮肤的 人。他是我们 人的骄傲,下面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莫言的 。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 当代 作家。 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艺术研究院文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客座 ,潍坊学院文学院名誉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在校组织“蒺藜 大队”而辍学,后因天资聪颖很被 艺术学院文学系录取,后因文化大革命在农村劳动多年,做过临时工(棉花厂)、1976年加入 ,历任部队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总政文化部创作员等职,现任 作家协会副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大栏乡三份子村(莫言在《我的故乡与我的 》中,一说自己出生于1956年春)。
莫言生活照(7张)在高密的管氏族谱上记载,山东高密管氏是从浙江龙泉县(南接福建)迁过去的,2010年8月,走进龙泉寻根的莫言亲口表示,“我应该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2012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典礼在河北举行。诺贝尔文学奖得者莫言等10位各领域的文化精英荣获“2012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他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寻根文学”作家的代表如著有《活着》、《兄弟》等书的余华,以及著有《 式青春》、《除了青春,一无所有》、《飞蛾》等书的年轻一代作家贾飞等人。这类作家,有着强烈的故乡情结,将自己的笔触都深深埋进了宁静而宽广的土地。
某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 的 ,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 和 上的 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 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 ”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写作
就像法国的建筑 保罗·安德鲁之所以对我的 感兴趣,就是因为我的 土,土是我走
莫言近影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莫言认为,任何作家之所以走进西方读者,最终是靠文学作品的自身力量。尽管作品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和声望足以让莫言骄傲,他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有时候,他会说自己是个写 的,他甚至不太愿意用 家这样的字眼。他的谦虚不是表象更非伪装,只有对自己、对他人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作家才会有这样谦和又自信的胸怀。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莫言说,“当代文坛没有出现大作家,才使我这样的人得以成名。这一点必须非常清楚。一些人比我有才华,个人经验比我丰富,但是没能在文学上获得太大的名声,是机遇的原因。从这一点来讲我非常幸运。所以要经常向别人学习,不要忘本。”从30年前的文学青年一步步往上冒,直到今天,他经常提醒自己,一定要高度地保持头脑冷静。“不能因为名声大一点就目空一切,应该对别的作家、别人的作品持有尊敬的态度,不是伪装,而是发自内心。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你才有可能进步。如果把自己的作品看得比谁都好,那这个作家也就到此为止了。”
莫言的新作《蛙》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 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既反映了乡土 六十年的生育史,也揭示了当代 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这部作品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长篇力作。他说,触发自己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动因并非因为其敏感,而是人物:“生活中一些人物感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的创作冲动。我是先被人物感动,然后才去关注事件的。”这部 的主要人物“姑姑”的人物原型,是莫言大 的女儿。想以姑姑为原型写一部长篇 的想法由来已久,以前莫言也在一些中短篇里写到过一些,而这次的出手,莫言称之为“算总账”。
创作历程
创作历程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5年创作《白狗秋千架》。
1986年 毕业于 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获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 《丰乳肥臀》夺得 有史以来 额的“大家文学奖”,获高达十万元 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 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 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 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 书奖。
莫言笔下作品(20张)2001年6月4日受聘山东大学文学与 传播学院 。
2002年至今任山东大学文学与 传播学院 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3年11月受聘为汕头大学文学院 。
2005年 再次失手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 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5年,获意大利诺尼诺 文学奖。
2006年 出版 部章回 《生 疲劳》获颂福冈 文化大奖。
2006年11月28日受聘为青岛理工大学客座 。
红高粱剧组照(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 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 《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8年10月17日,《生 疲劳》获首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2008年11月8日,受聘为 海洋大学文学与 传播学院驻校作家。
2009年3月,受聘为潍坊学院文学与 传播学院名誉 。
2009年开始使用新浪微博,一共发微博28条,1043056粉丝,关注5人。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 《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 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当代 作家莫言文学作品《蛙》2011年3月,应邀成为军赋文学院特约作家。
2011年8月,长篇 《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 。
2011年11月24日下午, 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 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 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 ,莫言当选副 。
2012年5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因其“用虚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约750万元 币。
在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举行颁奖典礼之际,北京师范大学 写作中心日前宣告成立,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北师大校友作家莫言担任该中心 。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凌晨零点30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1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隆重举行。0点16分许,2012年 作家莫言正式领取了的诺贝尔文学奖,并在随后参加了盛大的诺贝尔晚宴。据媒体 ,莫言在晚宴尾声发表致辞时,感谢了诺贝尔评委“坚持自己的信念”,同时感谢了自己的家人。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及家人,12月14日上午返回沉浸在“白雪世界中”的北京。莫言在机场表示,此次感受到了世界各国 对 作家的热情。谈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难出佳作的“魔咒”,莫言说,要尽量避免这一结局,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的还是写作。
2013年1月20日,莫言获得2012年度CCTV三农人物奖
2013年1月22日,莫言受聘母校北京师范大学
2013年2月1日,莫言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3年04月12日,作家莫言获诺奖后的首部作品不是 ,而是关于自己诺奖之行的“心路剖析”。长江文艺出版社日前透露,由莫言编著的《盛典——诺奖之行》将由该社于4月19日在海口书博会首发。据长江文艺出版社工作人员介绍,莫言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网上对其诺奖之行的描述很多,但其中谬误之处也不少,为了恢复事实真相,莫言便写下了这本书。全书共分七章,以莫言在瑞典七天的所见所思为框架,共16万字。[4]
2013年4月19日,作家莫言携新作《盛典——诺奖之行》亮相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讲述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趣味点滴,揭秘其诺贝尔文学奖领奖之行。